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21世紀資本主義困境與「一國兩制」實踐|尹星 在 Facebook 上分享!


   今年以來,台灣、香港都不平靜。先看台灣,歷經反服貿學運、張顯耀案件、「習馬會」破局、馬英九聲援香港「占中」、國台辦強勢回應一系列事件,兩岸關係進入「冷靜期」。表面看,推進「一國兩制」進程受阻,連台灣似乎也從「占中」事件中找到抗拒「一國兩制」的理由。但是香港、台灣種種紛擾,真的是「一國兩制」造成嗎?事實並非如此。

近年來,香港、台灣社會發展停滯,青年看不到希望,草根階層受到擠壓,社會焦慮情緒不斷累積,在尋找爆發點。對特區政府不滿、對普選方式不滿、對大陸不滿,歸根結底是對現實不滿。

 

21世紀資本主義困境

 

香港、台灣社會發展停滯有其自身的特殊原因,但從本質上講,都是21世紀資本主義發展困境的縮影。凡涉及資本主義制度的局限性、資本的逐利性、兩種制度孰優孰劣等問題,往往讓人聯想到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認為這僅存在於形而上的理論範疇。但是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大資料、雲計算的出現,讓我們有能力用事實驗證理論,並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典型的例子是《21世紀資本論》,這是最近在歐美備受追捧的一本書,作者皮凱提通過分析工業革命以來,20多個國家國民財富分配的大量資料,得出的核心結論是:在非戰爭時期,資本增長的速度,始終高於國民財富增長的速度。這一方面印證了資本逐利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昭示在社會經濟停滯不前的情況下,亟欲膨脹的資本會給社會中下階層帶來巨大的擠壓。皮凱提指出,正是這一規律導致整個社會根源性的不平等。現在西方媒體都關注「占中」,似乎忘記了它正是仿效當年「占領華爾街」運動而起,是青年人對前途感到無望,為表達不滿,而進行的街頭抗爭。

目前,經濟學家聲稱全球經濟正在從2008年以來的金融危機中緩慢復甦,但事實上復的範圍僅限於美國,歐洲和日本仍然欲振乏力。即便在美國,貧富分化也越來越成為無法回避的社會問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葉倫近日表示,美國的貧富差距正處於近百年來最嚴重的時期。每一次爆發經濟危機,都會加劇資本市場的弱肉強食,導致強者愈強,不斷坐大,最終將控制力從經濟層面延伸到政治層面。其結果是,資本財團通過行政、立法機構而影響法律、政策(尤其是稅收)制定,進一步確立對社會的全方位掌控,導致這種強者通吃、貧富分化的局面進一步固化、加劇。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指出,當今的資本主義社會「不僅已經踏上收入水準回歸19世紀的道路,而且正在向『世襲資本主義』回歸」。1990年代日裔美籍學者法蘭西斯福山曾經提出「歷史終結論」,認為資本主義自由民主制近乎完美,今年卻發表名為《美國政治制度的衰敗》文章,指出資本主義政治制度難以克服結構性矛盾,包括兩黨制導致兩黨在意識形態上兩極分化、互相否決,制衡制度演變為惡性均衡,利益集團侵蝕政府運作等等。

這一立場的轉變反映了911事件以來世界發展的大趨勢,西方國家議會僵局難以打破,政府軟弱無力,分權與制衡所產生的低效率,既無法有效應對地震、颶風等自然災害,也無法反制金融危機、恐怖襲擊等人為災害,這與中國政府在此類危機中的處置、動員能力形成鮮明對比。

 

「一國兩制」香港實踐

 

「一國兩制」是在一個國家內部,同時給兩種制度提供發展平台,賦予其自我展示、和平競爭的機會。香港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財團資本經過多年發展實現了高度集中聚合。迄今香港城市建設用地面積不到10%,房價奇高,同時抬高人工成本,多數工農業企業因無法負擔經營成本關門大吉;而零售、酒店等服務性行業,則大多被以李家為首的四大家族控制,以至香港有「李家的城」之稱。這造成兩方面後果,一方面經濟生態多樣性被破壞,社會經濟發展動力不足,年輕人就業及自主創業空間狹窄、生活成本高昂,感到壓力大、沒前途;另一方面類似自由行等經濟蛋糕,好處基本上被財團拿走,普通民眾所獲寥寥無幾,卻要承受擁擠、物價提升的弊端。這都是港人不滿情緒的主要原因。

