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大封鎖使全球經濟「殭屍化」|林建山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對世界經濟大蕭條的恐懼症到處瀰漫,已成為國際社會最聳人聽聞的「全球4月夢魘」。所有經濟社會菁英乃至一般庶民大眾,都在密切關注:還要多久時間才能撥雲見日?該如何才能再見經濟復活?

 

就在極短暫的三個月時間內,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了全世界經濟,並正以閃電般的速度展現其特有的影響力,擾亂全球經濟秩序。

經濟學人智庫與國際貨幣基金(IMF)原先預計,2020160多個成員國狀況都並不壞,應該可以實現「人均所得正成長」,但到了4月份則預測2020年全球GDP總量,將從原先的3.3%正向成長,轉為-3%負向急凍衰退;跌幅之大,遠超過2008年世界金融海嘯經濟凍縮幅度的50倍。

幾乎所有國家都受重創

目前先進國家的日子最難過。3月開始,美股多次歷史性熔斷,到4月上旬,美國單周失業人數連創新高,累積失業人口已經超過1千萬人;全球經濟困境已開始被拿來跟1930年代大蕭條相提並論。

歐洲與美國疫情嚴重性不相上下,國家經濟總量都告大幅負數成長萎縮:整個歐元區萎縮7.5%,義大利和西班牙GDP預計分別萎縮9.1%8.0%,德國和法國預計分別萎縮7%7.2%;美國稍好,但2020年萎縮幅度也將高達5.9%

英國經濟預測更糟,2020年經濟總量萎縮13%,為近三個世紀最嚴重的萎縮,公共債務則將飆升至二戰後最高水準。相比之下,中國情況將好過於歐美各國:在2020年第一季疫情觸頂後,中國工具企業活動逐步恢復,GDP應可成長1.2%,但已遠低於疫情爆發前估計的6%

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情勢更顯得格外脆弱,新冠危機迄今已肇致國際投資人大撤資,流失資金大約1千億美元,是歷次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同期間撤資規模的三倍多,倘若因此導致貨幣貶值,勢必益發推高生活成本。而且,在經濟危機的衝擊下,消費力下降,工廠開工率相應降低,在地工人必遭減薪、解職,420日美國原油期貨有史以來首次跌為負值,造成全球股市大跌,各國經濟陷入惡性循環。

全球經濟殭屍化的根源

IMF分析認為,主要原因是許多受疫國家的政府為防疫、抗疫採取了「大封鎖」的「大規模人流管制(mobility curb)」措施,肇致「殭屍經濟災難(zombie economic calamity)」。

這次新冠危機「顯得非比尋常」,不是因「天災病害對人體健康致死威脅」多麼沉重,而是很多國家政府為有效防疫競相採取了「嚴格行動禁制令」,造成整個國家「經濟活力動能窒息熄火」,尤其是各國經濟主幹的「大都會經濟」,國民普遍喪失了工作機會,失去經常性的工資所得,而陷於「無工、無薪社會」的困境。

這也是IMF衡諸今、明兩年,全世界經濟總量體將損失9兆美元的原因,此一規模相當於日本和德國這兩個全球第三及第四大經濟體的總量,也就是說,2020年全世界GDP總額將因新冠危機銳減十分之一。

大封鎖造成世界級悲劇

近日跨國機構調研認為,「嚴格行動禁制令」所造成的「非疫病經濟萎縮衰退」,幾乎完全等同於戰爭危機或政治危機。而且,各國政府為了防疫所採取的「嚴格行動禁制令」,所禁制的範疇領域不限於本國的經濟社會,而是擴及「全球市場經濟」,造成各類型產業經濟部門的「供應鏈斷鏈」,嚴重損害了全世界的宏觀經濟及個體微觀經濟,而它產生震撼的時間長短及密集程度,從今年3月初到今天,都充滿了不確定性,這也正是為什麼IMF會大幅度下修全球經濟的主要原因。

 

低迷態勢或將延至2025

IMF目前所預測的負成長3%,是假設疫情可在2020年第二季退燒,而且各國政府「嚴格行動禁制令」可以同步放寬為前提。但是,倘若疫情繼續延燒到第三季,則全球GDP將再萎縮3%,即負成長6%,並將延滯2021年復甦的步伐;倘若2021年新冠疫情再度升高,而且各國政府仍然繼續採取剛性「大封鎖」,且擴大人流管制,則全世界GDP將淪落-8%-10% 的負成長格局。

儘管4月上旬以G7為核心的主要經濟體,陸續推出了天量救助計畫,但因未能對症下藥,極可能造成另類的結構性經濟災難。

主要國家為遏制疫情殫精竭慮的努力,勢必肇致財政枯竭,公共支出銳增,可能立即引發主權債務危機,國家貨幣價值與國際地位動搖;而天量的疫情紓困計畫,使財政赤字更大幅成長,之後政府不得不把更多財政收入用於償還債務和利息,影響國家的長遠發展,此即所謂超級經濟危機過後,過度動員國家貨幣金融及財政收支工具手段,遺留的「宿醉效應」及「傷痕效應」,這會造成全球經濟進一步低迷,直到2025年才能完全解除。

 

(作者係環球經濟社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