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由「朱習會」思考歷史記憶與兩岸認同|傅悅 在 Facebook 上分享!


   2015年5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就兩黨、兩岸關係交換意見。在這次會議中,習近平再提「命運共同體」,並就建設兩岸命運共同體提出五點主張:堅持「九二共識」;歡迎台灣加入亞投行;增強民族認同;增進政治互信;致力中華民族復興。

「民族認同」、「心靈契合」這樣的字眼重新進入公眾的視野。而歷史記憶作為文化的無形載體,是我們無法迴避的問題。

 

創傷記憶影響共識建立

 

抗日戰爭與國共內戰時期,國共兩黨在大陸期間的合作與衝突是一段無法抹去的歷史,是一段需要兩黨用溫度去融化的歷史。

從兩岸認同的現狀來看,國共內戰歷史已然成了阻礙兩黨互動、兩岸協作的創傷記憶。對敵人的醜化,對自身的神化,成了兩黨歷史文化交鋒中各自的「船堅炮利」,彼此爭不出個輸贏的同時,卻加深了兩岸人民對共有文化歷史認同的隔閡。加上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時期對歷史進行了惡意篡改,大陸地區早前盛行的諜戰片則大多將國民黨作為反面教材。這樣的作法,客觀上造成國共兩黨只有對立、沒有合作的歷史印象,影響了兩岸人民好感與共識的建立。

內戰時期的創傷記憶是兩岸關係友好發展的束縛,雙方應該坦誠面對這一時期的歷史事實,不糾纏於歷史的是非,對共有的歷史應達成某種程度上的共識,而非無休止地對立。

 

整理歷史記憶可化解衝突

 

大陸在抗日歷史記憶建設方面已有所作為。12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7次會議決定,分別將9月3日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12月13日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只有釐清過去,中日關係才能在真正合作的基礎上談未來。台灣與大陸之間是同一民族間的衝突性歷史關係,但同樣需要整理歷史記憶。

國共兩黨在內戰時期的衝突已是歷史事實,然而,淡化衝突歷史在民族和解過程中是何其重大的使命。「針尖對麥芒」的歷史衝突,使得原本存在於台灣本土的「反共復國」轉變為分離文化或逃避文化,某些激進分子開始疏離大陸,並進而建構台灣人主體認同;而大陸也有不少人想留住歷史記憶中的輝煌,以勝戰者的姿態審視歷史。

不過,筆者發現,最近大陸流行的抗戰片與以往的諜戰片已有些不同,開始有了凸顯國共兩黨合作團結的傾向,這一舉動無疑為兩岸的認同搭建了一座橋樑。

 

加強建構兩岸認同

 

筆者以為,兩岸在加強建構彼此的認同時,應有以下認知。

首先,存在於兩岸關係歷史中的創傷記憶是無法也不能抹去的,只能抹平。而抹平創傷最有效的方法是坦誠。

坦誠就是兩岸面對共同的歷史記憶,就是兩岸相處中真誠相待,就是兩岸對話敞開心扉。歷史的教訓讓我們認識到「面合心不合」只會對雙方造成更大的傷害。過去的創傷需要我們坦率面對,在兩岸坦誠的交流、互動、溝通中,逐漸抹平這段記憶。習近平總書記提到要構建兩岸同胞之間的「心靈契合」,而互相坦誠就是關鍵點。

其次,兩岸之間的歷史經歷是既成事實,而殊途同歸的認同構建是創傷轉移的未來趨勢。在構建認同中,榮耀傳遞更為重要。為達成這一路徑,最明智的選擇就是互諒。

互諒是坦誠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諒解的是兩岸在歷史經歷和現有制度方面的不同,諒解的過程是一個求同存異的和平過程。在互諒中,兩岸之間的創傷會進一步抹平,從而轉移進入到兩岸關係的新階段。榮耀代替創傷,轉移化作傳遞,兩岸認同的路徑改變,但目的是一致的。

再者,兩岸的矛盾衝突很難完全消解,但也僅是「兄弟於牆」。兩岸認同的最終目的還是和解,唯有和解才能重建國家認同。

和解是互諒發展的最終階段,而這一階段的到來也注定是曲折和困難的。但和解會給兩岸帶來真正的安全和信任。隨著歷史因素的漸漸淡去,政治和人為仍是阻礙兩岸和解的兩大因素,兩岸必須以更大的勇氣去面對,在時間的長河中抱持希望與耐心等待。

簡而言之,歷史記憶是影響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整理歷史記憶是重建共識的基礎,不能處理好過去,就無法攜手未來。對於大陸和台灣而言,無論是失敗還是勝利的記憶,都要坦誠相待,尋求諒解。也只有通過這一路徑,才能在和解中重建兩岸認同與民族的未來。

 

(作者係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政治學系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