香港社會有其特殊性,1970至90年代是東方之珠最輝煌的時期,作為中國廣大內地與西方世界的貿易中轉站,香港地位得天獨厚,但是從根本上講,這種特殊優越性根植於東西方交流不暢,這是一個暫時的情況,不可能永遠持續。由於當時的政治環境,這種狀況持續了幾十年,以至於香港人視之為天經地義。

1990年代後,隨著大陸全面開放,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迅速崛起,香港地位相對下降。很多民眾將其歸咎為回歸祖國,因為他們最直觀的感受是「回歸之前,蒸蒸日上;回歸之後,每況愈下」,甚至有人喊出「港獨」。這都是沒有意識到過去的繁榮,來自於極特殊的歷史條件,現在的相對衰落,只不過是回歸常態。

同樣是因對社會不滿而發起的占領運動,「占領華爾街」的年輕人認為問題出在金融寡頭、資本家身上,「占中」則把矛頭指向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從目前來看,「占中」勢力除打民主牌,依靠空洞的「道義至高點」博取大眾同情之外,毫無優勢可言。由於長期阻塞交通、妨礙經濟民生,香港社會對其僅有的同情心已被消耗殆盡。

近期觀之,「一國兩制」在香港實踐中遭遇到挑戰,但是從長遠來看,「占中」等事件未必是壞事,真理不辯不明,制度設計也要在實踐中經歷各種考驗,方能獲得生命力,並最終被社會大眾所接受。

 

「一國兩制」與兩岸關係

 

今年以來,兩岸關係發展遭遇瓶頸,「先經後政」變成「只經不政」,由於政治交流不暢、互信脆弱,反過來,又影響了經貿交流合作的深入發展。兩岸交流「先易後難」,難就難在政治上無法實現突破,「一中兩憲」、「一中三憲」等理論有創意,說都說得通,行都行不動;理論上可行,實踐上不可行。

由於經濟體量小、市場狹窄,台灣是「淺碟經濟」,對外依存度高,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台灣經濟就像汪洋中的一葉小舟,很難獨善其身。正如上文所述,當整個社會經濟發展停滯的時候,資本的膨脹將對社會中下階層造成擠壓,激化社會矛盾。

雖然馬英九每次施政報告都說「拼經濟」,要讓民眾「有感」,但是民眾感受到的是生活日漸艱難,大學生畢業即淪為22K,在這種背景下爆發的反服貿學運,與其說是對兩岸關係發展的焦慮,更多是青年族群對社會不滿情緒的集中爆發。在此情況下,馬英九當局面對民意,只有退縮,沒有引導;面對綠營杯葛無能為力,導致服貿、貨貿卡關,兩岸關係停擺。

事實上,兩岸關係深入發展對台灣是挑戰更是機遇,而台灣疑慮重重,畏首畏尾,原因在於自信不足。

當前,大陸與台灣社會發展勢頭迥異,兩岸之間各方面優劣對比正在發生歷史性轉變。今年以來,台灣先後經歷反服貿學運、政務官內鬥、高雄氣爆、黑心豬油事件、「馬習會」破局,馬英九在極低的民意支持度之下,無力領導台灣走出困局,整個社會沒有方向。而今年大陸強力反腐,立信於民;召開18屆四中全會,確立「依法治國」方略;主辦APEC會議,強力塑造在亞太乃至全球的影響力。

事實上,兩岸關係發展與「一國兩制」互為表裡,其動力就在於兩岸雙方取長補短、良性互動,為同一個目標攜手共進。中共18屆四中全會強調「運用法律手段,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無疑是劃清底線之舉。台灣與其反彈、迴避,不如積極思考、正面回應,通過與大陸連接,融入亞洲區域經濟整合進程,以免落入邊陲資本主義的陷阱。

 

(作者係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