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1970年代,以台灣、香港留學歐美的學生為主的「保釣、統運」,時間跨度達10年多,確實是中外學生運動史上不平凡的一頁。在保釣運動屆滿50年後的今天,本文旨在介紹兩岸保釣人士如何努力保存了保釣統運的史料。
保釣、統運時期,歐美各校園內的港台學生出版了很多刊物,內容涵蓋了當時運動的各個方面,包括保釣、探討台灣前途、中國統一、中美關係、世界局勢,以及瞭解新中國、社會主義、毛澤東思想等等。所以,此運動不止於保土,還是一種思想意識的探討與覺醒。
在那段時期,海外的學子衝破藩籬,來到大陸,間接架起了兩岸交流的管道。周恩來總理曾經四次(1971年11月23日、1972年8月28日、1972年10月6日、1973年1月4日)會見這些留學生,並譽此運動為「海外的五四運動」。
出版保釣史料彙編書籍
多年來,這些運動的刊物、海報、通知、圖書、信劄等資料一直在參與者個人手裡。1990年代,陳映真從台灣到北京時,曾和在京朋友談及這些珍貴的史料,應廣為海峽兩岸所知,才不致成為歷史的塵埃。有鑒於此,1994年12月,在美國的龔忠武、林國炯、葉先揚、胡班比等老保釣朋友,到資料收藏豐富的周本初住處,整理選取了有代表性的材料。這些素材以後經陳映真、王曉波兩位加工編輯,在保釣運動30周年之際的2001年9月,由台灣「人間出版社」出版,書名《春雷聲聲》,意味深遠。
鑒於《春雷聲聲》所涵蓋的範圍略窄,2006年7月,除《春雷聲聲》原班人馬外,美國的關文亮,大陸的林盛中、筆者也參與支持,仍由人間出版社出版《春雷之後》三大冊,計2,600餘頁。此冊除刊載留學生的保釣、統運材料外,也包含了台灣社會運動的部分,如關於「鄉土文學」論戰等。
2010年,為紀念「保釣統運」40周年,除編輯《春雷之後》原班人馬外,還加入了台灣的福蜀濤、張鈞凱兩位及北京清華大學圖書館保釣資料收藏研究中心同仁(見後說明),由台灣海峽學術出版社出版了《崢嶸歲月,壯志未酬》兩大冊文集。
舉辦保釣運動紀念會
關於紀念會,我記得1980年在紐約舉辦過保釣10周年聚會。1995年,紐約舉辦了紀念保釣25周年聚會。2009年5月2-3日,保釣40周年時,由謝小芩教授牽頭在新竹清華大學舉辦,有近百名保釣人士與會。
2010年8月21-22日,由大陸台灣同學會(成員由曾參與運動後回國服務者組成)牽頭在南昌舉辦的40周年紀念會,與會的海內外保釣人士多達近百人。可貴的是,台灣一些年輕的後繼者也參與了那次會議,可謂盛事。2019年9月22-23日,華東師範大學台籍教授林哲元牽頭舉辦了50周年紀念會,期間並出版了在南昌舉辦時的《40周年紀念會文集》,以及《50周年紀念會論文集》。該次紀念會結束後,部分與會者受到國台辦之邀,到北京參加70周年國慶活動。
在兩岸清華收藏保釣史料
歲月流逝,當年運動的參與者深感,散落在個人手上的資料有必要尋找永久性的保存地方。2006年8月8日,台灣同學會在新疆喀什舉辦了「保釣統運文獻資料保管座談會」,參加者17人。期間,時任新竹清華大學圖書館館長的謝小芩表示該館可以承擔此重任。經過討論,雖然有些人認為台灣政局莫測,但大多願意促成此事。會後一些回台的保釣朋友,就陸續把資料捐給新竹清華圖書館。
2007年春天,保存大量且完整保釣資料的周本初,到長春吉林大學教書,他因此將其保存的資料、文獻運至長春。8月26日,筆者聯繫北京清華圖書館,希望能保存這批資料文獻。時任圖書館館長的薛芳渝立馬同意,且很快和周本初取得聯繫,達成捐贈的方案。9月29日上午10點,在北京清華圖書館舉行了溫馨感人的捐贈儀式。以後,聞訊者均樂意伸出捐贈之手,總計不下1.4萬多件(詳見《觀察》2017年8月何玉文)。其中之大宗,為2008年10月29日,運抵北京清華圖書館的龔忠武捐贈的資料文獻。
梁恩佐早年參與保釣運動,2004年過世前,特囑家人將所收藏的資料保存好,日後尋處捐獻。2008年11月3日,梁先生的保釣文獻經香港廖約克之手,捐贈給了訪港的北京清華圖書館一行,聞知此事者莫不感動。由於兩岸清華圖書館均有收藏,二館還簽有意向協議,互通收藏的資訊。
口述歷史、舉辦研討會
2008年2月26日,周本初來京和薛館長等座談保釣、統運資料整理、運用等事。薛館長建議,應開展口述保釣、統運史事,以便人們能更清楚認識此運動的詳情。從那時候開始,北京清華圖書館便開始了訪談口述的工作。期間也結合了台灣同學會的活動,並赴香港(2008年末)、美國(2010年末)進行訪談,總人數超過60多人次。這些口述經過多年的整理,形成文字稿,2020年秋出版,總計有59篇,約60萬字,取名《春雷回想》。這些口述生動地反映了當時運動的情況,極為珍貴。
為了做好這些史料的收藏與研究工作,2010年11月30日北京清華成立了「清華大學圖書館保釣資料收藏研究中心」。此中心日益為兩岸人士所瞭解,參觀者不絕,包括研究這段歷史的各地學者。
2014年9月19日,此中心舉辦了「海外保釣運動文獻整理與研究學術研討會」。之前的2011年12月10日,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也舉辦了「釣魚島歷史與保釣資料典藏利用學術研討會」。2014年秋,北京國家海洋局協同「國家圖書館中國邊疆文獻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圖書館保釣資料收藏研究中心」、「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台灣世新大學,在國家圖書館舉辦了面向社會的「釣魚島:歷史與主權」展覽,其中詳細介紹了1970年代海外港台留學生的保釣運動。以後,此展覽在大陸各地陸續展出約60次,台灣林孝信對此展覽起了推動的作用。
2017年春,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行了關於釣魚島歷史的影片《釣魚島》,特別提及北京清華圖書館保釣資料收藏研究中心。2020年秋,為紀念台灣光復75周年在北京國家博物館的展覽中,展示了70年代海外台灣、香港留學生的「保釣統一運動」,以及他們衝破阻絕來到大陸,並受到周總理接見的史實。
保釣是中國近代史一部分
以上所述,為這些年來筆者所知道、參與或推動的事情經過,包括為海外朋友所贈資料的入關,給海關總署署長寫信,說明情況,乃得允通關,以及向國家博物館籌畫展覽部門,說明1970年代保釣統運在台灣歷史上的重要性等事,就此記下,以和朋友共襄保釣50周年紀念活動。
1970年代海外保釣統運史料至此,可謂基本保存了,此誠可慰。我們誠盼此段歷史能為更多兩岸同胞所瞭解認識。這段歷史確實是:台灣歷史的一部分,兩岸關係史的一部分,更是中國近代歷史的一部分。
(作者係北京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老保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