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為閩台融合借鑑|李沃牆 在 Facebook 上分享!

 

「粵港澳大灣區」無疑是中國下一階段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也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重要的戰略樞紐;更是中國對港澳由「一國兩制」走向融合的試金石,未來可能成為閩台融合的借鑑。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歷程

 

   早在2000年,就有官員及學者先後提出「珠三角灣區」、深化粵港澳合作等概念。2009年,中國政府批准《珠江三角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明確提出「將與港澳緊密合作的相關內容納入規劃」,而當年擔任中央港澳工作協調領導小組組長的,正是國家主席習近平。但「粵港澳大灣區」一詞首現於媒體則是2014年,深圳市政府首次在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及發展「灣區經濟」。

2015年,「一帶一路」的頂層設計提出,要深化與港澳台合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2017年3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表示,要推動中國內地與香港、澳門特區的深化合作,研究和制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以香港和澳門的獨特優勢,提升中國的經濟發展。

2017年6月20日,由騰訊公司承辦的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論壇在香港舉行;6月底「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在廣州成立。7月1日,在習近平訪港期間,發改委與粵港澳三地政府簽署了《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粵港澳大灣區」正式浮上面。

2017年11月30日,「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論壇召開。2018年2月24日,廣州市公布已編製完成「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草案,當中強調要將南沙建設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門戶;在南沙、黃埔、空港經濟區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並建設「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

「粵港澳大灣區」的範圍包括2區9市,即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東莞市、惠州市、佛山市、江門市、中山市、珠海市、肇慶市;輻射範圍包括泛珠三角區域。2016年統計顯示,此區域GDP達8.52兆人民幣(約1.4兆美元),占全國的12.5%,人均GDP逾2萬美元;資金總量為23.8兆人民幣,是支撐中國經濟最重要的區域之一。

 

「粵港澳大灣區」的挑戰

 

中共十九大報告特別點名「粵港澳大灣區」,即反映出這片位於珠江口的土地,其整合和升級發展,將是中國下一階段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對「一帶一路」戰略而言,「粵港澳大灣區」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重要的戰略樞紐。2020年將完成「粵港澳大灣區」成為世界級城市群的框架,到2030年位居全球灣區龍頭,成為全球先進製造業中心、重要創新中心、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等戰略目標。然而,設立目標容易,達成目標卻困難重重;因目前在三地有三種貨幣,稅制、教育、金融等制度也不同,制度上如何突破,正考驗著大陸當局的智慧。

 

可成為閩台社經融合借鑑

 

2015年,「一帶一路」戰略進一步提出「充分發揮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福建平潭等開放合作區作用,深化與港澳台合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由此不難看出,中國對港澳經社融合措施,未來可能藉此作為對台融合的借鑑。包括:

(一)港澳「一國兩制」有可能轉為「一國一制」模式:十九大提及尊重台灣現有的社會制度和台灣同胞生活方式,並繼續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同時強調,「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今年1月下旬《人民日報海外版》刊出評論,表示港澳成功實踐豐富「一國兩制」的內容主張,為未來探索「一國兩制」的台灣模式提供政策指向。

另一方面,「粵港澳大灣區」的成功卻可能意味著香港扮演的歷史角色將終結;換言之,香港最終有可能被納入「一個國家一種制度(一國一制)」的框架中。因為,整合陸港澳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過程將持續30年,而2047年正好是承諾香港50年不變的最後一年。(二)「粵港澳大灣區」與「閩台合作」模式:「兩岸一家親,閩台親上親」,相較於「粵港澳大灣區」,閩台融合無疑是兩岸最可行的試金石。2015年4月成立的「福建自貿試驗區」本就以「對台開放」和「全面合作」為方向,特別在投資准入政策、貨物貿易便利化措施、擴大服務業開放等方面先行先試,率先實現了區內貨物和服務貿易自由化。當時,福建省自貿區即提出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的多項創新舉措;在最近所端出的「31項惠台措施」中,福建平潭將推出四大措施,作為發展「兩岸一家親融合示範區」,加快給予台胞在閩的同等待遇,並持續推進閩台各領域交流合作,無疑是為閩台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做準備。

平情而論,港澳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政經融合難度低;而兩岸是不同的政經實體,融合談何容易。不過,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對港澳經社融合措施具體呈現,將成為閩台融合的借鑑。惟當前兩岸官方交流停止,閩台要進一步合作及共榮發展、最終融合,恐怕仍有一段漫漫長路。

 

(作者係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