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日本放送協會(NHK)發表專文指出,在實施39年後,日本政府希望對華「政府開發援助」(ODA)於今年結束。今後,雙方建立「發展合作對話」,在平等基礎上共同支援其他發展中國家。
ODA曾發揮一定功能
日本對華政府援助始自1979年,正值大陸改革開放的第二年,面臨資金、技術緊缺和能源供應緊張、基礎產業落後等問題。日本提供3兆日圓援助,包括有償資金合作(日圓貸款)、無償資金合作和技術合作,既支持了中國經濟增長,也改善了日企在華投資環境。其中,日圓貸款為援助主體。無論中日關係如何,日本是中國最大援助國的事實從未改變。
至今,日本對華援助總額為3.65兆日圓(按近期匯率,折合約2,551億人民幣),援建專案均為規模大、週期長、技術要求高和施工難度大的基礎項目,幾乎遍布中國所有省份。具有代表性的建設包括:京秦鐵路電氣化改造、南昆鐵路、北京首都機場、上海寶鋼、上海浦東機場、武漢長江第二大橋、北京汙水處理等。醫療領域方面,1984年開院的「中日友好醫院」,也是日本無償資金援建,對控制傳染病和培養醫療領域人才方面貢獻極大。
日本從對華援助中獲利
自上世紀90年代起,中國進入貸款償還期。隨著美元貶值和日圓升值,中國償還日本的貸款也逐漸升值。在日圓貸款被用於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保護專案時,根據附加條件,大陸須向日本購買機械和原材料等,這讓資金流回日企,並幫助日本企業進軍中國市場。此外,日本曾把一些技術含量低、勞動密集型的企業轉移到中國。
2008年日本政府終止有償援助,不再提供新的日圓貸款。NHK報導,今年在完成最後專案後,結束對華援助。2016年,日本無償援助項目包括安徽黃山仙源鎮河道整治工程、黑龍江省防止焚燒秸稈改善空氣專案等。目前計畫在平等基礎上討論新的合作方式,共同推進在第三國基礎設施的合作。今年9月,為推進在協力廠商市場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專案合作,中日兩國在北京召開「一帶一路」官民合作機制首次會議,首先將就投資泰國高速鐵路的項目展開合作。
2010年,中國生產總值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之後,日本隨即大幅削減對華援助。當時的日本外相前原誠司認為:ODA專供支援發展中國家,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再進行援助就有些不合情理了。
事實上,自從中國大陸經濟快速發展、軍力增強,日本國內要求調整對華援助的呼聲高漲,貸款援助金額在2000年達到2,000億日圓的最高峰後,便開始減少。2017年9月,《東京新聞》刊出〈日本對華日圓貸款實施結束〉專文指出,日本向中國提供的日圓貸款於當月26日結束,累計超過3兆日圓的有償資金合作,終於完成歷史使命。
日美安保條約仍是罩門
日本對華巨額貸款的情義既深且重,應該是北京當局一再壓制大陸群眾反日情緒的核心因素之一,不過,國際大環境的多變,更是習近平寧採「以和為貴」方針的主因。美國川普政府祭出對華貿易大戰攻勢,北京即使見招拆招,也只能居於被動迎戰的劣勢,根本無法與實力依舊強固的美帝比肩叫板。朝鮮半島呈現和局,當然有助於東北亞安定,但若日本無法改變依附美國的心態,「日美安保條約」最終還是中國走出太平洋第一島鏈、布建「一帶一路」戰略的最大威懾。
保衛釣魚台運動萌芽於60年前,原本是最能貫通兩岸三地民族團結意識、抗日禦侮的神聖火種,但由於今年適逢中日簽訂和平友好條約40周年,美國又刻意在台灣及南海周邊海域不斷挑釁,全球華人保釣運動跌入更沉默、更孤立的歷史低潮。
其實,兩岸曾有多次共同保衛釣魚台的契機,但是,台灣綠獨政府至今拒斥「九二共識」,復對大陸崛起產生無端的恐懼,再加上「親日抱美集團」不斷興風作浪放肆狂言,更招惹共軍機艦在台灣四周海空繞行,真可謂愚不可及。
習近平於11月20日首次前往菲律賓正式訪問,太平島守軍卻在「九合一」選舉前夕的11月23日舉行實彈演習,而在東海海域拖延近60年的釣魚台問題,更被打壓到了「委曲也難以求全」的地步。不斷自我矮化而無感於邊緣化的台灣朝野,今後如何再有勇氣奢談保釣,甚至倡議光復釣魚台?
(作者係前輔仁大學傳播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