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中旬先後召開的APEC會議和G20峰會上,分別作為東道主的中國大陸和澳大利亞,成為世界輿論關注的焦點。區域經濟一體化是這兩次會議的熱議內容之一,而中國大陸在其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在此,我們有必要深入把握大陸促進區域經濟整合的一些新作法。
力推自由貿易談判
近年來,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實力提升,進出口貿易數額迅速增加,截至2013年底突破4兆美元,已超越美國而躍居世界第一。在此背景下,中國大陸與世界主要經濟體的貿易摩擦日漸突出,尤其是鋼鐵、紡織、服裝、電子產品等出口行業,存在不同程度的貿易爭端。同時,受近年世界經濟衰退的影響,部分國家紛紛強化貿易保護政策,對大陸的一些出口產業制定嚴苛的品質標準,故意徵收高額關稅,這些作法顯然不利於雙邊貿易發展。因此,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成為大陸與周邊地區經濟聯繫的必然選擇,而建設自由貿易就成為重要的方式。
在東北亞地區,大陸與韓國於北京APEC會議召開前,正式宣布基本完成自由貿易(FTA)談判;在東南亞地區,經過多年持續談判,大陸借助10+1、10+3框架,已基本實現了與東盟國家貿易自由化。在太平洋地區,大陸與澳大利亞在布里斯班G20峰會上宣布實質性結束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等等。
從地理位置來看,上述國家(聯盟)基本涵蓋了西太平洋地區的主要經濟實體,都具有較為雄厚的經濟實力,與中國大陸達成自由貿易談判,將會進一步提升相互依賴程度。與此同時,為從更大區域上實現經濟一體化,大陸充分利用東道主的優勢地位,在2014年11月11日的APEC經濟體領導人會議上,通過亞太自由貿易區路線圖,這意味著區域經濟發展將面臨新的契機。
在逐步消除與周邊地區之貿易障礙的同時,大陸也高度重視內部改革,將自貿區建設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推力。自上海自貿區成立以來,憑藉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已經吸引了不少跨國公司前來投資,經濟成效相當顯著。
據統計,2013年上海自貿區內投資企業完成經營總收入14,200億元(人民幣,以下同),同比增長10.5%;完成工商稅收472億元,同比增長10%。與此同時,天津、青島、舟山等沿海地區紛紛主動提出申請設立自貿區,希望能夠在新一輪經濟發展中贏得先機。另外,還有不少地區也希望憑藉自身的特殊地位加入到自貿區建設的浪潮,比如浙江杭州力圖利用阿里巴巴公司的有利條件,提出「網上自貿區」的設想,希望建立一個虛擬的跨境電子商務園區。可見,在經濟特區、經濟開發區和保稅區建設之後,大陸內部的自貿區建設將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強化經濟互聯互通
推動自貿區建設既需要相關經濟體相互妥協,更離不開具體經濟專案的戰略性支持。目前中國大陸外匯儲備總額高達4兆美元,已經超過排名第二的日本兩倍有餘,這為大陸從戰略高度對外投資提供了基礎保障。面對內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之際,為促進對外貿易的穩定增長,中國大陸主動提出為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而設立各類銀行和基金(參見表1),希望能夠在發展中實現更大範圍的「互聯互通」。
一方面,隨著部分發達國家陷入經濟低迷狀態,中國大陸傳統的貿易出口受到較大影響,需要將目光轉向發展中國家,來開闢新的貿易關係。比如大陸借助「金磚五國」平台設立的開發銀行,就是希望促進這些國家之間的經貿增長。
另一方面,發展對外貿易需要巨量能源資源進口,確保運輸生命線安全就成為必然的選擇。比如在進口石油、鐵礦石和木材等大宗商品時,大陸的「一路一帶」建設,就是希望確保運輸線路的基本安全。
此外,為促進區域經濟整合,在與周邊地區發展經貿關係時,中國大陸有意減免部分周邊國家的一些債務等等。這些作法體現了大陸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希望能夠充分帶動周邊發展,互利共贏的戰略思想。
宏觀戰略上,在大陸推動亞太自貿區建設的同時,美國也正在推動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而一個難以忽略的現實是,目前參與TPP談判的12個國家中,並未包括中國大陸。
儘管美國在公開場合宣稱不排斥中國大陸的加入,但實際上卻以TPP來對抗中國大陸的自貿區建設。從根本原因來看,主要是隨著近年經濟實力的相對衰落,美國面臨著在東亞地區被邊緣化的尷尬地位,而中國大陸對周邊地區的經濟輻射力則迅速上升。為爭奪東亞地區的經濟主導權,美國自貿區戰略所尋求的並非是單一的經濟目標,而是希望通過TPP,進一步強化與其東亞盟友的經濟聯繫。因此,大陸推行區域經濟一體化與目前國際經濟局勢密切相關,是應對國際挑戰的重要步驟。
促進企業「走出去」
進入21世紀後,大陸在經濟發展上,採取引導企業「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策略。具體而言,「引進來」是主動吸引外部投資,利用外資來發展內部經濟;而「走出去」則是主動對外投資,推動有實力的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利用國際市場廣闊的發展空間提升整體經濟實力。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目前大陸內部的市場發展空間面臨激烈競爭,大量資本由於缺乏有效投資管道,紛紛轉向具有暴利性質的房地產行業,比如溫州「炒房團」和山西煤老闆買下整棟樓,使得大陸樓市高燒不退。
面對大陸現金充足的情況,依靠宏觀政策來引導投資方向成為必然的選擇。對比內部市場的激烈競爭,大陸在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逐步與相關國家互免關稅的作法,為企業「走出去」提供了良好平台。
鼓勵「走出去」意味著大陸主動疏導內部競爭壓力,引導資本和企業向更為廣闊的海外市場拓展,這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必經階段,也是為剩餘資本尋找出路的可行嘗試。這一作法將成為大陸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也意味著周邊地區能夠在大陸的持續投資下獲得發展生機。因此,為確保對外投資的基本安全和貿易關係的暢通無阻,大陸力推區域經濟一體化就成為先決條件。
(作者係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系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