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國民黨面對兩大政治挑戰|柳金財 在 Facebook 上分享!

立委江啟臣以48歲青壯之齡,當選為國民黨年齡最輕的黨魁,面對國民黨從2018年底在九合一選舉的高聲勢,滑落到如今的分崩離析,他將如何凝聚黨內各政治勢力,改造國民黨,重新贏回民眾的信任與認同,可謂是當務之急。

 

大選後,國民黨中常會提出7項敗選原因:(1)討厭民進黨終不敵亡國感;(2)兩岸論述未能掌握話語權,無法因應當下變局;(3)惡質網軍帶領風向,候選人品牌形象飽受挑戰,難以爭取中間選民認同;(4)高雄市長選戰經驗無法複製、選戰策略選擇失誤;(5)黨內矛盾不團結、輔選力道仍待加強;(6)不分區名單未能符合外界期待;(7)青年參與政治程度高、國民黨不受青年選民青睞。

以此來看,國民黨不團結及兩岸論述過時被視為敗選主因。

黨內不團結是敗選主因

首先,黨內大老競相爭取總統大位。2018年選舉的勝利成果,導致黨內領導人認為國民黨可以輕而易舉贏得2020年總統大位,吳敦義、王金平、朱立倫皆有意爭取。初選前後,吳敦義退選;郭台銘初選失敗後又積極聯盟柯文哲、王金平;王金平未參與初選,但也企圖與其他勢力聯盟,且不支持黨提名的候選人韓國瑜;侯友宜是否願意為韓國瑜站台;以及朱立倫是否擔任競選總幹事;凡此種種皆顯示國民黨整合困難,且速度太慢,這些黨內派系權力衝突、不合,讓國民黨失去民眾認同,無法在地方選舉大勝後乘勝追擊贏得中央層級選舉,更凸顯一個分裂欠整合的國民黨,難與團結的民進黨對抗。

其次,不分區立委提名重創政黨形象,失去中間選民認同。吳敦義堅持納入立委不分區名單,從第10名退到第14名,退將吳斯懷及許多名不見經傳、年齡較長的人被列入,使名單公布後引起社會一片嘩然,連副主席郝龍斌及韓國瑜、張善政都表示不同的看法,馬英九及連戰也透過代理人表達不滿。顯見不分區名單未經黨內領導協商,也看得出國民黨內部整合困難。此外,國民黨既提名了「吳斯懷」,黨內派系卻不願為其辯護,導致民進黨可以「下架吳斯懷」大作文章。

再者,韓國瑜個人形象及支持度不夠。從南投縣國民黨兩名立委候選人皆當選,但投給韓國瑜的票卻遠少於蔡英文的票,顯示國民黨選舉動員不足,韓國瑜的個人形象也未能吸引選民支持。

對「九二共識」意見分歧

然而,郝龍斌在競選黨主席期間竟提出不惜中斷「三通」的主張。但若斷三通,只會增加兩岸交流、台灣經濟發展的困難,完全無助於國民黨恢復聲勢。江啟臣在就職黨主席演說中完全未提「九二共識」四個字,也未獲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賀電,顯見國共關係已倒退。儘管江啟臣表示國民黨並未拋棄「九二共識」,但是否遭到「冷處理」,或將重新賦予新的政治意涵,有待觀察。

國民黨在敗選後,在兩岸論述方面極可能走向更「台灣主體」的路線,也已經產生「地方包圍中央」效應及世代衝突。

在「地方包圍中央」方面,彰化縣長王惠美建議黨中央,應徹底檢討兩岸關係和方向。江啟臣則認為,民進黨針對20歲至50歲年齡層操作「國家認同牌」,導致選戰落入「選中國」及「選美國」的選擇,國民黨在這方面反應相對遲鈍。

在世代衝突方面,前國民黨發言人、台中市議員黃建豪主張,「別再提九二共識」、「再談九二共識就不是共識了」,要基於現狀提出民眾可以接受的務實觀點。國民黨青年部主任蕭敬嚴也認為,兩岸論述是國民黨敗選的主因,懷抱「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與「反送中」議題上進退失據,讓民眾誤以為國民黨是「中共同路人」。也有若干國民黨人認為,大選失利是因台灣民眾把對中共的怒氣轉移到國民黨身上,直呼「已將近27年的九二共識無法因應時代,這次選舉被人民『有共識』地否決了,國民黨勢必要調整、提出新的兩岸論述」。

賦予「九二共識」新意涵?

然而,依筆者之見,過度渲染「九二共識」導致國民黨敗選,其實是忽視了國民黨權力惡鬥,導致政黨形象受損及認同降低。從蔡英文操作「反中」路線獲得817萬,韓國瑜主張「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獲552萬票敗選,兩者得票率是57.13%38.61%看來,仍有近四成的人支持「九二共識」。因此說「九二共識」已失去歷史舞台,恐怕未必符合政治現實。

誠然,國民黨支持「九二共識」,已被民進黨形塑及標籤化為「過度親中」。台灣社會,尤其是年輕人,對「九二共識」心存疑慮,這主要是民進黨當局簡化及標籤化「九二共識」=「一國兩制」,無形中邊緣化了國民黨的兩岸論述。也因此,國民黨賦予「九二共識」新的政治意涵,以強化其兩岸論述,將是江啟臣在強化內部團結之外,最為重要的新課題。

 

(作者係佛光大學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