每期目錄

評「漢字成為東亞的文化霸權」|王睿 在 Facebook 上分享!

 

3千年前,中國已有封建制度的文明,同時也有了文字。中華文明生生不息,其關鍵之一是中國人發展出用以載道的中文漢字。人類有語言,但未必都有文字;嚴格的文字標準不僅能表音,且能表義,還能「望文生義」。

 

 

生生不息的文字只有漢字

 

人類達到具有文字歷史階段的族群很少,古埃及、古巴比倫曾經有象形或楔形文字,但消亡已久。流傳至今,並依然生生不息的文字,只有漢字。至於西方諸語系的語言,都是所謂拼音文字;但嚴格來說,拼音文字並非文字,而是對語音的記錄。且語音因人、時、地而變,只好不斷增加語音記錄的詞彙(音符),或乾脆誕生改變音標的新語言。如此不穩定的語音記錄,自然擔負不起道統或文明的積累,所以,大陸學者董并生說:「西方沒有『文字』,只有『字母』。」

伏爾泰說過:「500年前,不管是在北歐、在德國、還是在我國,還幾乎沒有一個人會寫字。」如此看來,距今約700年前,歐洲幾乎是個文盲世界,更無「斯文」的傳統或「文化」的民族。1718世紀,耶穌會教士來中國取經、譯經,「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結果,才造就了歐洲的啟蒙運動。所以說「禮聞取於人,不聞取人;禮聞來學,不聞往教」,這是中華文化天下觀的「自願原則」。

 

漢字絕非「霸權工具」

 

然而,原台師大國文系教授莊萬壽卻不如是想,他在號稱「發揚中華文化」的萬卷樓出版《史通通論》一書,將形、音、義俱備的漢字視為「霸權工具」,而對歐洲的拼音文字褒獎有加:

尤其漢字兼備形、意,充滿意識型態,如「仁」「義」「道」「德」「忠」「孝」,感染力與滲透力強大無比,非拼音文字所及,孔孟儒教的階級與親疏的封建思想、中原文化的價值觀,經由漢字、漢籍以及科舉的功利,無數「蠻夷」不待語言消失,本民族思想的主體性先滅,則語言之亡無日矣。漢字成為東亞的文化霸權,此亦是中國近鄰越南、朝鮮要廢漢字的主要因素。反觀歐洲,稍晚於秦漢的羅馬帝國興起,羅馬(拉丁)字母拼音伊始,後隨基督教傳播而散諸全歐,拼音系統符號是依語音的不同與變遷而異的。不會說某族語,就看不懂某族文。但創造拼音文字很容易,有文字的民族,就能容易的傳承本族的文化,不容易被異族同化。而且歐陸並無文化的中心說(如中原)與大一統的久分必合的思想,多元語文的傳統一直延續到現代民族國家的產生,歐洲主要的語言都有自己的文字,都有自己的國家。當然這是符合基本人權的發展。

莊萬壽貶漢崇歐的說法,使人想起距今一百年前,激進的中國知識分子忙著參與東方化(Orientalism)的往事。比如主張廢除漢字的新文化運動者錢玄同,他認為中國舊書上的名詞,絕非20世紀時代所夠用,而中國文字只有送進博物院的價值;中國人應該把所有的中國舊書擱置一旁,樣樣都該學外國人,才能在20世紀做一個文明人。

一百年後,漢字仍然是台獨學者最深層的忌憚。莊萬壽的邏輯是:獨立的語言→獨立的文化→獨立的民族→獨立的國家,也就是源於1718世紀的歐式民族國家的邏輯。然而,中國人的文明始於有3千年歷史的中文漢字。瑞典漢學家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強調,中國文化有驚人的連續性。直到今天,一些日用的文字在把握和反映現實方面,仍與3千多年前文字初創時完全相同,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莊萬壽一方面主張台灣人「去漢姓運動」,以免「認賊為父」;另一方面卻承認漢字是台灣文化的重要基礎,「台灣不可能逃脫漢字文化、或漢文化圈」云云。其病狂的邏輯,沒有超過一百年前的格局。

 

漢字取於人,而不聞取人

 

至於近代朝鮮、越南廢漢字,其主因是殖民主義和民族主義的雙重作用使然,源頭來自於西方(歐洲),而不是莊萬壽所稱的「漢字霸權」。朝鮮和越南本屬於華夏文明圈,其古書或高階文書都有漢字成分,「去中國化」的文明損益盡人皆知。所以早在2009年,韓國20多位前總理組成的「全國漢字教育促進總聯合會」,就聯名向青瓦台建議,韓國應從小學開始教習漢字,這個建議將於2019年開始落實。漢字取於人,而不聞取人,韓國就是「自願原則」的證明。目前的全球性中文漢語熱潮也是如此。

日本當代著名的漢學家白川靜表示,漢字雖是原始的文字,但其強烈的信息傳播作用,已不見於其他語言。就符號學來說,漢字是最先進的文字。在資訊社會中,漢字高度的可塑性功能,是其他任何文字都無法取代的。然而,曾留學日本的莊萬壽卻以文字承載功能的多寡,來作為他評斷「霸權與民主」的標準,其方式本身就是將文字意識形態化,可謂欲加之罪而已。

以英文為對照,如今英語的詞彙量據說已達百萬,僅1989年的《牛津英語詞典》第二版就收錄了301,100個主詞彙。這樣別說「同化異族」,連「傳承本族的文化」都嫌困難。400多年前的莎士比亞劇作,在英國已是少數人的專業知能;然而,2,400多年前的《論語》,在中國還是中小學生的普及讀物。那麼,知識的普及是霸權?還是人權?

 

台灣用漢字是後進於禮樂

 

中國在古封建時期就流行書寫文字,並形成後來啟蒙歐洲知識界的諸子群經,例如《易經》在德國影響了萊布尼茨出版於1714年的《單子論》,傳布孔子學說則讓沃爾弗成為熱門人物;而《論語》在法國被魁奈借用為《格言》,孔子學說還影響了伏爾泰、狄德羅、霍爾巴赫等人。

直到15世紀初,英格蘭皇家圖書館的藏書僅6冊,「其中3本還是跟一個修女院借來的」。「同一時期歐洲最富有的商人佛羅倫斯人弗朗西斯柯達梯尼(Francesco Datini)擁有12本書,其中8本是宗教方面的。」而15世紀初的中國明朝調動了2000名學者,以6年時間編成《永樂大典》,共有11,095冊,是37千萬字的百科全書,到本世紀初才被e化的維基百科超越。

事實俱在,先進不等於霸權,日本遣唐使不是中國人逼來的;台灣人用漢姓、漢字、漢文化,是「後進於禮樂,君子也」。莊萬壽身為「國文老師的老師」,卻不站在中文漢字的主場說話,難脫誤導台灣學子去做小人之嫌。

 

(作者係高中國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