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選舉民主與台灣困局|王錦南 在 Facebook 上分享!


   11月29日台灣九合一選舉結束;11月30日香港占街運動包圍政府總部,其後又上演了絕食和自首運動。

香港沒有普選的歷史經驗,卻先學到膨脹選舉的通病。未蒙其利先受其害的結果,就是日前香港街頭的亂局與社會的分化。反過來看,正因為這些普選前鬧騰的警示,讓港人提前見識選舉造成的社會動盪,何嘗不有助於港人在未來選舉中辨別輕重緩急,從而建立較優質的普選自治?

人人都說選舉民主好,其實人口、地理、歷史、資源、產業、文化等條件,才是決定民主內容與方式的要素,而選舉卻無法改變或生成這些要素。台灣引進西方一人一票普選制及代議制,以為搬來了西方人的理論和制度,就可以搬來他們的生活實際和價值。但實踐的結果是,政治上的選票革命或顏色革命,其實在週期性地耗損台灣的生命力。

不幸的是,台灣選民投票成癮。九合一選舉才剛過去,又有公民團體催促台灣修憲,喊出2016年大選時一併進行「修憲公投」。問題是,「公投綁大選」的故技重施,動員台灣人在無干民主要素的條文上複決,把一個原就失能的政府搞成選委會機制,就能解決台灣的根本困境嗎?內閣制或總統制,都是選舉體制支配下的工具。既是一人一票的多數決,而非基於民本共識的集中優勢決,就難免將最需要拔尖的政治平庸化,而根本無能應變和解決選舉範圍以外的重大問題。

台灣作為對外依賴的海島型代工經濟體,為了應付全球範圍的糧食和原物料漸進式通膨,根本不堪升高匯率以平抑通膨;但若貶降幣值,又會加深原已薪資低迷和土地資產泡沫化的困境。而人口結構的疲軟化,又和這種兩難困境互為因果,導致台灣在健保、教育、經濟、醫療等民生方面的質量進一步惡化。若沒有一個能開發市場、宏觀調控和有效組織的「強勢政府」,台灣必將從困境走向絕路。但空洞的選舉政治無助於改善這種惡化的環境,藍綠輪替執政也只是以對手的衰敗失能為條件所進行的週期性耗損。

無論是「馬英九下台」或是「放扁」,根本無干台灣困境的解放。馬英九是「民選總統」中,唯一親身關懷過包括慰安婦等日軍侵略受害者和抗日志士親屬的領導人;他心懷民生與歷史功業,所以開放兩岸交流;他當選台北市長時,其父馬鶴凌說:「中國統一有望了!」但他在台灣選舉支配體制下,也只能是個保釣加親日、和平又軍購、不統也不獨的矛盾人物,這是他個人性格見識,以及台灣選舉體制交互作用的結果。

另外,「外交是內政的延伸」,如果說,擲骰般的票決體制將台灣內政搞得江河日下,那麼機會主義的涉外戰略能力,就是台北江河日下的延伸。

眾所周知,台北的戰略主軸就是在北京和華盛頓之間搞投機式的平衡,但美國在亞洲,由東京而台北而馬尼拉的圍堵鏈,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已不得不往關島縮回。而且這種過時的冷戰式遏制,只會帶給相關國家無謂的戰略壓力和負擔,遠不如北京開發的「一帶一路」戰略共享效益來得明智。

在這種新世紀條件下,台獨的周旋空間就好比達賴喇嘛的地盤;若2016年後台北還打算反向操作,恐怕連華盛頓也不敢認領了。至於東京,只是華盛頓放來對北京試身手的約束性工具,難道台北還願為天皇「聖戰」嗎?

台灣海峽不是麻六甲海峽,台北只是華盛頓戰略利益的籌碼,而非戰略利益的本身。放棄台北以換取自身的更大利益,對美國而言,不是什麼難為情的經驗。兩岸關係在全球視野看來就是中美關係,而台灣的「公民運動」只是政學媒操弄權謀的工具,根本無能左右兩岸關係。

北京或許誤判藍營敗選的程度,但不會因此影響調整兩岸格局的整體準備。藍營執政對於兩岸關係的局限性,北京已見識過了。那麼,綠營執政,即使倒退兩岸關係,何嘗不是北京進一步收拾兩岸關係的契機?九合一選舉的表現如同公布台灣的內傷,還怕北京找不到著力處嗎?

選舉民主有時讓人變得偏狹。余英時認為北京領導中華民族復興不算數,還說中共很快會垮台,但台灣發展的困局才是真正緣於內部對兩岸關係的限制。在全球座標中,台北若妄想繞過兩岸關係尋求外援,是明顯的捨本逐末與得不償失。真愛台灣,就從內部對兩岸關係限制的改革開放為起點,不論在思想上,還是行動上。

 

(作者係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