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全球景氣復甦的虛與實|戴肇洋 在 Facebook 上分享!

 

2020年全球即將在環境劇變動盪不安中接近尾聲,此時受到各國最為關注的是,隨著秋涼冬冷季節來臨,新型冠狀肺炎(COVID-19)疫情是否可能復燃,進而再度衝擊正在復甦的全球景氣。

 

今年3月疫情引發肆虐全球以來,人心攪動,滄海橫流,各國政府無不期待早日將結束傷口的加以燒烙,進而打開更明朗的全球經濟新局。

1013日,「國際貨幣基金」(IMF)公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指出,雖全球疫情迄今持續蔓延,但稍早之前,由於部分國家因疫情略為緩和而採取適度解封,讓全球景氣帶來若干喘氣之空間,將2020年全球經濟成長,從6月所預估的衰退5.2%,審慎修正至萎縮4.4%

全球景氣動向眾說紛紜

不過,許多學者專家指出,雖過去兩季中國經濟領先全球各國,持續呈現正向成長,但美國及其他國家經濟至少至2022年時,始能恢復到疫情之前的產出水準。無獨有偶,1112日美、歐、英央行總裁於線上論壇中再度示警,入秋之後,許多國家疫情復燃轉為嚴峻,擔憂疫情可能帶來更嚴重的衝擊。此讓全球景氣是否逐漸好轉,呈現眾說紛紜。

持樂觀論者認為,除了各國紓困措施減緩疫情衝擊之外,主要國家採取適度解封之後,經濟呈現顯著反彈,使得全球景氣悲觀情緒逐漸轉淡,從9月起,國際主要經濟機構先後上調2020年全球經濟成長預估。此外,最近數月的部分數據,例如:主要國家製造業PMI及非製造業(服務業)NMI表現亮眼,尤其製造業訂單及服務業需求轉為旺盛,代表市場開始復甦,因此預估2021年全球景氣將會重返擴張。

相對持悲觀論者則認為,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衰退的程度超越2008年金融危機,堪稱1930年代全球經濟蕭條以來之最。尤其是在封城措施下,不但造成供給面的生產活動受阻,而且導致需求面的消費行為萎縮,使得主要國家被迫選擇實施擴大財政及寬鬆貨幣政策,以緩和經濟遭到的衝擊。不過,卻又同時增加「公共債務」,其全球GDP占比預估從2019年的83.1%陡升至今年的98.7%;其中,先進經濟體及新興市場經濟體公債占比皆創歷史新高,這些公債累積,未來恐將拖累全球景氣復甦腳步。

經濟指標陷入失衡型態

由於前揭是從總體經濟指標的角度切入,顯示兩種不同的觀點,若再深入分析各個部門數據又會發現,其實目前全球經濟並非呈現全面反彈,而是陷入失衡發展的型態。舉例來說,在工業生產方面,從6月起紡織、主要金屬等類別,生產年增率衰退超過10%以上,相對的,電腦、電子產品等類別生產年增率則轉為正值,各個部門呈現較疫情之前更大的差距。

商業活動方面,自3月起實體商店銷售年增率呈現負成長,相對的,虛擬商店銷售年增率則逆勢上揚,呈現正成長。此外,就業市場方面,資訊業、金融業失業率極微,而休閒業、餐旅業失業率則超過兩成以上,呈現兩極趨勢。

亦即在總體經濟表現上,將呈現贏家與輸家分別發展的「K型」景氣路徑;然而,令人擔憂的是,贏家與輸家的差距,恐將因彼此條件不同而持續擴大。這種現象並非僅發生在美國,歐元國家、中國、日本,甚至新興國家皆呈現類似此種失衡發展的K型景氣。

在此現象下,若全球各國贏家組總體影響力超過輸家組,則全球景氣上揚速度可望呈現較快速的「短U型」復甦;若兩者總體影響力不相上下,則全球景氣回溫速度,將會呈現較緩慢的「長U型」,或較不太穩定的「W型」復甦。相對而言,若各國輸家組超過贏家組,則全球景氣轉正速度將呈現漫長,且難以預估的「L型」復甦。

主要國家僅中國正向成長

此外,國與國之間的經濟表現差距更是不同。依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最近預估,2020年在七國集團中表現最好和最差的國家之間,彼此經濟成長可以高達6.7%的差距,遠超過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危機時期的差距。再者,2020年在大型經濟體中,僅有中國經濟可以實現正向成長,美國及其他先進經濟體或新興市場經濟體,都將面對經濟大幅下滑衰退格局。

另一方面,如上述主要國家為遏止疫情蔓延或減緩經濟衝擊,而毫無節制地採行紓困救助計畫,或大水漫灌增加公共支出,在無形中造成財政赤字驚天暴漲,使得主要國家未來的財政極易陷入枯竭,導致政府必須將更多的財政收入轉為償還債務,此將嚴重扼殺國家長期發展,甚至可能造成幾個世代都難以抹滅的「宿醉效應」及「傷痕效應」。

對未來經濟環境不宜樂觀

整體而言,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造成全球經濟衰退,恐怕沒有那麼容易平息,不可能因幾隻春燕就認為春天即將來臨。

數個世紀以來,走過工業革命的淬鍊,歷經資本主義的洗禮,尤其在疫情尚未緩解下,無需肢體接觸的網路科技發展正吸引各國的視野,勢將打造出更嶄新的互動模式。

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以及它將帶來的長尾效應,從供應生態的重組,到社交文化的創新,甚至是地緣政治的解構等,未來均可能引發前所未有的變化。因此,面對撲朔迷離的經濟環境,切忌因部分樂觀數據,而忽略了全球景氣所存在的危機。

 

(作者係台灣省商業會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