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新冠病毒對全球經濟衝擊大|趙國材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回顧歷史上的全球經濟衰退,大多因供給、需求及金融三方面受到衝擊所引發。而目前因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全球經濟同時遭到供給、需求、金融三方面負面因素的衝擊,導致世界經濟的衰退已難以避免。

 

需求面大幅降低

2019年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爆發後,中國先封武漢,再封湖北省,湖北之外雖沒有被封,但老百姓足不出戶,不再逛街、聚餐、旅遊、看電影。經濟活動幾乎停擺,傷害的不僅是企業,還有就業人口。

無薪假、零收入、失業人口增加和物價上漲,消費者手頭緊。一些人害怕被感染,停止逛街購物,餐廳、汽車銷售等生意清淡。例如,中國汽車銷售在20202月上半段,比2019年同期減少92%。特斯拉(Tesla)跟吉利汽車開始在網上售車,避免顧客聚集在銷售大廳。

這種效應如多米諾骨牌一樣,通過產業鏈傳導,技術含量越高的產品受到的影響越大。市場分析機構卡來利斯(Canalys)預測,從201910月到20203月,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下降50%。而蘋果在217日宣布iPhone生產陷入困境,供應鏈可能要到今年第二季度才能完全恢復。而隨著疫情擴散至全球,發達國家的民間消費也大幅減弱。

供給及金融面衝擊空前大

中國占全球製造業三分之一,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國。但為阻止新冠病毒繼續擴散,「世界工廠」只好暫停運作。

春節後,由於擔心工人密集的車間成為疫情擴散的溫床,大陸各地復工日期一推再推。加上全球股市暴跌,已帶來很多不確定性,再加上油價暴跌、金融不穩定,收益率快速地大幅下滑。

應對眼前的經濟衰退,全球各國開啟了降息週期,美聯儲更出重手「緊急降息」。但降息後,利率僅剩1.0-1.25%,很快就要到降無可降的地步。日歐等主要經濟體無一不是如此,政府逆週期財政政策的工具箱,似乎已空空如也。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最近提出警告,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今年或會出現2009年以來最慢的增速。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只能同比增長2.4%OECD201911月時的預測是增長2.9%。要是出現「長期且更密集的」新冠疫情,為了抗疫而讓工廠停工,2020年的增長率將進一步降至1.5%

股市大幅波動會影響到退休金計畫與個人儲蓄賬戶。20202月份最後一周,多個主要股市出現了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差的表現。隨後,市場因相信各國政府會介入保護其經濟,歐美股市略見起色。

美國聯邦儲備局就採取了降息措施,以回應市場不斷累積的焦慮情緒。理論上這會讓借貸更「便宜」,鼓勵民間消費,從而刺激經濟。

旅遊觀光業受災最嚴重

抗疫封城導致遊客消失、乘客退票、航空公司的股票在各國資本市場上受到重挫,而與金融市場密切相關的國際航空業也受到暴擊。

數據分析公司前進鍵(Forward Keys)的資料顯示,中國旅客訂票外遊今年比去年同期少了55.9%。英國旅遊業專家也紛紛對大陸遊客足不出戶表達擔憂。據英國旅遊局(Visit Britain)指出,一年約有41.5萬名大陸遊客到訪英國,而且他們在英國人的均消費1,680英鎊,是其他遊客的三倍。隨著越來越多國際大型活動被取消,航班取消的數字繼續上升,旅遊業界擔憂他們將承受更嚴峻的衝擊。

汽車行業遇到空前危機

在疫情的影響下,汽車業從生產到消費,都遭到有史以來的空前危機。汽車製造工廠停工、產業鏈阻斷、新車銷量銳減、二手車市場交易同樣下跌,失業和經濟前景不明,使得消費者信心大幅下降。再加上受到旅遊限制的影響,許多大企業的供應鏈,例如帝亞吉歐(Diageo)、工程機械製造商JCB和日產汽車的供應鏈都斷了。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甚至表示,因為一些工廠已無零部件可用,他們不惜拿著行李箱從中國把零部件帶回英國。

這次疫情造成的危機,或許是全球汽車業向清潔能源電動車轉型的一次機會。但為挽回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大陸的產業政策可能更有利於汽油車,而非電動汽車。西方也有汽車業呼籲,汽車鋰電池的生產應該避免依賴中國供應商,而應在美國或歐洲建立新的汽車鋰電池供應基地。

中國防疫措施受全球矚目

中國許多城市交通流量已明顯增多。浙江省早在2月底就已宣布復工率高達98.6%,但中國復工、復產目前仍面臨疫情反覆和市場停滯的矛盾局面。電影主管部門本來同意320日讓電影院重新開業,但剛恢復營業的電影院又在327日被叫停,開始退票服務。上海東方明珠、水族館等著名旅遊景點,也再次宣布從330日起暫時關閉;遼寧、四川等部分城市文化部門也要求文娛場所再度關閉。這些信號顯示大陸疫情尚未得到全面控制。

不過,作為世界製造業大國,大陸許多製造業正在進行跨界調整,轉而生產抗疫物資,提供檢測試劑。例如生產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的比亞迪,改建生產線,開始大量生產口罩、防護服、呼吸器和消毒凝膠。

總之,當歐美國家的公共醫療系統、經濟運行能力,因新冠病毒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戰,令他們不堪重負之際,中國大力地開展外援,並凸顯其制度的優越性,這挑戰了美國的國際領導地位。

 

 (作者係國防大學法律學系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