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寶藏巖的今昔|張健豐 在 Facebook 上分享!

 

200多年前,大陸移民為守護新店溪的來往船隻。在依山傍水的虎空山上建「寶藏巖」廟寺。日據時期因水源地的設置,逃過了被開發的命運。後又因道路的開闢,成為著名的避暑勝地。光復後,再因各類移民在此交融,被規劃為國際藝術村,成為文青創作的熱點。

 

寶藏巖是指位於台北公館觀音山(為和八里的大觀音山區別,或稱小觀音山)腳下的一座山城,分布於「萬盛溪」與「新店溪」匯流處右側。從溪畔到海拔40公尺的虎空山腰,有著類似山城「重慶」或「九份」的巷弄地形和屋宇錯落的環境。它與繁華熱鬧的公館商圈僅一巷之隔,但獨立於公館之外,可以隔斷紅塵和佛結緣。因自成一個世界,所以被稱之為「公館的後花園」。

過去每當筆者來往福和橋,往巖上一望,覺得它是一個老舊破敗的社區,如今卻成為年輕人「崢嶸頭角」的創作基地;加上巖上看似平實的廟寺卻藏有許多神秘色彩,便想一親其芳澤,一探其究竟,便在農曆年前成行。

曾為台北著名的古剎

寶藏巖的「巖」通岩,有山崖之意。台北盆地自台北湖消退後,留下了諸多小山丘,如仙跡岩、芝山岩、寶藏巖、劍潭,成為都市郊區景觀生態系的「跳島」。寶藏巖寺因為是在虎空山下靠山崖搭建起來的,所以稱為巖,又被稱作石壁潭寺。

因日據末期,日本人在此建立高砲據點及彈藥庫等,所以,寶藏巖寺前昭和14(1939)所建三根寬矮石柱,讓人誤以為該寺建於1939年,其實寶藏巖寺的年代更是久遠。清朝乾隆年間(1735-1795),閩南移民來台沿新店溪登陸,這裡成為前往景美、新店和深坑等地區開發的主要據點。但虎空山下的萬盛溪(舊景美溪河道)和新店溪溪水匯流後所形成的「虎空口」,讓新店溪溪水流到此後,衝擊虎空山邊及崖岸,波濤洶湧,時有青龍騰躍,覆舟溺人。

相傳,白虎和青龍受佛法感召,化為石龍、玉虎,共為佛之護法守護神。於是,福建移民便想以佛法神靈保護新店溪的來往船隻。便在虎空山南邊的山腰處創建「寶藏巖」, 供奉觀世音菩薩,稱此地為觀音亭,並把虎空山改稱為觀音山。

寶藏巖寺的年代至日據中期,已歷100餘年,「重修凡三次」。目前所看到的雖然大多是比較晚期改建的建築物,但是仍有些石柱、石彫、木彫和石碑是清代原來就有的東西,嘉慶3(1823)所樹立的「觀音亭碑」就有詳細敘述這座寺廟的緣由。特別是許多懸掛在門旁或柱子上的楹聯,大多是泉州安溪移民的落款,也為安溪人開拓公館及景美一帶做了見證。

寶藏巖寺在大台北的古剎中,僅遜於劍潭山南麓的劍潭寺。但劍潭寺在日據末期,日人發動太平洋戰爭,想擴張「台灣神社」為「台灣神宮」時,被迫遷到大直北勢湖山麓,遷建後香火不如以往鼎盛。而寶藏巖寺產因涵蓋今日水源地以至三軍總醫院一帶,因水源地的設置,逃過了被開發的命運。信眾除了來自今台北市南區,還包含現今的中、永和一帶。

又是台北著名的避暑勝地

寶藏巖在日據中期,因為新店溪運輸功能日減,而其所在的觀音山水質良好,於是規劃為自來水的水源地之一。為保持水質清澈,將現今自來水園區、寶藏巖聚落及汀州路230巷等地區,均劃入保護區範圍內。此時的寶藏巖寺,有了進一步的開發。

