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俄羅斯想要恢復對朝鮮半島的影響力|姜書益 在 Facebook 上分享!

 

今年8月以來,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一再發射洲際導彈、進行氫彈試爆,使東北亞緊張情勢不斷升高,聯合國安理會成員遂一致同意,對北韓祭出制裁,中國在川普的施壓下,增加了對平壤的制裁力道,這使得北韓倒向莫斯科。

 

 

普丁採「穩南就北」政策

 

   1990年代初,俄羅斯獨立以來,其對朝鮮半島的政策,曾歷經了曲折的變化過程。獨立之初,基於意識形態和經濟利益考量,俄羅斯採取的是向南韓「一面倒」的外交政策,以致莫斯科對平壤的影響力全失,也使其在東北亞處於不利的地位,甚至有出局之虞。

1990年代中期後,俄羅斯轉而實施「南北等距」的外交政策。普丁上台,更在「南北等距」的框架基礎上,採取了「穩南就北」的新政策,先後與南北韓分別簽署合作協定,致使俄羅斯在朝鮮半島的影響力回升,並扭轉了多年來俄羅斯在東北亞的不利形勢。

普丁在2000年11月8日「新東方政策之前景」中明白指出,俄羅斯在東北亞有兩大任務。一是平等參與朝鮮半島問題的解決。二是避免被擠出該地區安全體系的建構過程,因此主張以「六方會談」取代「四方會談」機制,確保俄羅斯在朝鮮問題上具有影響力,並使其變化朝有利於莫斯科的方向發展。

 

承認北韓為核武國家?

 

2014年普丁有意邀請南北韓雙方領導人出席莫斯科二戰勝利的慶典活動,惜金正恩因「國內問題」未克與會。最近普丁雖也指責北韓的核武「挑釁」,但認為對平壤的任何制裁都無成效,更有引發全球災難之虞,因此主張朝核問題應透過政治對話解決。莫斯科不僅堅持向平壤提供能源,今年5月還核准北韓「萬景峰號」貨輪,定期行駛北韓元山與海參崴之間。9月28日俄副外長更在接見北韓外交代表後宣稱,俄羅斯願以和平、政治、外交手段介入朝核危機,並調解東北亞紛爭。

為解決北韓危機,最近美日輿論經常出現可承認北韓為核武國家的言論,日本前外相岸田文雄表示,北韓試爆氫彈的威力為當年投擲在廣島原子彈的10倍,並謂北韓已擁有核武器。美國學者瑞尼(Keit Reiny)則表示,既然美國對北韓的武力威嚇和制裁均告無效,現在只有承認其為核武國家一途。不過俄羅斯駐聯合國代表聶邊嘉(Василий Небензя)表示,承認北韓核武國家地位不切實際,顯示莫斯科並不同意此種論調。

俄羅斯國際法專家、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МГИМО)屠茲莫合麥德夫(Бахтияр Тузмухамедов)教授認為,如果讓北韓取得核武國家地位,那麼就必須重新修改核武不擴散條約,目前只有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符合該約條件;它是國際安全和裁軍條約的基礎,況且國際法院很多案例也都引用該條約來判案,所以不可輕言改變。

 

美國刻意排斥俄羅斯

 

9月26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25名北韓官員、9家北韓銀行進行制裁,而其中有若干家銀行與中國大陸的銀行往來密切。俄國科學院遠東研究所研究員卡申(Василий Кашин)認為,提勒森9月底的北京行,主要討論的課題有二,一是安排川普的大陸行,二是要求中國進一步支持安理會的制裁案。

北京一直反對以武力處理北韓危機,並主張通過多元談判來解決朝鮮半島問題,但由中、俄、日、美及南北韓共同參與的「六方會談」近年已消失。美國現在似乎希望由華府及其盟邦直接與北京進行對話,至於對莫斯科的態度則根本不像對話夥伴。

事實上,俄羅斯與北韓的貿易量不大,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亞洲經濟戰略中心主任托洛拉雅(Георгий Толорая)指出,俄羅斯與北韓貿易規模很小,不過是一些海產、機械和化學產品交易。如果美方一定要堅持制裁,遭殃的只是曾與北韓進行過一、二次貿易的小公司。俄專家認為,儘管中國是北韓的主要貿易夥伴,但美國無法停止與中國的貿易往來,華府只敢拿東南亞、伊朗、拉美、非洲一些小國和小公司來開刀。

莫斯科高等經濟學院東亞問題專家馬斯洛夫(Александр Маслов)則表示,川普必須分辨貿易是進口或出口,美國是希望不讓北韓經由貿易賺取外匯發展核武,目前北京已停止從北韓進口稀土、金屬礦砂,這類外匯來源已被切斷,此外,北韓的海外帳戶也被凍結。馬斯洛夫認為,在北韓問題上,俄羅斯最好採取中立的態度,而且應盡力說服平壤重返談判桌。由於北韓希望與美國直接對話,並取得核武國家的地位,所以莫斯科似可以中立和第三者的姿態,向北韓當局說明核武國家的責任及其應承受的義務所在。

 

結語

 

重返國際舞台核心,恢復俄羅斯在東北亞的主導地位,一直是普丁外交戰略的最終目標,而這就是俄羅斯一再強調重啟「六方會談」,並主張應透過政治對話解決的主要原因所在。最近俄國副外長在接見北韓代表團後表示,莫斯科願以外交對話方式來調解朝核危機,毫無疑問,俄羅斯在東北亞戰略地位已再度凸顯。

就莫斯科而言,透過北韓導彈及核武威脅,中國的戰略重心不得不向東北亞轉移,可能造成「一帶一路」的西進政策被迫放緩,而俄羅斯在中亞、東歐所面臨的壓力就可降低。

而華府持續對中國企業制裁,以及要求北京加強對平壤的制裁力道,則使得北京和北韓之間的嫌隙和矛盾不斷擴大。日前金正恩拒絕接見中國特使孔鉉佑即可見一斑。

 

(作者係前駐俄羅斯資深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