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立抗日新碑可還原歷史真相|張健豐 在 Facebook 上分享!

 

日本殖民統治台灣50年間,設立了不少帶有軍國主義色彩的紀念碑,如藍綠縣市首長有意指定其為歷史建物,就必須另立抗日新碑,才能還原台灣人抗日歷史,也才能撫平受難者的傷痕。

 

                今年3月下旬,為了製作「網路講座乙未戰爭節目」─台灣東北角抗日,筆者和同仁造訪了日軍在東北角的登陸地─澳底。

迎接我們的是沙雕的創意造景,這是新北市政府為4月9日「大地裝置及沙雕藝術季」正式開鑼所做的布景。其中在1975年改建的「鹽寮抗日紀念碑」旁有一個特殊的沙雕,原來它是抗日紀念碑原址的「北白川宮征討紀念碑」造景,這是日本當局為紀念1895年5月,日本皇族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領日軍登陸後,在澳底露營地上所樹立的木製紀念牌,隔年4月以戰利品的砲身為砲彈型之銅標取代原來之木標,題為「北白川宮征討紀念碑」,以標示日軍從此地開始入侵台灣,形成遍及全島的乙未戰爭。而該造景的碑座上有台灣民主國的國旗、郵票、郵戳,代表當時台民「誓不帝倭」獨立建國的決心。

類似如此「日軍征台之役」的相關歷史證物,在1945年台灣光復後,大都加以改造或毀棄,而僅存的新北市瑞芳日軍「忠魂碑」,因地處偏避之處而倖存。它印證抗日軍與日軍在瑞芳激戰的史實,有學者建議應指定為古蹟。另外,堆埋在新北市三峽中山公園地基下的日軍「表忠碑」,當地文史工作者建議將紀念碑還原,可讓更多人認識三峽的人文歷史。筆者建議可用詳實的考證另立新碑,還原當時戰鬥的時間和傷亡人數。

 

靖國神社的合祀

 

上世紀末台灣的《高中歷史》教科書提到乙未戰爭「使日軍死亡近5,000人,高級將領旅團長山根信成少將、師團長中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均負傷去世,包括天皇在內的日本朝野為之震憾。」甲午戰爭乙未戰爭,日本稱為明治27、28年之役或日清戰爭。明治28年(1895)由北白川宮率領,最早至台灣本島作戰的近衛師團,在乙未戰爭結束、11月中凱旋回東京後,12月1日天皇下旨給陸軍大臣告示:「於明治二十七八年之役戰死者合祀靖國神社」共有1,345名戰死者。該月17日的臨時大祭,天皇親往參拜,戰爭中被歸為病死的北白川宮等高級將校的則放置一邊。直到1898年日本局勢穩定,才於11月5日舉行戰地病死者合祀的臨時大祭。

 

最早的戰爭紀念碑

 

台灣現存最早立的日軍紀念碑,可追溯到現今仍在台鐵三坑車站附近民宅屋頂上的「軍人軍屬火葬場之碑」及「近衛師團戰死者之墓」。乙未戰爭當時,從台灣各地運來戰病死的軍人、軍屬、軍伕多達3000餘具遺體在此燒毀,形成一千人塚,在戰爭結束後,便有前者之碑。後者為1898年8月所立,碑文記載:「為明治28年6月基隆戰之際,戰沒(歿)者建之」。當時在基隆獅球嶺南麓進行戰鬥的日軍戰死者,靖國神社僅列7名,但根據曾從軍近衛師團的德國武官─砲兵中尉修馬灰愈所著的《台灣戰役》便記了32名。明治45年(1912)日本僧侶中澤慈愍為了弔慰該亡靈,在基隆市三坑建造法王寺。

 

陸軍墓地的建立

 

千人塚的骨灰在1900年左右移至台北圓山的陸軍墓地,即今日的花博公園。

其他乙未戰爭的日軍遺骨,根據昭和5年(1930)10月靖國神社祭典日,台灣軍司令部於圓山陸軍墓地執行臨時祭的祭文裡提到:「領台之初持續討伐,因交通不便,戰病者隨時隨處埋葬。領台後4年,可稱作日軍墓地,其數有50餘所之多。…到明治34年(1901)3月大體改葬終了,工事略竣工,11月舉行盛大的墓地祭典。祭典執行之日恰好是靖國神社臨時大祭之日。…台北墓地‧步兵大佐(校)渡邊進以下3,135名;台中墓地‧陸軍少將男爵山根信成以下1,409名;台中墓地‧步兵少佐河野五男人以下2,681名;澎湖島陸軍墓地將校,步兵大尉清水信純以下1,349名。」

