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登輝執政時期開始,台灣出現了「去中國化」現象,大家早已耳熟能詳,但卻很少人察知,其實,在「去中國化」的背面,尚有另一與之並行的「親日」現象,如果說成「一邊去中國、一邊填日本」也不為過。這「親日」,揉合了「日本情結」、「日本因素」甚至「日本化」,總之,都跟日本產生密切聯繫。由1990年代最初單純的日本連續劇、歌曲、漫畫大量湧入台灣,迄今逐步醞釀起來的濃烈「親日」氣氛,已向台灣政治、社會、經濟各層面輻射,益發興盛。本文僅舉幾個大項以為代表。
政府整修日據建築
首先,台灣各級政府出資或補助興建、重建日據相關建築,或舉辦與日本文化相關活動,例如:八田與一銅像及紀念園區,該地現已成為台灣旅遊景點之一,也是部分台灣人讚頌日本殖民統治功績及崇拜日本人、沾染日本風宅邸的重要據點。台南市接續密集整修日據時代的台南縣(州)知事官邸、台鹽宿舍及庭園(台南市政府撥經費之外,內政部亦有補助)、林百貨(包括其頂樓的神社鳥居)。2013、14年台北市政府觀傳局分別在北投公園、大稻埕辦日本和服秀、浴衣秀活動。
台中市市長林佳龍2015年3月聲言要將台中公園內從前日本神社舊址倒下的鳥居重新豎立起來,「將之當成台中人心裡永遠的地標,以重拾城市的光榮感」。同年8月,柯文哲主持的台北市政府選日本「AV女優」波多野結衣當公益悠遊卡的封面等等,都是公家單位帶頭顯著的案例。
日本料理店數比中餐廳多
日本料理是從台灣日據時代傳入的,台灣光復、國民政府遷台後一度減少,帶來的大量軍公教人員,則再次引進了中國大陸各省的飲食風味,樣樣都有,選擇很多。日本料理店式微了二、三十年,自1990年代大量捲土重來。現今日本料理店、(迴轉)壽司店、日式居酒屋的數量之多、之密集,除日本本土外,應該台灣密集度最高,數量甚至較港式飲茶、浙江菜餐廳、上海菜餐廳等中餐廳的總和還略勝一籌。
據多份媒體的問卷調查顯示,台灣人最愛吃的異國料理,就是日本料理。在台灣的外國餐飲中,日本料理鶴立雞群。便當、烏龍麵、天婦羅(甜不辣)、黑輪、手卷、茶碗蒸等早就成了台灣人飲食文化的一部分。而台灣選擇學習製作日本料理的師傅也特別多。
「賞櫻」成為遊樂活動
「賞櫻」原本是3月到5月櫻花盛開季節日本國民特有的「年中行事」之一。2003年日本推廣種植櫻花樹的「育櫻會」選定要進入台灣時,便透過「日本李登輝之友會」連接上台灣的「李登輝之友會」,由當時的總會長獨派大老黃崑虎操盤,再與各縣市地方的「李登輝之友會」,層層串連,縱、橫掃遍全台灣各地方政府、機構、學校。十餘年下來,南投縣有名間苗圃、鹿谷小半天的櫻花森林,新竹孔廟後山、新竹市公園、嘉南農田水利會、陽明山、淡水三芝、烏山頭水庫,……也全都有了櫻花園。黃崑虎說過,未來台灣布滿櫻花是他的夢想。
台灣受贈機構現在也學日本,宣傳櫻花開花期,廣招觀賞人群。目前全台至少有20個大型的賞櫻地點,並延伸到「賞櫻攝影」等活動。
美化日據時代電影大賣
台灣這幾年有兩部票房極佳的電影《海角七號》與《KANO》。《海角七號》以日本老師因戰敗遭遣返離台時,拋棄台灣女子、留下的數封情書以及現代台日男女戀愛貫串全片,有大量日語旁白或對話,唯美地呈現日本人懷舊台灣的感傷。《KANO》則是描寫1931年嘉義農林學校由日本、台灣、原住民學生合組嘉農棒球隊,代表殖民地台灣前往日本參加甲子園棒球賽,勇奪亞軍的故事;片名《KANO》正是嘉農的日語發音,該片大量聘請日本演員,絕大多數對話都是日語,強調球隊「族群融合」(與事實不符,當時台灣人、原住民是不受尊重的),也跟歷史不合地將八田與一、嘉南大圳竣工、農業豐收帶進來並大加讚揚。這兩部電影都特別彰顯日本人好的素質,對當今台灣歷史教學讚頌日本、脫離中國,以及一般民眾喜歡日本、厭惡中國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
日本旅台新聞記者早田健文曾為文表示,他對台灣人對《KANO》這部電影各種人的反應所顯示歷史觀的變化深感興趣,因為「日本的殖民統治是構成台灣人認同的要素之一」,有台灣人接受了「正因台灣受過日本殖民,文化才比中國高」這種主張。
日文漢字當中文用
