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在金門迎城隍|古蒙仁 在 Facebook 上分享!

 

金門自古民風淳樸,唯地處閩南沿海一隅,時有海難、瘟疫及各種疾病發生,令居民惶恐不安,因此篤信鬼神之說,民間信仰呈現儒、釋、道融合的現象,歷代立祠供奉祭祀者名目繁多,全島大小廟宇多達300餘座。但論重要性及代表性,都遠不如城隍廟。金門共有古地城隍廟、浯島城隍廟、東嶽泰山廟三間,前二者事實上出同源,是彼此的分身。

 

 

城隍廟建廟緣由

 

   明洪武20年(1387),明太祖朱元璋令江夏侯周德興經略福建沿海,設立「金門守禦千戶所」,以抵禦倭寇侵擾,在金門修築千戶所城。同時興建古地城隍廟,並訂其神誕日為農曆5月17,每年於此日遶境巡狩,以安民心。

明朝覆亡後,清廷在金門設立水師總兵,取代原千戶所,仍駐防在金門城。清康熙年間金門鎮總兵陳龍,以金門城衰,人煙稀少,後浦人丁興旺,海陸暢通,商業逐漸繁榮,於是在康熙年22年(1682),將總兵署從金門城遷至後浦。古地城隍隨之分爐至後浦西門里,成為浯島城隍廟的初始。

它的神誕日也配合總兵署的遷移日期,從農曆5月17改為4月12日,地方人士便以此日為廟慶,或稱為「遷治紀念日」,也是城隍爺「出巡」的大日子,其中城隍神轎「繞境巡安」是每年迎神活動的重頭戲。

300年來城隍廟經過多次整修,最近一次大翻修是在1993年,拆毀原廟,重建為今日雙簷飛脊的鋼筋混凝土建築。前殿高懸的匾額題為「浯島城隍」,已成為金門的信仰中心。

 

早年城隍爺繞境盛況

 

每年農曆4月12日,廟方都會舉辦盛大的慶典,恭請城隍爺繞境巡安。依據傳統習俗,除了每年舉行「小迎」,城隍爺的神輦遶巡後浦四境之外,每隔三至五年、適逢閏年時,還要舉行「大迎」,遶行範圍擴大至後埔周圍13個村落,範圍涵蓋金城鎮及金寧鄉部分村里。

1949至1951年間,金門與對岸的共軍爆發多次戰役,民生困頓而停辦。但翌年起又恢復每年舉行「小迎」的習俗。

 

迎城隍成為無形文化資產

 

近年來全台各地數十尊城隍爺轎隊共同參與繞境,活動規模更為盛大,同時結合年輕人的文化創意,逐漸轉型發展為觀光季活動。2011年推出的「百節千人蜈蚣座」,創下「金氏世界紀錄」。2013年「金門迎城隍」成為離島地區第一個獲得國家重要民俗的無形文化資產。

浯島城隍廟的「迎城隍」活動,最珍貴之處在於保存了傳統祭儀、陣頭文化和祀神儀式。不只祭典科儀按照傳統舉行,巡境路線依「香路」行進,連繞境的隊伍和陣頭,也都按照古禮由居民自發性的籌組而成。

 

親歷迎城隍儀式

 

城隍出巡前,廟方會從4月9日到11日夜晚,舉行「打鑼鼓」。在暗夜中,以火爐油鼎當前導,鑼鼓陣、將軍爺和文武判組合成隊伍,在境內踩街探路,沿途敲鑼打鼓,大聲吆喝,預告城隍爺即將出巡,周遭孤魂野鬼要盡快閃避。4月12日「繞境巡安」,是迎城隍的重頭戲,也是祭典的最高潮。後埔城區則以繞境巡安為主,依循繞境的路線(即香路)和順序行進。城隍爺繞境巡安時,可以區分為城隍爺的專屬陣頭和隊伍,另一隊伍則由四境各廟宇所動員的旗、鼓、輦、陣頭所組成。殿尾的則是隨香的信眾,手持馨香,跟著浩蕩的隊伍一路前進。為了便於區隔,各門境遊行隊伍以「境旗」為前哨,標示里別與主奉神明。

當晚輪值里境內的各家戶,多會準備豐盛的晚餐,招待遠來參與的親友。習俗演變至今,四境居民都備有流水席,款待與會各地民眾。翌日各廟宇神尊及開浯恩主公仍在浯島城隍廟停留一天,傾聽民間疾苦、共享人間煙火。待農曆4月14日,輪值境主護送各路神明歸返宮廟後,城隍祭典至此才算圓滿結束。

為了目睹迎城隍的盛況,今年農曆4月10至12日之間,我親自來到金門。每天晨昏都揹著相機出門,到浯島城隍廟蹲點,或在戲台下駐足,追逐在大街小巷踩街探路的遊街隊伍,每每在夜深人靜之時才回民宿休息。

4月12日下午,我守候在模範街與金門商會交接處的廣場,等候城隍爺繞境巡安隊伍。一時鑼鼓喧天,各神轎、獅陣、蜈蚣陣、旗陣、八家將、藝閣人物陣等,一一從模範街衝上廣場,隨即展開定點的表演。

最受矚目的當然就是蜈蚣陣了,長長的隊伍蜿蜒在人潮之中,上面端坐著化著濃裝的男孩和女孩,親人多隨侍在側,更顯得人山人海。一直待到五點,那綿長的隊伍隱沒在人群中,既看不到盡頭,也看不到源頭。它就像一條湍急的河流,兀自不停地從狹窄的模範街流出來。

當天晚上,金門籍學者張國治帶我到他弟弟家吃拜拜,飯後送我回民宿,我們沿著莒光路走回模範街,兩旁的住家賀客盈門,都擺滿了流水席。「浯島邑主城」的小燈籠,照亮了每一條大街小巷,我終於見識了迎城隍的盛況,以及宮廟祭儀文化之美。

 

(作者係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