台中陸軍墓地在今日台中文學館的東方一帶,台南陸軍墓地在台南市北區西門路四段公園路延平國中隔街的中正一村和六甲公園一帶舊稱鄭子寮;澎湖陸軍墓地則在馬公國中校內。這些墓地已無遺跡可尋。

 

各地的戰爭紀念碑

 

日本當局最早立下帶有對天皇效忠的碑,可追溯到1896年台南縣知事磯貝靜藏,在現今台南二中東北側的守備隊練兵場立「忠魂之碑」,以弔慰日軍攻台之役戰死的官兵與軍屬。該碑約在1903年移到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跡所東側,1930年代再移至台南公園內,1945年台灣光復以後遭毀棄,2009年於台南公園近圖書館處出土,現由台南市文化局移置保存。

1896年後,隨著日軍在日俄戰爭,第二次中日戰爭,到太平洋戰爭前期對英、美等軍事強權贏得勝利後,日本本土及台灣等含有忠字的表忠碑、忠君碑、忠魂碑,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特別是在乙未戰爭時期日軍傷亡較多的戰場上,如新北的三峽、瑞芳、土城的大安寮永寧、桃園的平鎮、枕頭山腳新竹公園(今動物園)、嘉義的東石、屏東的佳冬等,各自舉行殉難者招魂祭。1943年成立的瑞芳忠魂碑戰死者,靖國神社僅列5名,但根據《台灣戰役》有42名之多,可見日本人好勝忌敗的特質。而造成13名日軍死亡的平鎮「忠魂碑」,光復後被當地鄉民拆卸,消除了原來立碑的痕跡。直到2015年才由民間人士張安樂立新碑,提醒世人不要忘記這段抗日歷史。

 

有多處應立抗日新碑

 

嘉義縣大林鎮的紫蓮山昭慶寺,曾是附近大林、溪口的小學生遠足郊遊之所。地方傳說昭和太子來台時曾到此上香,昭和3年(1927)重修,更名為昭慶禪寺,原址為紫蓮山觀音亭。根據《大林新建紫蓮山昭慶禪寺趣旨書》:「建於嘉慶辛酉年(1801)秋八月。迨道光15年乙未(1835)仲冬月重修。光緒21年乙未孟秋,帝國領台之初,毀於烽戰火。34年後的昭和3年11月恭逢御大典登基典禮時,庄民擬建是寺以為紀念。」孟秋指的是秋季第一個月分,即農曆7月,1895乙未年中元時,在彰化取得大勝後的日軍,派出的先頭部隊在大林被抗日軍迎頭痛擊,到了中秋過後,北白川宮親自率領日軍捲土重來,頗有秋後算帳的味道。

《台灣戰役》提到:「該時,數多之將校等從敵方掠奪之寺院內舍營。此寺院在高阜上,為全台灣稀有之所,大樹木圍繞,從該寺院內部發射火燄,其附近流通之河川之岸邊照亮,我中隊炊煮之狀況歷歷在目。」可見該寺廟就是鄰近三疊溪之高阜的觀音亭,才有「紫蓮山」這個稱呼。也因其地理條件,被抗日軍選為大本營。

2008年12月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台灣地名辭書》記述,北白川宮親王曾親到觀音亭紮營對抗抗日軍。日軍戰史裡提到日軍進攻觀音亭時,雙方曾在此進行激烈的肉搏戰。根據靖國神社的統計,在大林約有十名日軍戰死,但日方並沒有為他們在大林建「忠魂碑」,卻將第二次大林戰役發生的陽曆10月8日換成舊曆10月8日,選擇作為昭慶寺的秋季祭典,疑為偷偷地對日軍亡魂作慰靈祭和招魂祭,可見日方對大莆林戰役有所禁忌和隱諱。而在今大林鎮街內,收留無名遺骨或辟邪的陰廟就有三間,當地傳說裡面包括戰死的日軍及被日軍屠殺的無辜老百姓。基於憑弔歷史兼轉型正義,這裡確實有立抗日新碑的必要。

新北市雙溪鄉泰和樓附近的「百二碣」,是日軍曾經屠殺當地鄉民的地方,政府應在此設立紀念碑。

 

(作者係歷史研究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