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林鄭月娥:同心創前路 掌握新機遇|王堯 在 Facebook 上分享!

 

    香港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的辦公室,設在香港中環花園道冠君大廈9樓。大廈與中環其他的寫字樓無異,男女白領們進進出出,若干公司行號是這裡的租戶,候任行政長官辦公室是其中的一戶。按照慣例,現任特區政府會為候任行政長官成立辦公室,沒有固定選址,這次是在外面租房子。這個為林鄭月娥服務的候任行政長官辦公室於3月20日宣布成立,在第五任行政長官當選後正式開始運作,至6月30日結束使命,確保兩屆特區政府順利交接。

約定的採訪時間到,林鄭月娥準時出現,用流暢的普通話與記者寒暄。身材瘦削的她身著粉色系,粉色印花旗袍外罩合體的短款粉色外套,精心搭配的裸粉色高跟鞋既不搶戲也不減分,西式外套的幹練與現代中和了旗袍的女人味與粉色的柔美。一身讓最苛刻的時尚人士也無話可說的衣著,顯示林鄭月娥強大的可塑性─參選之初,有人認為她衣著髮型都顯老氣、沉悶,拉低了親和力。她顯然聽到了批評的聲音,很快就讓「外包裝」成了得分項。

 


記者問:當選之後這幾個月,您在忙什麼?

林鄭月娥答:第五任特區政府從7月1日開始運作,這幾個月首要任務是把班子組起來。主要官員是行政長官提名,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的。這幾個月我必須把他們定下來,請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第二個工作是定期跟梁振英特首見面談交接的工作,也要為慶祝回歸20周年活動和國家領導人訪港做好準備。第三,就是為我在選舉期間提出的政綱做一些準備工作。最後就是要跟各界聯繫,尤其是跟立法會的議員。

 

 

問:香港回歸20年了,在此關鍵期接下特首的重任,您有何感想

答:我的感受可以用四個字表達:任重道遠。其實在任何時候當香港行政長官,都要肩負很重的責任。因為按照基本法,行政長官既要向香港特別行政區負責,也要向中央人民政府負責,如何成功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大家對行政長官有很大的期盼。行政長官要全面準確地落實基本法,發揮橋樑的作用,把香港的情況非常詳細全面地向中央人民政府反映,也要把中央對於特區的政策很清楚地向市民做一個說明。要是溝通得好,其實兩個制度沒有根本的分歧,因為無論是中央人民政府,還是700多萬香港市民,都希望香港繼續保持繁榮穩定,生活越來越好。另外,香港正處於很關鍵的時刻,怎麼掌握我們面前的機遇,把香港的經濟發展更好,讓市民享有更好、更優質的生活,是行政長官面臨的課題。

 

 

問:您怎麼理解「一國」與「兩制」的關係?

答:理解「一國兩制」要回歸基本法,也就是「一國兩制」的初心,這個初心就是希望能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香港是祖國不可分離的部分,但在「一國兩制」的設計下,香港可以保持自身的經濟制度、法律制度、金融體系和生活方式。過去20年這一切都保持下來了,現在隨著國家不斷深化改革開放,又推出「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等發展戰略,為香港提供了很多能發揮「一國兩制」優勢的機遇。因此,未來五年作為行政長官,我希望能掌握這個機遇,為香港開創更好的未來。

 

 

問:您大學畢業就加入了政府,36年來在很多個重要崗位工作過,您怎麼評價香港18萬公務員團隊?

答:香港的公務員都非常優秀,而且非常投入工作。香港雖然是個城市,但由於高度自治,很多在別的地方屬於國家層面的政策,都由我們自己制定執行,例如醫療、衛生、教育。與此同時,保證香港是一個高度安全的城市,紀律部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另外,香港是個國際大都會,每年到訪遊客超過5,000萬,這麼小的地方,我們要管理的事情還蠻多的。不過,我也必須要承認,現在公務員也面臨一個很大的挑戰,就是怎麼能不斷地創新,在發展科技方面、在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挑戰等方面,需要不斷地創新,不斷地在資源有限下回應市民的訴求。

 

 

問:回歸20年,您作為親身參與「一國兩制」實踐的重要官員,您認為香港哪些是不變的、哪些有變化?

