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拜登團隊啟動後的中美台前景|張一飛 在 Facebook 上分享!

 

拜登上任後,首要任務一定是安內再攘外。從他啟用歐巴馬時代的班底,而且注重專才,用人多元化,加上311日的首次國事講話談的都是接種疫苗事,可看出他安內的決心。不過,拜登的外交團隊也已開動兩個月,其作為尤其在中美關係上甚受國際關注。

 

外交事務包括中美關係,主要由國務卿布林肯和國安顧問沙利文掌舵,坎伯為白宮協調。在國會任命聽證會上,他們都相當謹慎保守,沒有太突兀的言論,這當然是因為參議院兩黨各半。不過,美國總統行政權極大,官員上任後即可放手執行總統的政策。

中國:最具威脅的競爭對手

拜登外交團隊啟動以來,最大的動作就是發表了〈國家安全戰略中期指南〉。在往後的美中貿易方面,兩國可能會採單獨談判方式來解決問題,這對雙方都有利。大陸在貿易上已有底氣,管控新冠疫情得宜後更有籌碼,美國雖然會繼續在科技領域抵制大陸,但恐怕遲早也會向現實低頭。從近日大陸發現台灣鳳梨有被蟲感染,暫時停止進口事件顯示,大陸今後在貿易上放利會減少,依法行事會增強。台灣應多注重農化管制,不要凡事都「政治化」,否則必將得不償失。

美國雖把中國定位為「最具威脅的競爭對手」,但其外交一向採務實主義。在美中關係上,美國為謀求自己的最大利益,把台灣當作籌碼,該交換時就交換,該放棄時就放棄,1972年的《上海公報》就是這樣誕生的。目前美國想以結盟對抗中國,但也只是策略之一,將會一面走一面觀察。印太戰略能否有成也是個大問號,印度對美、英、俄等國了解頗深,未必會選擇當其馬前卒。美國只有對台灣最具信心,完全不問台灣當局自己有何打算,這比對日本、韓國更為明顯。

美日、韓、中外交高層會面

布林肯和奧斯丁於31516訪日,1617日訪韓,與其外交國防高層會議;並和沙利文邀請大陸中央外務主席楊潔箎和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於318日在阿拉斯加舉行高層會談。從這些會談的時間、地點安排,吾人可推敲出一些端倪。

首先,由此緊湊的行程安排可見,美國急於對日本、南韓和中國摸底,以便對印太大局和制衡中國做出決定性的策略。日韓的表態美國不能不顧,從中日和中韓的經貿關係,不難看出日、韓的顧慮。北韓更首先發話,稱南韓為主子效命,而日本則是甘願做美國走狗。美國新聞聲稱,阿拉斯加的會議場地及時間是日本、南韓建議的,這頗令人玩味。

日、韓知道美國官員訪問亞洲,先到日本、南韓再到中國大陸,次序是不恰當的,中國不會接受。而由美國作東,邀請中方訪美,在日韓行之後,其意義就大不相同。起碼顯示有誠意與中國會談,內容必定躲不開美日、美韓會談。

中國接受阿拉斯加之約,而不是等到布林肯及沙利文回到華盛頓再談,可以推想,雙方都希望盡快得到答案或起碼是暗示,以便做決策。楊潔箎和王毅聯手赴會顯示大陸對此會的高度重視。

台灣應做出明智抉擇

美中在阿拉斯加的2+2 會議,雖沒有完全透明,但在頭一天的開場白,雙方就在媒體面前交峰,釋放了很不尋常的信息。首先,美方似乎無意把經貿問題放在第一個解決方案。這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美方自己還沒有準備好方案,或還沒有與盟友達成共識,二是美方認為把經貿與國安問題綁在一起,有利於取得盟友的支持。美方甚至把人權問題,新疆、香港和台灣問題放在開場白以提高氣勢,沒想到中方反應激烈,正氣十足,反而質問美國國內的人權問題。從公開的會談中記者聞到火藥味,這是罕見的。最後美方甚至在補充說明後,把記者趕走不讓中方補辯,這說明美方未達到預期結果。閉門會議結果如何有待觀察,但中方的底氣顯然已明白表露無遺了。

中國近年來在中美關係上已非被動,台灣問題更被擺在主要議題的時間表上。而台灣完全依賴美國不會得到任何真言實利,甚至關說的大筆錢也白花了,美國國會通過的議案多如過江之鯽,在美國軍經全盛時期尚且不管用,如今美國腰桿軟了,何可期待?台灣兩黨如果還有人真正愛護台灣,就必須認清真相,重新定調兩岸關係,為台灣人民多想想,絕不可為美國的利益犧牲台灣人民的福祉,例如進口萊豬之類的。美國的對中戰略,放棄台灣或將台灣繼續當作籌碼,都是選項,只是怎麼用、何時用,完全取決於它自己的需要。如果有一天美國想用台灣和釣魚台,來換取美中俄三方協議停止繼續發展攻擊性核武導彈,日、韓勢必會鼓掌,因為這事關亞太甚至世界和平。所以台灣須有人站出來說真話、走正路。

 

 (作者係美國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