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二戰勝利國際社會欠中國的!|蔡翼 在 Facebook 上分享!


   中國是最先開始與軸心國日本作戰的國家,可惜由於戰後分屬於東西方集團的兩岸政府長期對峙,中國對二次大戰的貢獻刻意被世人淡化,所以在國際媒體的報導中,很少看到有關二次大戰中國戰場的報導。
英國牛津大學中國現代政治與歷史系教授羅納‧米特(Rana Mitter)去年9月出版了《被遺忘的盟友 (Forgotten Ally:China’s World War II, 1937 ~ 1945)》這本書,想要為中國在二次大戰的地位「平反」。他認為中國在二次大戰期間犧牲慘重,貢獻極大,但是在二次大戰結束後不久就被西方盟國遺棄了。
該書裡記載,當年,美國總統羅斯福曾表示,由於蔣委員長所領導的浴血抗戰牽制了大半的日軍,阻撓了日軍與德軍從東西兩面對蘇聯的夾擊,同時也牽制了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的兵力部署,阻止日軍攻陷印度,與德軍會師中東,對同盟國的勝利貢獻很大,因此高度評價了中國在二次大戰同盟國的地位,也促成了列強廢除不平等條約和獲得在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
書中表示,既然英、美都承認中國對二次大戰的巨大貢獻,為什麼在戰爭尚未結束就和蘇聯簽訂雅爾達密約,出賣中國,讓中國這個戰勝國一無所獲,反而縱容蘇聯肆無忌憚地掠奪中國東北的工業設備及資產,又阻撓了中國對日應索取的戰爭賠償,這算甚麼國際正義的維護者與並肩作戰的盟邦?
米特教授認為,國共內戰使中國錯失鞏固戰勝國國際地位的最佳時機,既沒機會參與盟軍佔領日本的行動,亦失去收復琉球的時機。由於國民政府對內忙著國共內戰,中共建政後,國民政府播遷來台,接著韓戰爆發,台灣接受美國的協防,中國大陸從盟邦變成敵國,海峽兩岸都不再有資格與美國分享二次大戰勝利的成果。現在回首,那一場國共內戰帶給中華民族的傷害有多大,真是讓人不勝唏噓。
《紐約時報》去年10月18日刊出羅納‧米特教授的文章〈世界虧欠中國的戰爭債〉表示:「因為中國在二次大戰期間對同盟國抵抗日本侵略的巨大貢獻不但未被國際社會承認,更從未被轉化成為中國在該地區應有的政治影響力,對中國人而言,心中始終有著一種揮之不去的憤懣。如果因為美國曾在太平洋戰爭中擊敗日本是其長期滯留西太平洋的藉口,那麼中國對二次大戰的巨大貢獻,為何不能轉換成被人尊崇的地緣政治影響力?」
日本有學者曾表示,二戰期間中國戰場的主要對手是蔣委員長所領導的國民政府,最後日本在華派遣軍投降的對象是同盟國「中印緬戰區最高統帥」的蔣委員長。現與日本有正式外交關係的中國大陸政府,若不願意正視蔣委員長領導抗日的這段歷史史實,日本否認侵華戰爭,又有何不可?甚至編纂出所謂「進出中國」… 這類否定歷史、荒誕不經的謊言。
2005年,胡錦濤以國家主席、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的身分,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大會上說:「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抗日軍隊,分別擔負著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的作戰任務,形成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態勢。以國民黨軍隊為主體的正面戰場,組織了一系列大型戰役,給日軍以沈重打擊,…」。該講話肯定了國軍官兵在抗日戰爭期間,犧牲奮鬥的豐功偉績及所應得到的榮耀與尊崇,在台灣受到高度肯定。
在台灣長大的我們,從海內外公開發行的歷史文獻,當年參與抗日戰爭前輩們的口述歷史和著作中可瞭解,胡錦濤的講話與史實相符。這些國共兩黨合作,共赴國難,可歌可泣的悲壯歷史,應以非常公正的態度被忠實地記錄下來。兩岸政府更應該捐棄成見,誠實面對歷史,共修中國人民的抗日史實。
去年大陸社科院出版的暢銷書《蔣介石傳》,已開始以蔣介石的日記作為分析基礎,客觀評價蔣委員長在北伐及抗戰期間的歷史功績,讚揚了蔣委員長堅定不移,艱苦卓絕地領導全體中國人民的對日抗戰,凡此種種都是增進兩岸人民互信的重要舉措。
中國記錄抗日戰爭的影片並不多,但是由當時歐美媒體的報導,留置在兩岸政府以及民間的影像及照片,日本留下的記錄影片及戰後對於雙方參戰人員的訪談記錄等,應該可以編輯出一部完整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史實》記錄片,通過真實影像的呈現,記述中國人民上個世紀那場「偉大衛國戰爭」的悲壯史詩。
兩岸若能統整對抗日戰爭的立場與史觀,可以邀請《發現》及《國家地理雜誌》,以二戰的中國戰場為主題製作一系列報導。通過他們在全球的播出,用影像闡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史實》,讓全世界人瞭解中國在對抗法西斯侵略戰爭所做出的偉大貢獻,尤其可以讓日本人民瞭解當年日本軍國主義的凶殘本質與豺狼野心,徹底揭穿日本右翼勢力篡改教科書的卑劣行徑。
透過國際媒體公正客觀的報導,通過歷史史實的重現,一方面可以凸顯中國在二戰期間對亞洲及世界和平的貢獻,另一方面可以闡釋中國大陸和平崛起後,將會帶給亞洲一種穩定的力量,如此將有助兌現69年前中國應該得到的「區域政治影響力」。所有中國人都應該從這本書體會到自立自強的重要,以史為鑒,多一分警惕與反思。
 

(作者係東亞統合研究中心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