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小確幸」的喜與憂|王建民 在 Facebook 上分享!

    近年來,台灣社會出現一種新的社會思潮:希望保持既有的生活現狀與方式,選擇安逸與小清新,追求較為現實的生活小夢想,卻不求大改革、大變革,也不求大發展、大格局。這種社會新思潮就被稱為「小確幸」─「小小但確實存在的幸福」。

「小確幸」是一種後現代、後物質主義的思想與心理表現,有它出現的社會經濟背景,也有它存在的價值。這一社會思潮的積極價值與正面意義在於,有助維持現行的社會生活秩序與生活方式,有助社會的穩定與安定,有助心靈的靜化與小小的幸福感,但它也有不少弊端與隱憂。

維持既有生活現狀與方式的追求,自我陶醉與滿足於現狀,沒有遠大的理想與抱負,不願睜眼看世界,不求改革,不願開放,甚至出現排斥、反對改革與開放的聲音或行動,出現反對服貿運動、新反核運動,就會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進步。

尤其是台灣新一代年輕人在這一社會思潮下追求平靜和淡泊,失去了前進與開創未來的動力,不再像前輩那樣「愛拚才會贏」,不願再努力拚搏,不願再提著皮包走遍世界闖天下,生活態度變得更為現實,所追求的只是簡單的、小小的、實實在在的生活狀態與個人小理想。如占領立法院的反服貿學生發表宣言中提出:「我們相信,台灣是可以讓青年實現創業夢想,開咖啡廳、開個人公司,可以靠自己打拚就能變成『頭家』的創業天堂」。開咖啡廳與個人公司這樣的夢想雖然實際,是一種「小確幸」,無可非議,但似乎目標理想低了點,雄心壯志少了點,發展格局小了點,這會阻礙台灣經濟發展、競爭力提升,以致整體社會的進步。這樣的心態、這樣的思潮,與當代大陸年輕一代雄心勃勃的奮鬥目標,以及勇於進取的打拚精神,形成顯著對照。

台灣出現「小確幸」社會思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台灣進入後工業化社會、後現代社會發展階段,後物質主義與生活浪漫主義逐步興起,追求物質滿足與大發展的夢想逐漸遠去,享受既有與現在成為一種小小的理想與追求。

其二,這一代青年的父輩多是1960年代與1970年代後,他們生長在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生活在財富迅速積累的年代,父輩積累的財富可讓他們的後代生活無憂,可以做宅男、宅女,追求享受相對富足與安逸的生活。

其三,台灣政治民主化後的媒體生態發生很大的變化,新聞與政論節目焦點集中在小小的台灣島,很少關注全球大事,自然讓台灣民眾,尤其是年輕一代思維變得更為狹隘,缺乏大格局及大視野,「鎖島」、反開放心態逐漸出現,這是反服貿學運爆發的社會原因之一。

其四,這一代青年生長在台灣大學爆發式發展時代,上大學變得輕而易舉,大學畢業生的個人適應能力與競爭力下降,更擔心開放(包括對大陸開放)與競爭,只求自保與維持現狀。

另外,這一思潮的出現也與台灣政治思維有一定關係。例如,受到台灣青年人推崇的蔡英文,強調不要追求經濟增長、應重視社會分配,呼籲發展「在地經濟」,讓不少青年選擇留在鄉村,不再與城裡青年爭搶就業機會等等。這種思維對當下台灣青年的價值追求與「小確幸」思潮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如何面對與維持「小確幸」,是當下台灣社會面臨的一個困難選擇題。反服貿、反核四,是要維護現狀、維持「小確幸」,但可能因此失去更大的發展市場及經濟發展機會,結果可能造成企業沒錢賺、工資變得更低,導致更多青年失業,或者出現電價上漲、經常停電,生活受到影響,「小確幸」生活狀態反而可能會不復存在,引發更多的不滿與抱怨,形成某種惡性循環。

「小確幸」本無對與錯,不必也無法反對與否定,只是當它成為一種社會思潮之後,就會影響到台灣社會的方方面面,也會影響到台灣當局的政策與改革,更難免影響到兩岸關係的發展。

有人提出,年輕人不要只想保有「小確幸」,要學習專業知識,充實國際觀,要有和世界競爭的企圖心。但這樣的呼籲只是一種期望,要變為現實並不容易。不過,這一思潮的出現,提醒了台灣執政者及兩岸當局,推動經濟、政治改革與兩岸關係發展,追求「大幹快上」,搞「大發展、高增長」,在當下台灣並不合宜,「急於進行兩岸政治對話」的條件還不成熟,台灣當局應採取漸進式、穩步的改革模式,不能搞大躍進;兩岸關係發展也不能過急和過快,而必須循序漸進、穩健推進,避免引起台灣社會的不安與動盪,避免因「大發展、大躍進」引起不必要的反彈與阻撓。

 

(作者係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