由於近代中國曾經長期衰落,而日本是東亞國家中率先大量引進西方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國家,而其譯成日文的時候,不少是採用漢字來表示,因此,像會計、物理、化學等很多辭彙都是中文學自日文。可是,在社會生活語言裡,直接套用日語漢字當中文用的並不多,後來台灣社會又開始增加日文字的是李登輝執政時代,如:「親子」遊戲、「一級棒」等,又譬如「人妻」,台灣最早直接使用日式「人妻」的是日本A片,今天它已成了通俗用語。再如「達人」,所謂電影「達人」、汽車「達人」,大陸電視也有很受觀眾喜歡的《中國達人秀》,此「達人」意即精通某方面知識技藝的人。事實上該辭原出自《論語》「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達人」的達是動詞,也要讓別人發達、有成就的意思,但現在海峽兩岸流行用的「達人」為名詞,是仿效日文的詞意和用法,也就是說,「達人」是一個出口轉內銷的詞,這亦證明,日本的流行文化跑在海峽兩岸前面。
其他還有「人氣」、「懸念」、「小確幸」、「素人」、……,台灣不少日系百貨,在指引、說明裡,遇到「的」字時,就用日文平假名「の」來代。
現今台灣這種取用日本漢字、假名的情形,俯拾皆是。而獨派的街頭運,無論是在台灣或日本,有時直接用日語,有時用日式中文,可見日文對台灣影響層面之大、之深。日文跟中文不同語系,文法、語序差很多(剛好相反),但因為日文裡有許多跟中文似通不通的漢字,所以台灣的語言文化中,套用日語漢字的情形格外嚴重。引介外語詞彙雖可豐富、活潑語言文化,但過於濫用,也會扭曲、淡化了中文本身的用法。
赴日旅遊人口比世界第一
中國大陸人口總數逾13億9000萬,台灣人口僅2340多萬,大陸人口幾乎是台灣的59倍。根據日本政府觀光局(JNTO)的統計資料,2014年赴日的外國人數,第一,台灣,約282.98萬,成長28%;第二,韓國,約275.53萬,成長12.2%;第三,中國大陸,約240.92萬,成長83.3%。2015年1至8月赴日的外國人數,第一,中國大陸,約334.7萬,成長117%;第二,韓國,約255.41萬,成長43.6%;第三,台灣,約246.83萬,成長29.9%。
韓國、台灣過去大多數時間都是赴日人數的前兩名,而這兩年大陸赴日人數快速增加,到2015年正式追上韓國、台灣。不過,就赴日人數與人口比,台灣遠遠超過大陸和其他國家,台灣人有喜歡去日本旅遊的風氣,特別是學生、年輕族群,而且會一去再去,樂此不疲。介紹日本旅遊的書也種類最多。
地震亦為「友台」工具
1999年921大地震,李登輝嚴拒早早準備好的大陸救援隊入境,而讓日本救援隊來一顯身手,透過媒體的報導,給台灣民眾製造「日本助台的印象」,大陸的善意則被擋在門外。
2011年3月11日發生東日本大地震,台灣這麼小又不算先進、富裕的地方,捐助金額竟全球第一,超越世界第一強權且是日本軍事同盟的美國。然而,在2012年一周年的追悼儀式上,台灣出席代表遭到冷淡對待。2013年兩周年時,安倍政府不僅邀台灣駐日代表沈斯淳出席,安倍本人還特意在臉書上表示感謝台灣,說台灣是日本很重要的友人,讓台灣很多人、網友感到窩心,在網路上按讚、瘋傳,政府還因此擬將安倍的感謝寫入教科書。
就在2月6日南台灣大地震約十天前,有72位台灣高中生參加了東日本大地震災區宮城縣南三陸町居民「報恩」的「民宿」活動,令其中的台南一中學生「感受到如親人般的款待」、「日本料理很好吃」。這足以推敲,日本的操作十分細膩,甚至用地震來博取台灣人的心。而台灣每遇地震災害,也拒絕大陸更大、更多的協助,而把所有的「好球」做給日本。
日本居於絕對有利
現今,台灣年輕一代認同中國者越來越少,認同日本者則越來越多。但只要仔細體會以上列舉的「親日」或「日本化」現象,恐怕就不會覺得奇怪了。在台灣傾獨官、民勢力大力推展,民間社會不知不覺浸淫在日本流行文化中,再加上日方技巧、拐彎抹角地經營,「親日」已順理成章籠罩全台灣。
有的是政府推動而有政治意義,有的是民間的時尚趨勢、藝術炒作、商業噱頭,屬民間自然的擴展,並沒有政治意義,但沒有政治意義的,對有政治意義的操作也會有潤滑作用而產生加乘效果,這給予一般民眾的印象和影響是很大的,而且使得台灣對「親日」現象失去警覺和反省。
近年連日本部署對付中國大陸的軍事設備,台灣絕大多數媒體、特別是綠營的,都會加以肯定、讚揚,字裡行間流露出一股莫名的興奮、對台灣似乎也有利的心態,立場站在日本那一邊,絲毫沒有從中華民族或是海峽共同利益來考慮的想法。
台灣與大陸本是一家親,但在普遍「親日」的氛圍下,在台灣民眾心中,對日本總是友好、讓其居於有利的地位,對大陸則是嚴苛、處處表現出「嫌中」。日本從未平等對待台灣,侵占釣魚台,在「防空識別區」打壓台灣、在與那國島部署「沿岸監視部隊」情蒐台灣,都可被放水淡化;而大陸的實質讓利比不過日本政客空洞的一句「友台」,對台灣付出的善意亦屢被誣為「統戰」。
綜上所述,可知「親日」現象如不改變,牽繫兩岸的民族文化更會被漠視、排擠,台灣也勢必會更偏離中國大陸。關注兩岸關係的有識之士,應打起精神,早日共同謀求破解之道。
(作者係本刊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