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應賦予台北機廠更多的文化靈魂|張健豐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台北機廠歷史可追溯至清代的台北機器局,日據初期的鐵道工場。後遷建於今日松山的現址,光復後改稱台北機廠,直到2012年才停止使用。自去年7月首度開放參觀導覽後,文化部僅在廠內舉辦了數場音樂會,未將實質的台灣鐵道文化靈魂呈現給遊客。

 

 

台北機廠前身的機器局

 

   清代在台北大稻埕所設立的機器局,主要以製造和海防軍火攸關的槍砲、子彈,以有備無患。當時美國新聞記者戴維遜( James W. Davidson)在其著作《台灣的過去與現在》提到:台北的兵工廠(機器局)有全新的設備,包括一架完善的輾壓機在內,製造槍械已經四年,所以即使要應付持久戰,也有充足的武器;火藥廠也經常在工作,所造的炸藥聽說品質很好,在兵工廠、火藥廠及槍械修理廠三處共有大約八百人,每天都在工作,已經很久了;在新兵工廠中有新式的古魯柏大砲(krupps)及加特林(Catling) 手搖機槍、抬槍(Gingall)。後者顧名思義就是兩人抬著的火槍,它有近3米長,前面必須有一個人抬著,或者架在專門的鐵架上。

據筆者了解,上述武器在後來台灣抗日的戰場上發揮了不錯的效用,可見台北機器局在軍火工業的成就。

但是,台北機器局還主導了當時基隆到新竹之劉銘傳鐵路的興建。鐵路全線完成後,除了辦理客運,台北地區的物產(例如茶)、及從淡水、基隆港輸入的物產(例如鹽)皆可藉由該鐵路互通有無,讓台灣的經濟活絡。日據後,日本鐵道部以台北機器局作為台北鐵道工場(或稱火車工場),完成了全島縱貫鐵路的興建。

之後,工場所在的行政區域由大稻埕改為泉町(位在今台北市大同區與中正區的交界。日語稱いずみちょうIZUMICHO)。

 

 

鐵道新工場的醞釀和興建

 

到了日據中期,台灣地區陸續規劃了桃園大圳、嘉南大圳、日月潭水力發電所等幾項重大的新事業,使得全島經濟發展日漸興盛。雖然日據後的台灣鐵道,順利發達,但隨著產業文化的日漸興盛,客貨增加。舊時的鐵道工場,不堪再用。因此鐵道部在1928年提出了根本性的改良計畫,希望有所改進,此計畫的第一期工事就是鐵道工場轉移新事業。這個事業,對島內或日本本土的土木業者來說,等於是日月潭工事的前哨戰,所以投標競爭相當激烈。然而,因資金龐大和上述工程問題的延宕,使該鐵道部新事業也受到影響。

但在1929年7月時,鐵道部對於中崙、松山間土地六萬坪,買收契約大半完成,所剩僅三分之一。當時該轉移的建地尚在保密中。然而,據一般所觀察,其設置處,沿台北基隆間縱貫道路的松山、台北間,稍近台北中崙庄方面。隨著1928年縱貫道路的完工,從高砂麥酒會社(今台北啤酒工場)附近到朱厝崙、中崙一帶已預料為台北將來的工業地帶,人氣頓起,土地營利者食指大動。

鑑於前清以不菲的價格在大稻埕購地建台北機器局,鐵道工場轉移說又使附近地價暴漲,鐵道部每坪買收價格達到二到三日圓之譜。更有居奇者將附近土地買入,農業耕地每坪一二日圓的地價漲至三、四日圓,縱貫道路沿線地方每坪喊到四、五日圓,最高六、七日圓。

隨後,受到日月潭工事復興的刺激,自1930年度起的三年間,鐵道部繼續鐵道工場轉移事業,5月中設計完成,6、7月之交,聚集工匠興建。1933年工事完成,廠房特別注意採光通風、效率、職員保健。動力則使用電力、蒸汽力,及壓縮空氣三者。隨著1934年9月日月潭第一發電所落成,電力分送至台北和基隆。台北鐵道工場於該年及隔年安裝機械,預定在1935年7月開始作業。

1934年12月13日,早上11點,在工場的汽關室舉行起火式。出席者有堀田元交通局總長、鐵道部汽車(火車)課小山三郎、速水和彥技師等約50人,神態嚴肅,淨火由堀田總長之手點起。工場高45公尺的煙囪遂開始冒煙。

 

設備東亞第一的新工場

 

根據1935年6月當時的報稱,這座即將搬遷至松山的鐵道新工場,合併了泉町台北工場的全部及高雄工場之一部。在1929年買收建地;1931年8月於松山開工。

經過數年歲月,花百萬日圓購買的機械,加上由舊工場移設之20餘萬價格的機械和建築費共350萬日圓巨資,漸漸於58,000坪的建地內完成24棟工場,同時期台北第三高女新校區(即今中山女高) 工程也不過花了33萬日圓。此時,擁有各種最新式的設備,可說是東亞第一。

新工場的廠房,注重採光通風。場內設置的機械,引人注目的是2噸的蒸汽錘(日文稱スチームハムマー)、車床研磨機、露天吊車東、西兩座、新型車輛旋盤(或稱移車台、遷車台)三台、壓縮機等,皆是以數萬日圓的高價所購買。其中,40噸露天吊車(起重機)可很輕易地將日據時期使用的800號型(台鐵DT580型)或500號型(台鐵CT150型)蒸汽火車頭吊上。用兩台吊車也可將5D5型(疑為日據時的D51型,台鐵DT650型)蒸汽機車吊起。工場從1935年7月開始從泉町搬遷,10月底舉行落成式。

搬遷當時正逢日本在台灣始政40年博覽會(1935年10月10日至11月28日此50日期間以台北市為主場地所舉辦的博覽會)。該報號稱:「不久會聽到那個大裝置─蒸汽錘的聲音了。」

 

台北機廠的文化靈魂

 

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將這座鐵道新工場改稱台北機廠,讓它繼續扮演運送島內大量農產品及工業產品出海的角色。直到2012年才停止使用。

這間有80多年歷史的台北機廠,在各方人士的努力下,已被規劃為鐵道博物館。但自去年7月首度開放參觀導覽後,文化部所費不貲地在廠內舉辦了數場音樂會,卻未將過去與台灣人生活密切連結的台灣鐵道文化靈魂呈現給遊客。

相對於清代的台北機器局啟用近十年後,由日本政府接收成為鐵道工場;日據後期所新建的台北鐵道工場啟用近十年後,也由國民政府接收成為台北機廠。兩者對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皆有承先啟後的貢獻。

所以,台北機廠的靈魂,必須從機廠裡面文物背後的故事,講述屬於台灣的時代記憶,例如,1889年產自英國,在台北機器局時代就使用的今台工編號145蒸汽錘,代表蒸汽時代的一個工業印記,定義了工業時代。

 

(作者係歷史研究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