答:我看不變的就是對「一國兩制」的肯定,無論是中央還是香港社會,都會堅定不移地去落實。但每一個經濟體系都要改變,必須要應對周邊競爭力的加強。香港作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也是一個充滿競爭力的經濟體系,未來仍然充滿不確定因素,面臨很多挑戰,所以我們必須裝備好自己,希望能掌握好面前的機遇。

 

 

問:您競選時提出了「同行」口號。請問它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答:有一段時間,有人感覺到香港社會比較分裂,很難同心做一件事情,所以我提出了同行這個口號。它的英文是We Connect,就是要增強聯繫,「一帶一路」構想裡有「五通」,用英文說就是在五方面增強connectivity。我們要增強政府與市民的聯繫,要增強特區與中央和內地的聯繫,也要加大與海外的聯繫。因為根據基本法,香港能以中國香港的名義與其他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金融合作協定,要增強香港的競爭力,我們必須加強對外的聯繫。

 

 

問:香港是一個意見很多元的地方,您上任之後,如何回應各方的訴求,取得最佳施政效果?

答:在我的競選口號「同行」之下,還有三句話:聆聽、關懷、行動。所以我上任之後要跟各界保持聯繫,虛心地聽意見,關懷各界朋友,無論是老師、社工、醫生、商界,尤其是中小企業,瞭解他們的需求,然後制定一些有利於他們發展的政策,並落實執行。

 

 

問:香港行政與立法關係時有緊張,您上任會準備如何處理行政與立法的關係?

答:其實行政和立法之間難免有緊張關係,因為立法的功能就是監督行政機關。我覺得最重要的是這兩個機關要有一個暢通的溝通管道,加強相互瞭解,既然大家都是為了市民好,就應該找到妥協方案。選後我用了一些時間跟立法會議員溝通,談的蠻好的,他們有些事情和我意見不一樣,但有些事情還是能達成一致。先把容易的事情辦好,再去討論一些兩方面有不同意見的課題,我蠻有信心。

 

 

問:相比鄰近地區的高速發展,有人認為香港這些年的發展是原地踏步,您怎麼看這種說法?

答:我覺得這個是不能比的。因為香港經濟屬於比較成熟的形態,要求它每年都有大幅度的增長是比較困難的。而且香港是一個外向型的經濟體,所以周邊環境對香港的貿易會產生影響。如果妳問我對香港現在每年大概有2%的增長是否滿意,我當然不滿意。以前我們常常說,香港是個自由經濟體,政府最好不要干預,但現在要增強香港的競爭力,必須兩隻手一起做,一方面是市場經濟、自由體系,另一方面是政府的作為。我們要增加本地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在稅務方面要鼓勵企業多投放資源在科研上。另外就是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專才到香港來,政府在入境政策和其他配套措施,也希望能做得更好。

 

 

問:請問您怎麼看最近比較熱門的「粵港澳大灣區」話題?

答:廣東和香港的關係一向非常緊密。廣東省是一個很大的省份,我們跟深圳合作最緊密。幾個月前,香港跟深圳市政府簽訂了《關於港深推進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的合作備忘錄》,準備共同打造在香港落馬洲河套地區香港深圳的創新科技園。現在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又把這個機遇擴大了,不僅涉及香港和深圳,還有廣東省其他八個城市。這給了香港專業、服務業很大的發展空間,因為我們的優勢就在金融服務業,在專業服務無論是法律、航運、保險,以及建築業,都有很多的機遇。隨著廣深港高鐵和港珠澳大橋兩個大型基建的啟用,我們與珠三角的聯繫會更緊密。

 

 

問:在國家的發展當中,香港曾經起了巨大的作用。您怎麼看未來香港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作用?

答:從歷史的角度看,香港的經濟發展跟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是分不開的。在改革開放前,香港是個視窗經濟的角色。改革開放以後,內地歡迎海外投資,香港很多商人都到內地投資,因為內地的成本比香港低,土地與人手也比較多,所以香港就從一個製造業經濟體轉到服務業。目前香港95%以上是服務業,國家提出「一帶一路」,為香港的服務業提供了一個很廣闊的平台。妳看沿線的60多個國家和內地企業,他們要參與「一帶一路」的建設、要做基建投資,就要融資,融資最好的地方就是香港,因為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

 

 

問:正式就任特首之後,您首先考慮要做的事情是哪些?

答:我在競選時提出了有三個方面要首先處理。第一是土地房屋,香港的房價太高,很多香港市民都難以擁有自己的房子,不利於社會的穩定。第二就是教育,培養人才是對香港未來發展最重要的投資。第三是經濟發展,香港作為一個金融中心、航運中心、物流中心,在國家策略裡有很多發展機遇,也能為國家進一步的發展做出貢獻。另外,香港人口進入老齡化,在20年內65歲以上的人口要翻一番,怎麼樣讓老人家得到更好的醫療衛生、照顧服務,我非常關心。

 

 

問:請用一句話寄語或展望香港未來五年。

答:我參選特首之前是政務司司長,負責回歸20周年的慶祝活動,當時我就選了一句話,來表達對未來的期盼─同心創前路、掌握新機遇。

 

(作者係人民日報台港澳採訪室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