根據1925624日《台灣日日新報》的報導:「該地當新店景美兩溪合流之衝,文山郡山萬壑如拱於其前。岩之中,有數百頃田別成一天地。所憾,漸為巨浸所害,大半流失,幽清之景,依然不俗。昨今有築別業於寺邊者,去台北市之道程不過一里,出入利便。寺僧猶以山腹稍高,人力車通行,未得甚自由。商之有志檀越,日前著手削平修理,他日功竣,兒女乘車步行均便。於是,銷夏遜暑,多一勝地也云。」

因道路的開闢,寶藏巖成為日據時期台北重要的避暑勝地。在「暑熱蒸都市」 時,吸引無數文人騷客來背山面水的巖中幽棲,泛舟吟詩,傳唱千古。其中,瀛社詩人葉蘊藍(1896-1976)的《寶藏寺消夏》詩中有「山上觀飛鳥,溪中捕躍魚」之句。當時,來自台灣對岸福州的捕魚人,帶來十幾隻的鸕鶿,以三筏三網,在巖下的石壁潭以連結包圍的方式捕捉魚獲,而目標就是現在新店溪已經絕跡的香魚,遊客及魚販子就在潭邊收購,ㄧ檐擔地挑走

台北文化交融之處

國民政府遷台後,寶藏巖延續日據時的軍事要塞身分,日人撤退後遺留的軍事倉庫,被附近的平民接收,變成現在寶藏巖寺旁三戶住家。當時公館、景美的新店溪畔一帶產砂石,所以寶藏巖聚落內的住戶便「撐船」挖砂石或做起擺渡的生意,另一個謀生方式就是在附近的自來水廠與農林試驗所任職。

1960年代寶藏巖撤除管制之後,榮民到此興建或承租違章。此後移民潮湧現,加上福和橋的興建,公館成為台北與中永和、新店之間的交通樞紐。從此寶藏巖除了老榮民、城鄉移民外,還有北上求學的學子租屋於此,再加上老榮民娶的外籍新娘,寶藏巖成為多族群、跨文化的社區。當時寶藏巖上的聚落達200戶,形成一處違章社區,因長期被外界忽略,住民反而享有難得的自由,在山城中另闢蹊徑,依著山勢開發階梯、羊腸走道穿梭其中,宛如大迷宮。

現成為國際藝術村

在邁入21世紀前夕,寶藏巖違建聚落面臨拆遷問題,市府承諾一定以先安置後拆遷的原則處理。2004年寶藏巖登錄為台北市第一處聚落型態的歷史建築;2006年由都市改革組織與文化局策畫的「寶藏巖共生聚落」計畫開始實施,以「共生藝棧」想法,為藝術家進駐起點,並設有「國際青年會所」,除了可供旅客入住,文創業者及參加當地活動人員亦可短期進駐寶藏巖,體驗當地特殊的居住風情。美國《紐約時報》曾將寶藏巖聚落列為台北市最具特色的景點之一,讓該地登上國際觀光的行程。但居民卻感受不到美麗的願景,因為市政府開始在此地拆屋施工,居民只能陸續搬出,2017年只剩下20戶留在此居住,而且這裡的地現在都是政府的。

2010年,寶藏巖成為「國際藝術村」(Treasure Hill Artist Village)後,規劃了15間藝術家工作室,提供進駐36個月的住宿及工作;此外提供19個「微型群聚」給各類型文化創意工作者及團體使用,藉此創造文化創意工作者群聚效應及交流平台。

寶藏巖規畫成國際藝術村後,已成為台北市的景點之一,周末假日總能吸引年輕人、親子到訪。筆者沿著聚落的巷弄尋找各個文化藝術展演空間及「微型群聚」的文創據點,發現有些已人去樓空,剩下的多半是餐廳、咖啡店等。 台北市政府應多多努力,讓遊客有「寶藏藏於名山」之感。

 

(作者係歷史研究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