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為與蘇聯對抗,西方國家大規模向落後國家、地區推行西方民主制度,尤其是競爭性的選舉民主。雖然落後國家和地區確立了西方民主制度,但與其並存的是政治失序、經濟無效、社會分裂甚至是國家失敗,民主很難有效運行。最終,有效性的缺失致使民主喪失合法性,威權政體紛紛上台。在20世紀70年代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雖然民主化理論更加關注民主化的複雜性,但其競爭性選舉中心主義的本質並未改變,這給很多落後國家和地區製造了發展誤區。民主化理論存在很多缺陷和問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忽視了落後國家、地區的內部分裂問題。由於分裂的存在,現實中的邏輯不是競選帶來民主,而是競選導致黨爭,黨爭加劇分裂,在分裂與黨爭中,民主難以鞏固或實現優質。
泰國:階層分裂與民主化
泰國社會極端分裂,主要表現為:一是城市和農村之間、上層和下層之間的政治觀念和參與能力存在較大的差別,公民缺乏民主的基本共識;二是城市和農村之間、上層和下層之間貧富差距巨大,不同階層之間利益訴求不同,相互衝突。
在分裂背景下,簡單模仿西方競爭性選舉民主的結果是:一方面,社會分裂衍生出政黨分裂。政黨政治的主流不是妥協、合作和議會政治,而是衝突、對峙和街頭政治,政黨政治演變為惡性黨爭,造成為反對而反對,只要為泰黨贊成,民主黨就反對,只要民主黨贊成,為泰黨就反對;另一方面,政黨分裂(黨爭)反過來加劇社會分裂,造成階層之間的對抗,社會分裂和黨爭陷入惡性循環。
衝突初期,民主制度往往被輕易地僭越,政治精英和公民都普遍接受、縱容甚至支持自身及他人僭越代議制民主和法治的行為。衝突後期,當衝突不可調和、國家秩序喪失時,擁有軍人干政傳統的泰國軍方,便會趁機以維持秩序為名發動軍事政變,終結文人政府和民主。自1932年民主化以來,泰國民主就陷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至今尚未實現鞏固。
階層分裂背景下的泰國民主化經驗顯示:其一,杭廷頓的經典民主化理論存在缺陷,中產階級並非一定支持民主,泰國中產階級就是街頭政治的主力和反民主的先鋒。其二,民主化並未給泰國帶來西方民主體制下的良好治理績效,而是政治失序、經濟無效、社會分裂甚至是國家失敗,泰國為此付出重大的代價。
埃及:教俗分裂與民主化
1980年埃及通過公民投票修改憲法,規定總統可以連選連任,這為穆巴拉克長期執政提供了合法性基礎。穆巴拉克在任30年(1981-2011),5次當選總統,他所領導的民族民主黨一黨獨大,依據西方競爭性選舉和政黨輪替界定的民主標準,其屬於典型的威權政體。
在穆巴拉克統治時期,鑒於他的強權統治,埃及各政黨和政治勢力之間、宗教和世俗勢力之間、文人和軍人之間、階級和階層之間等的分裂被壓制下來,尚能維持基本的政治秩序。
2010年底開始,以突尼西亞反本阿里政權為開端,在西方的一片讚揚聲中,突尼西亞、埃及、利比亞、葉門、敘利亞等國家,紛紛進入被稱為「阿拉伯之春」的新一波民主化浪潮。西方為此更加堅信自由民主,因為最不可能實行西方民主制度的阿拉伯世界都開啟了民主化。
然而,確立西方民主制度並非那麼簡單。隨著埃及公民社會的強大,公民社會以反政府街頭政治方式推翻了穆巴拉克政權,也以同樣方式威脅新的民主政體。原先依靠穆巴拉克強權鎮壓下的各種分裂因素,在民主社會中暴露出來,尤其是宗教與世俗勢力之間的分裂。在選舉民主下,擁有宗教背景的穆斯林兄弟會上台,這激起世俗勢力不滿,因此以軍人政變將其推翻。公民社會中既有世俗勢力,又有宗教勢力,穆斯林兄弟會被推翻必然引發宗教勢力不滿,街頭政治和無休止的分裂、對抗隨即開始,這給軍人干政提供了藉口。正如俄羅斯上院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馬爾格洛夫所說,「埃及在跳政治探戈,向前邁一步,向後退兩步。」在這種極端分裂背景下,民主何以可能?
烏克蘭:民族分裂與民主化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成為西方國家和俄羅斯爭奪的對象,以及較量的「前線」。在烏克蘭政治社會中,主要存在兩大政治和社會勢力,即以亞努科維奇為首的親俄勢力及其支持者,以及以季莫申科為首的親西方勢力及其支持者。亞努科維奇被西方視為親俄總統,親西方的前總理波洛申科則遭到迫害入獄。在這種政治和社會分裂下,西方積極支持反對派及其支持者的反政府街頭騷動,最終以政變的方式,迫使亞努科維奇下台。然而,亞努科維奇下台並沒有換來烏克蘭社會恢復穩定,反而是持續政治無序和社會混亂的開端,隨即觸發民族分裂。
亞努科維奇是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州人,該州主要以俄羅斯族為主,亞努科維奇本人也是俄羅斯族。由於亞努科維奇是被政變推翻,烏克蘭東部以俄羅斯族為主的各州,便開始對抗烏克蘭新中央政府,其訴求也不單單是恢復亞努科維奇總統,或不承認新中央政府那麼簡單,而是以克里米亞公民投票為開端,通過民主的方式,紛紛要求脫離烏克蘭而加入俄羅斯。在民族分裂的背景下,烏克蘭的國家能力又不足,難以有效鎮壓分裂勢力,更難以對抗俄羅斯,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國家陷入分裂。即便烏克蘭中央政府宣佈不承認這些州(自治共和國)的獨立,也開始鎮壓分裂勢力,但烏克蘭已陷入動盪和衝突。複雜的民族分裂背景下,民主的結果是烏克蘭的國家分裂。
綜合上述,對落後國家、地區來說,在分裂的背景下,需要注意民主化理論的誤區。這並不是否定民主的價值,而是意在揭示民主化的複雜性,以及告誡謹慎對待民主化理論。一方面,如果民主化導致國家分裂、政治無序或者經濟無效,那麼這絕對不是落後國家和地區所要追求的民主化;另一方面,除了重視競爭性選舉之外,還要關注民主的支持性條件(「民主條件論」 和「民主序列論」等所研究的複雜性民主化問題),例如國家秩序、政府權威、法治等,只有這些問題得到解決,才可能實現鞏固和優質的民主。
(作者係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系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