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對當前兩岸關係的觀察與思考|嚴安林 在 Facebook 上分享!


   自2008年5月兩岸關係走上和平發展道路以來,迄今整整7年,應該說發展一直比較平順。但自2014年3月台灣反服貿運動發生以來,兩岸關係面臨著一些困難與障礙。人們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看法產生了不小的分歧,不少人甚至陷入認知上的誤區或迷思。為此特提出個人的八點觀察與思考。

其一:兩岸關係七年來的和平發展成就巨大,兩岸關係與台灣社會之間的互動愈來愈密切。兩岸大概沒有多少人會否認或否定這七年來兩岸關係發展的巨大成就,尤其是這七年與1949年到2008年這前60年相比,兩岸關係的變化是翻天覆地的,無論是兩岸經濟關係、社會關係還是政治關係等,都取得了以前難以想像的變化與成就。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台灣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同時,台灣政治社會的變化也對兩岸關係產生影響,包括反服貿運動與台灣四年一次的週期性選舉,都讓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習近平總書記會見朱立倫主席提出的「重要節點說」,實際上就是指2016年1月16日的台灣二合一選舉對兩岸關係的可能影響,尤其是不同的選舉結果將使兩岸關係面臨不同的前景。

其二:兩岸關係走上和平發展道路是因為兩岸雙方達成共同政治基礎。2008年5月以來兩岸走上和平發展道路,是因為兩岸執政當局達成了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如果沒有這一共同的政治基礎,或說這一共同的政治基礎被動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就面臨挑戰與危險。近來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兩岸政策上提出了維持現狀的說法,客觀講這樣的說法比過去民進黨的主張是向前走了一步,表示民進黨也要維持兩岸和平穩定的現狀。但蔡英文卻沒有說清楚如何維持兩岸現狀,在民進黨依然否認「九二共識」、不放棄台獨主張的情況下,維持現狀是相當困難的。

其三:國共政黨交流是引領兩岸關係步入和平發展軌道的核心力量。國共關係當然不是兩岸關係的全部,國共雙方也從來沒有把國共關係看作是兩岸關係的全部,只有民進黨與台獨才一直將國共關係等同於兩岸關係。但是,毫無疑問,國共關係是兩岸關係的核心層面或重要層面的內容,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一方面,國共是台海兩岸的執政黨,執政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策,當然有利於兩岸關係,也成為兩岸關係發展中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內容;另一方面,在民進黨自我缺席兩岸交流、自我邊緣化於兩岸關係的情況下,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主導、引領著兩岸關係前行,這是七年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事實。國共關係已經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導性力量、中堅力量。甚至可以預期,在民進黨依然頑固堅持台獨政策的情況下,民共兩黨的黨際交流恐怕依然難以建立,在民進黨依然缺席兩岸交流的情況下,國共政黨交流與國共關係將依然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中流砥柱。

其四:「只經不政」是七年來兩岸關係發展與協商中最大的不足。兩岸間沒有就雙方之間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進行處理,應該是這七年來兩岸關係發展中的敗筆,也是遺憾。尤其是在兩岸經濟、社會關係均有所推進的情況下,政治分歧的處理沒有及時跟進,制約與影響了兩岸經濟、社會與民間關係的演進。因為經濟與政治事實上是難以完全區隔的,經濟發展會影響政治,政治因素也在不斷地制約經濟關係的深化與社會交往的擴大。

其五:台灣的國際參與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相輔相成。七年來總體上是相互適應的,即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到了什麼程度,台灣的國際參與就解決與處理到什麼程度,而不少台灣民眾認為兩岸在涉外活動問題上還存在不適應或摩擦,非常重要的原因既是因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處於初級階段,也是因為兩岸之間的協商還是「只經不政」。由於沒有政治協商,當然就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進展。

其六:台灣社會的貧富差距根源不在兩岸之間的經濟合作。兩岸經濟關係的發展,可以拉動台灣經濟的成長,但不可能解決台灣社會分配公平與否的問題。公平分配是台灣內部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不應該是兩岸之間經濟合作裡的問題。市場經濟規律決定了誰參與、誰分享,誰參與多、誰分享多。

其七: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讓兩岸民眾都分享到了和平紅利。七年來兩岸關係走上和平發展道路,扭轉了2008年前兩岸關係的緊張與僵持,特別是兩岸直航三通與陸客台灣遊,讓兩岸民眾都分享了和平紅利。當然,存在分享多與分享少的問題,這和參與、投入多少是成正比關係的。特別是和平紅利,既有經濟的利益,也有安全的利益與政治的利益。蘇起稱之為政治紅利。正如蘇起所論及:除了少數人享受的經濟紅利,還有「可以讓大多數人受益的安全紅利及重大的國際紅利」。

不少人提出陸客團隊遊被少數企業壟斷,那麼陸客個人遊呢?當然不是少數企業可以壟斷得了的。包括我個人一年多次訪問台灣,差不多都是搭車,計程車司機就有生意。現在的問題是:得利者一般不說話特別是得到、擁有好處者往往沒有感覺,失去了才會感覺珍貴。

其八:兩岸關係中不存在所謂「特權階層壟斷」的問題。不少台商從兩岸關係發展中得到利益,那是因為他們趕上了、參與了大陸30年改革開放,同時也分享了30年改革開放的成果。首先是因為他們投入與付出,其次是他們抓住了機會。在大陸做大的不少台商,過去並不是大財團,而是中小企業。現在大陸的多數台商,依然是中小企業居多。如今,在中國大陸「一帶一路」的宏大規劃中,哪些台商會做大做強,取決於哪些台商會抓住機遇去參與。

建議台灣朋友高度重視中國大陸正在推動的「一帶一路」工作。這不僅是中國大陸對外關係的一個大手筆,而且是未來中國發展的大方略,是中國夢實現的高速公路。如果說過去30年的改革開放造就了這30年來中國大陸的大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那麼,「一帶一路」將有可能牽引中國大陸未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發展。這樣的發展機遇台灣方面能否抓住,是值得倍加思考的。我要強調的是:參與是分享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紅利的先決條件,沒有參與,如何分享?天上不會掉餡餅,即使掉下餡餅,也未必一定會掉在自己的身上。

 

(作者係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台港澳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