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對台經貿影響|李沃牆 在 Facebook 上分享!

 

「習川會」後,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形成,兩國貿易敵意緩和、百日貿易計畫將有效改善其貿易逆差。台灣夾處其間,在貿易及匯率政策上,可能會遭美國予取予求及擺佈。

 

     4月初的「習川會」後,「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成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註解。川普在選前大肆批評中國為匯率操縱國、指責美中貿易不對等、並揚言提高大陸產品關稅的激烈行徑。在「習川會」後趨於緩解;而對於摩擦較多的貿易投資領域,雙方同意深化合作、妥善處理摩擦,並承諾於百日內讓貿易談判有所進展。習近平並邀請美方參與「一帶一路」及亞投行。依此觀之,與其說川普髮夾彎特質展現,毋寧說是川普展現了商人的談判手腕。

 

中美將推百日貿易談判

 

中國大陸對美存在3400多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川普一直耿耿於懷;「習川會」中,雙方承諾在未來百日內要有改善的進展。據悉,該計畫的目標是設法提高美國對中國出口,以降低美方貿易赤字,並進一步擴大在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務實合作,相互開放市場,推動經貿關係更加平衡發展。

中國大陸宣布將在金融領域投資,並終止一項自2003年起實施對美國進口牛肉的禁令,還將進口更多農產品,以緩解兩國之間緊張的貿易關係。中美是全球經濟成長的領頭羊,又分別是台灣的第一大與第二大貿易夥伴,中美二大國貿易關係變化對台影響不言可喻。

 

習邀美參與「一帶一路」

 

不可否認,中國大陸推出「一帶一路」戰略已3年多,無論在投資及貿易都取得顯著的效益,也有越來越多國家響應;特別是當川普反全球化自由貿易之際,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建設正如火如荼開展。2016年,中國大陸與沿線國家貿易總額約為9,535.9億美元,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超過四分之一,且保持較大順差額。但參與的沿線國家,也出現既想要獲取利益,又對北京存有防範之心的悖論;有大陸學者建議,應將「一帶一路」作為國家級的品牌管理戰略,小心呵護這個政治與經濟品牌,在全球變局中展現戰略定力,以不變應萬變。

「習川會」後,習近平拋出了「一帶一路」的橄欖枝,邀請美方加入。究竟,其葫蘆裡賣什麼藥?有論者謂,中國大陸邀美加入,是希望美方增加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口,進而降低其貿易逆差;此種推測看似合理,對中國大陸應是兩全其美的事;但川普是否肯賞臉,目前仍不得而知。

 

台灣經貿進退兩難

 

「習川會」前,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公布了「2017年貿易政策議程與2016年年度報告」,其中關切台灣的議題包括美牛、美牛雜、美豬、稻米採購體制、基改食品及有機產品認證等農業議題,以及專利連結、健保藥品採購等技術貿易障礙等,就用了將近一頁的篇幅,而對日本、南韓及其他東南亞國家的篇幅只約半頁,顯然對台灣關切的項目較多。看來,台灣若與美國談FTA,恐怕只有被迫接受的份。

此外,川普在選前指控大陸為匯率操縱國,但「習川會」後態度大反轉,表示不會將中國大陸列為匯率操縱國。川普4月13日一句「美元太強」,立即引發台幣在內的非美元貨幣狂升。台幣今年以來勁升6.4%,已讓企業吃足苦頭,匯損不斷擴大。此外,3月新台幣實質有效匯率指數(REER)連兩月上漲至101.32,創下2010年7月以來新高,顯示台灣出口廠商的國際報價競爭力,已跌至6年半來的最低水準。這一路升值的背後,只因台灣被美列為「匯率操縱的觀察名單」;而央行瞻前顧後不敢進場干預,僅能放任匯率隨波起舞。

進一步言之,美國財政部每年4及10月都會發布「美國主要貿易對手國之外匯政策」報告,並依據(1)該國與美國雙邊貿易存在顯著貿易順差,達200億美元以上;(2)該國的經常帳順差相對該國GDP比超過3%;(3)「該國持續進行單邊干預匯市,淨買入金額超過該國GDP的2%等3項標準來認定是否有操縱匯率之嫌,去年10月就將台彎、中國、日本、南韓、德國及瑞士等國列入匯率操縱的觀察名單。央行原本以為今年可除名;但美國財政部甫公告的結果指出,台灣去年淨購入100億美元的外匯,相當於GDP的1.8%;但經常帳順差占GDP為13%,仍與中國大陸,日本、南韓、德國及瑞士同列為「匯率操縱觀察名單」。看來,台灣仍逃不過川普的手掌心。

 

兩岸合則兩利

 

面對中美夾擊,台灣應有的策略為何?筆者以為,新南向政策中有許多產業或可切入「一帶一路」,以合作代替競爭,爭取商機;如中國大陸企業早已組成「一帶一路」跨境電商物流聯盟,而跨境電商在新南向政策中占舉足輕重的角色,台商應尋求加入的機會。平情而論,新南向包含18個市場,台灣的中小企業根本不可能每個市場都進去;按海外台商的成功經驗,最好的作法是集中在其中二至三個國家,選擇最有利的產業,以做到「分散式集中」的經營策略。最後,還是老話一句,台灣在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下,最有利的生存之道,就是「合則兩利」,否則終究難自處。

 

(作者係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