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以「創造性介入」對沖「四海共振」|王正 在 Facebook 上分享!


  進入2016年,黃海的朝核危機、東海的釣魚台博弈、台海的兩岸關係、南海的島礁爭端等東亞各對峙熱點同時爆發,呈現「四海共振」的局勢,美國在這區域採取對華「反C型包圍」的連環計不斷上演。中國大陸雖倡導「新型大國關係」,不願與美國正面對撞,但也不可能因此便忍氣吞聲。如何有效「對沖」美國的對華包圍態勢,但又不使北京和華盛頓及東亞周邊鄰居的緊張關係進一步升級,中國似可以選擇採取「創造性介入」的戰略智慧和戰術手段。

 

美主導四海共振連環計

 

美國在東亞接連發動對華的連環計,可說是環環相扣、步步進逼。首先,美國藉著反制北韓試爆氫彈與發射衛星的理由,拉近了原先為歷史問題齟齬不斷的韓國和日本,還發動史上規模最大的美韓聯合軍演,增強在韓國的軍力,最關鍵的是,利用在韓國規劃部署薩德系統,成功離間中韓關係。美國已經換取到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支持制裁北韓的「第2270號決議案」,但至今在部署薩德系統的問題上毫不鬆口,隨著北韓於3月10、18日再次發射彈道導彈,美韓更有藉口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中美韓圍繞薩德系統的博弈未來仍將繼續。

其次,美國一再在南海問題上大做文章,一邊批評中國在南海建設島礁、將南海軍事化,強調南海的自由航行權,一邊不斷派遣軍艦和軍機進入中國在南海島礁的12海浬內耀武揚威,並且準備讓長程轟炸機進駐澳洲,為其他南海島礁聲索國撐腰,反襯出真正將南海軍事化的,實際上是美國自己。日本也積極涉入南海,如主動將5架TC-90型教練機租借給菲律賓,向越南派遣2架P-3C巡邏機,為越南軍方舉辦特訓,向印尼海軍提供軍事指導,另一方面,日本海上自衛隊也計畫要直接派遣軍艦到越南的金蘭灣和菲律賓的蘇比克灣軍事基地。澳洲也響應美國,與馬來西亞共商「制中」。

中美在東海和釣魚台列嶼的博弈表面看似沒有那麼熱鬧,但實際是美國有意讓日本在前台和中國對陣。今年以來,日本巡邏船頻繁和中國海警船在釣魚台海域對峙,近來甚至上升到軍艦對峙的局面。

日本自衛隊已在那霸成立「第九航空團」,將F-15戰機數量增加至40架,並組建「空挺團」空降部隊與「水陸機動團」海軍陸戰隊,向釣魚台方向密集部署。 

在台海方面,台灣即將於5月20日再次政黨輪替,蔡英文始終不願承認「九二共識」,民共兩黨之間依然未能建立政治互信,5.20後的兩岸關係難以樂觀。如果美國真心希望維持台海穩定的現狀,便應要求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識」。然而,美國雖然派卜睿哲、葛萊儀等人來台,但未就蔡英文的兩岸定位論述公開施壓。或許美國在與文尋找民共之間可能的妥協點,但這也可能只是一場做給北京看的戲,實質上是要為5.20後的民共對撞預先給蔡英文壯膽。

 

 

對沖戰略有不同類型

 

面對美國使出的連環計,中國必須審慎積極應對,尋找能夠有效「對沖」美國在東亞「戰略進逼」的方法。「對沖」(hedging)原本是金融術語,是指藉由一種投資來降低另一個投資的風險。國際政治學借用「對沖」的概念,像「對沖戰略」(hedging strategy)或「戰略對沖」(strategic hedging)都是指在戰略或戰術上運用有效方法降低另一方對自身的負面影響,使風險最小化、戰略選項多元化,提高自身優勢、降低劣勢。

「對沖戰略」是一組「策略組合」,根據國際政治學者的研究,「對沖戰略」混合了接觸、網住/束縛、防範、牽制、遏制及制衡等多種戰略選項。其中,前三種屬「軟對沖」(soft hedging),後三種屬「硬對沖」(hard hedging)。當戰略行為體對其對手的威脅認知和不信任水平越高,越傾向於採取「硬對沖」的選項,反之則越傾向於採取「軟對沖」的組合。

然而,上述類別似乎並未涵蓋「對沖戰略」的所有範疇,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王逸舟近年提出「創造性介入」(creative involvement)的概念,便是一種新型態的「對沖戰略」。在這裡,介入的英文是involvement,而非干涉(intervention)。「創造性介入」不是強權式的干涉,並沒有違反不干涉對方內部政治的原則,而是強調以各種具有想像力和引導性的智慧和方式來介入全球或地區事務,這是融合「韜光養晦」和「有所作為」的創造性手法,不僅可以運用於國際政治,也可以運用於兩岸關係。

儘管「創造性介入」並非傳統戰略對沖的類型之一,但「創造性介入」的戰略思想和戰術手段足以作為戰略對沖的一種有效方法,可以歸納為「軟對沖」的範疇。舉凡公共外交、輿論引導、與關鍵性政治人物或社會領袖的交往、開放性和包容性的經濟社會合作、對外援助或公共產品供給等,都是「創造性介入」可供選擇的具體方法。

 

創造性介入對沖東亞包圍

 

在四海共振的中美大棋局中,中國不一定非得就每一項熱點問題與美國正面交鋒,其實可以針對每一個子棋局的具體情況採取「創造性介入」的迂迴戰略和戰術,廣泛聯繫相關國家的對華友好力量,來對沖美國在東亞的對華包圍。

在朝核與薩德系統部署的問題上,中國可以聯絡韓國產官學界及倡議中韓友好的人士,讓韓國充分認識到部署薩德系統會是中韓貿易及在華企業投資惡化的開始,同時,中國也可以對韓國的安全提出戰略性的保證,通過民間外交的渠道,推升韓國輿論形成反對部署薩德系統的聲音。

在東海和釣魚台的問題上,中國可以加強與日本在野黨、工商界的聯絡交往,其中尤以民主黨與維新黨合併後的新政黨至為關鍵,然後在日本《新安保法》開始生效實施之際,支持日本在野力量於國內輿論發動「反新安保法」運動,以反制日本自民黨政府日益凸顯的進攻性。

在台海問題上,除了繼續廣泛推進兩岸民間的交流之外,可通過檯面下的管道讓民進黨執政的縣市首長團隊與對台系統進行接觸。由於民進黨縣市首長均為中執委,在他們的影響下,民進黨中央的兩岸政策或許有可能改變。此外,美國國會遊說是改變美國台海政策的重要渠道,尤其那些選區的產業對中國經貿依賴度甚高的國會參眾議員,更是遊說的重點對象。

在南海問題上,中國可積極和南海周邊聲索國的對華友好黨派建立更加緊密的關係,廣泛聯繫東南亞各國包括華人和各族群在內的社會團體,支持對華友好政黨上台執政。近來傳出大陸有意將南海打造成中國版的維京群島,邀請全球資本到南海島嶼開設公司,這是甚具創意的作法。

面對四海共振的局勢,中國可以採取的「創造性介入」方式非常多元,它與所謂「巧實力」有相似和共通之處,兩者均強調運用創造性和智慧性的方式,硬、軟相互結合的手段,力圖將局勢導向有利於自身的方向。根據「創造性介入」的戰略思想和戰術方針,中國將有豐富充足的方法和籌碼,對沖美國利用四海共振在東亞布下的連環計。

 

(作者為世新大學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