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重拾大稻埕百年風華|張健豐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大稻埕原是先民曬稻穀用的空地,後取代萬華成為北台的商業中心。到了日據時期,仍是貨品批發中心,成為台北最繁華的都會。

 

大稻埕位在近淡水河濱一帶,今屬台北市大同區南段。2020年晚秋,筆者進行一趟台北大稻埕之旅。其中最吸引筆者的就是超過百年歷史的老街─迪化街(一段),這裡有活躍的布料批發業、中藥行、南北貨行,還有精美的老建築和各種老行業等。

回顧1977年的都市計畫中,迪化街從原先約5公尺寬開拓為20公尺寬的大道,讓迪化街原有的歷史意義和獨特的建築、商業活動蕩然無存。所幸當時藉由大眾傳播報導及民間團體的鼓吹,引發社會各界的矚目,才維持舊有的景觀和傳統的交易型態。筆者從此,重拾其風華。

清代街肆的發展

迪化街是光復後的改稱。迪化街一段在清代是由中街、南街、尾街(中北街、普願街和杜厝街的總稱)所構成,它的興起和大稻埕的發展息息相關。清咸豐元年(1851),由林藍田建起最早的三間店(即今迪化街154156158號),店號「林益順」,從事與大陸之間的貿易。兩年後,艋舺(今萬華)地區的泉州同安人,在大規模移民械鬥中失敗,由廈郊郊商林右藻帶領輾轉來到大稻埕。林右藻和兄弟們很快就在林藍田的店舖對面建起「復振」、「復源」和「復興」三間店鋪,在今歸綏街和民生西路間形成第一條市街─中街。林益順商號的買賣也開始擴大,輸出米、糖、茶和樟腦等,成為當時有名的大商號。

在此同時,林右藻組織郊商,成立廈郊「金同順」,親自到香港、廈門一帶招商,因此與大陸之間的貿易事業蒸蒸日上。後來,連原先敵對的艋舺泉郊、北郊都不得不前來依附,共同組成「三郊」,由林右藻擔任三郊總長。林右藻也被尊稱為「大稻埕開基人物」。

到了咸豐9(1859),泉州同安人所重建的城隍廟在中街以南落成。街肆延長至城隍廟前,出現「南街」。由於南邊多沼澤濕地,便繼續朝北,進而發展出「尾街」。直到光緒15(1889)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在現今台北大橋的原址架鐵路橋樑橫跨淡水河,聯通大稻埕與三重、蘆洲等農業聚落,並在鐵路旁興建便道讓客商行走。「尾街」因此成為農產品的轉運點,以雜貨大批發商、米商的聚集最盛。此時,迪化街已成為當時北台灣最重要的南北貨品批發市場。

開港通商時期

同治5(1866),原在艋舺的慈聖宮(媽祖廟)在今迪化街與民生西路口一帶重建,它是三郊行的總部。廟前是郊商貿易對渡的碼頭,也是之後開通航行到滬尾的小蒸汽船停靠的碼頭。隨著開港通商後,大稻埕開放給外商擇地設洋行。在同治6(1867)之後,頻繁出現洋行向地主租賃土地以辦商務的契約,開放租用的其中一家商號是林右藻的復源號,可見此時廈郊與洋行來往密切。

光緒13(1887)劉銘傳將大稻埕聚落南方鄰近淡水河東岸地帶,規劃為「外國人居留地」(租界),並墊高地基,防止淹水。此時,作為漳州人領袖的板橋林家勢力進到大稻埕。林維源和當地富紳李春生合資成立建昌公司,在大稻埕闢建千秋街及建昌街(今貴德街南、北段),成為台北最早的西洋式街道,此處是茶行集中區,可看到大稻埕婦女在亭仔腳(騎樓)下撿茶的盛況;而一箱箱芬芳無比的精製茶也從這裡銷往世界各地。

此時,劉銘傳配合商業和防衛上的需求,在大稻埕一帶進行各種自強新政的嘗試。首先,設學堂於林維源在六館街所興建的西式樓房,以教授英語為主。後來又設「電報學堂」於建昌街,教授電報技術,可以說是台灣正式設學校培養技術人才的開始。

劉銘傳又在大稻埕聚落南邊的沼澤濕地「築牆、浚井、砌路、開溝、填河」,設立機器局(兵工廠),並興建鐵路、建火車站(今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一帶)。從此,原本慈聖宮周圍的中街、南街及碼頭所構成的國際商業經濟區轉移到建昌、千秋街;而台北城內的官商出北門,經機器局後,除可到火車站,更可藉由這兩條街快速到小蒸汽船碼頭。

 

經乙未戰爭的洗禮     

1895年台灣割讓給日本後,台北仕紳倡議自立為「民主」之國,並擁立台灣巡撫唐景崧就任總統。525日「製黃地國旗,畫虎於其上,迎遍城內、艋舺、大稻埕各街市。以示眾知。」65日早上艋舺、大稻埕各處得知唐總統當天凌晨已逃往滬尾,「惶恐無措。乃嚴閉隘門,以防劫攘。」隔日,艋舺仕紳議迎日軍,往商大稻埕李春生,共擬請日軍進入台北的公呈,然無人敢前去遞送。

此時,在艋舺開「瑞昌成商號」的雜貨商人辜顯榮自告奮勇赴基隆,迎接日軍進入台北,因而崛起。靠著他和日本統治階級的良好關係,逐步取得獨占性的官鹽、鴉片總批發權,並且經營製糖工廠、茶行等,成為大稻埕首富,在此蓋了豪華的洋樓。

城隍爺的信仰不墬

日據時期,大稻埕仍是貨品批發中心,財勢傲冠全台。由於縱貫鐵路貫通台灣南北,每年農曆513日大稻埕「迎城隍爺」的祭典和繞境,吸引前來隨香、湊熱鬧和交易的人潮,帶動地方繁榮。此時,今迪化老街一帶稱「永樂町」;新開闢的「太平通」(今延平北路)一帶,則稱「太平町」,範圍約從北門外的鐵道部到「台北橋」止,是大稻埕最活躍地區,對台灣近代政治、社會和文學藝術等產生深遠影響。

1921年,由林獻堂、蔣渭水等人領導組織的「台灣文化協會」在此成立,並在港町(今貴德街一帶)設置講堂,每周六舉辦文化講座提倡民族主義,進行非武裝抗日活動。

大稻埕具歷史觀光資源

迪化老街的「中街」,目前仍是全台南北貨的批發及零售中心,每到年節便擠得水洩不通,是迪化街最具活力的地帶。而這裡的老店鋪也紛紛標榜自己是百年字號,如林右藻家族所建的店鋪─林「復振」商行(105)、林藍田的後代所居住─「林五湖祖厝」(156);舊稱「尾街」的迪化街北段則直到20世紀末仍是老行業集中之地。

尾街建築外觀上,保留較多清代閩南式店面,以及紅磚拱廊的洋樓式。但近年來,由於房舍逐漸老舊,加上老行業後繼無人,不少屋主遂改建並出租作為文創商店,如慰安婦的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256)。而清代機器局的遺跡也因北門捷運站興建而出土,獲得台北市府的保護。大稻埕實為台北歷史觀光資源的最佳地點。

 

(作者係歷史研究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