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曰:「進道若退」,講的是退和進的辯證法。事物總是曲折前進的,條件不成熟時,最佳選擇是暫停或後退,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以待時機成熟,從而博取新的勝利。反之,若不顧主客觀情勢一味莽進,就不免以卵擊石,白白斷送自己。國民黨的要員不明此理,以致兩次陷入「進一步,退無路」的窘境、困境乃至絕境。
2016年不該「換柱」
先是2016年的「換柱」。洪秀柱在國民黨士氣低迷之際,欲力挽狂瀾於既倒,自告奮勇充任參選人,7月19日獲黨代會通過。開始時,儘管出現流言蜚語、抹黑打擊,但黨主席朱立倫表示:有人批評黨內吵吵鬧鬧,但他認為是熱熱鬧鬧,強調國民黨智庫必須全力動員,共同協助洪秀柱,訂定福國利民、爭取民眾支持認同的政見與政策。
然而到了10月17日,國民黨突然召開臨時會議,表決廢止洪秀柱的提名,由朱立倫親自披掛上陣。此時距大選投票只剩下91天,倉促上陣,結果是大敗虧輸,難辭其咎的朱立倫只得辭去黨主席。
假定當年朱立倫不走這一步,讓「小辣椒」對陣「空心菜」,以洪秀柱潑辣的風格、犀利的語言與鮮明的政見,蔡英文不見得能占上風。TVBS電視台民調就曾顯示,洪秀柱獲得41%的支持,超過蔡英文的38%。不論如何,究竟鹿死誰手,殊難預卜。結局即便是輸,也不至於狼狽到朱立倫以381萬票輸給蔡英文的689萬票。
如果朱立倫以黨主席身分擔任洪秀柱的總幹事,威望與人脈都會與日俱增,熬到2020年,朱立倫理所當然會成為國民黨的不二人選,積蓄下來的能量極有可能戰勝蔡英文。那樣一來,2020年的「挺韓」就不會出現了。
韓國瑜未保持定力
由於朱立倫2016年的進退失據、背信棄義、出爾反爾,政治信譽一落千丈。儘管自己躍躍欲試,但大家實在不敢恭維,於是尋找更合適的參選人。
韓國瑜於2018年11月九合一選舉中,以逾89萬票、53.87%的得票率獲選為高雄市市長,這一意外的空前勝利,讓國民黨高層衝昏頭。他們想借洶湧的「韓流」,重新奪回政權,便不顧韓國瑜就職不久,力挺他為參選人,還為他量身訂做了一套特別程序。不料事與願違,韓國瑜在選舉中敗給蔡英文,且在上任市長530天後,遭到殘酷罷免。
假定韓國瑜保持定力,抑制住私心或曰雄心,堅持不走這一步,乘著支持者在愛河畔大喊「市長好」的聲勢,一心一意做好他的市長,讓「貨出得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又「路平、燈亮、疫情穩」,他鐵定是最佳市長。待四年任滿之後,視情勢徐圖進取,未來正不可限量。至少不會像今天這樣折戟沉沙,徒喚奈何了。
國民黨中央應深刻自省
上面所議,尚屬「術」的層面;而在更高層面的「道」上,換柱、挺韓都不是偶然的個人失策,而有其更深沉的原因在。
「換柱」固因馬英九、朱立倫等人的私心,但更重要的是洪秀柱提出「兩岸簽署和平協議」、「一中同表」、實現「兩岸分治不分裂」,這顯然違背了馬英九「不統、不武、不獨」的既有路線,國民黨寧願敗選,也不願實現兩岸和平統一。
自成立興中會開始,國民黨都自詡為革命政黨,其宗旨無論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或是「以建民國,以進大同」,都有著鮮明的政治目標。只有實行黨綱領的人才有資格代表黨參選,這是最起碼的原則。然而,國民黨的決策者患了選票拜物戀,居然由電話民調來決定參選人,而不知政黨本有教育民眾、團結民眾的責任,所謂「咨爾多士,為民前鋒,夙夜匪懈,主義是從」是也,舍此不為,反而去揣摩、迎合選民,豈不可悲?
借民主之名踐踏民主
「罷韓」會成功,韓國瑜本人固有一定的責任,但他的「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應該是發自內心。而本應承擔更大責任的國民黨中央,卻裝著沒事的樣子。黨主席江啟臣只表示「尊重投票結果」,甚至代替韓國瑜表示「沒有好好把握市民的溫暖,沒有好好回應」,絲毫沒有代表國民黨中央表示絲毫的自省。
應該明白:讓國民黨走上這條不歸路的是西方式的「民主化」。台灣領導人想用所謂「民主」之路,來與大陸對抗,擺脫台灣在國際上孤立的狀態,導致善於操弄選舉的民進黨開始坐大,終於全面執政。這次「罷韓」程序及過程,根本是假借「民主」之名踐踏民主,製造社會仇恨對立,已然埋下不公、不義、不安的種子,成為全民皆輸的民主醜聞,乃台灣之恥。
(作者係福建師範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