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大陸協商式民主將取代西方對抗式民主?|林明正 在 Facebook 上分享!

 

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說「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很多「民主自由」派人士因此質疑大陸沒有朝「民主化」邁進。問題是,難道只有西方定義的「民主」,才是民主嗎?

 

 

西式民選無法選賢與能

 

   長期以來我們受西方世界的影響,以為能投票選舉民意代表、選舉領導人,就是「民主」的體現,卻忽略了這套選舉制度有其歷史背景。

西式民選制的本質是「對抗式民主」,是封建貴族為了對抗皇權而產生的。在沒有皇權的共和制,或是皇權弱化的內閣制中,產生了兩黨政治,目的也是自我掣肘、相互抵制。這套制度適用於從封建走向共和的西方世界,但拿到世界其他地方,就顯得水土不服。

更糟糕的是,「對抗式民主」要能有效運作,需要幾個前提:經濟情況許可、政治人物自我克制、人民理性思考。一旦前述幾個先決條件失靈,那這套制度的缺點就會表露無遺,讓整個國家空轉內耗快速螺旋下墜,跌入失敗的萬丈深淵。

選舉乍看之下,應該是個正面表列的行為,就是候選人告訴選民自己的優點、自己的治國能力,透過競選的過程,讓選民認識他,進而走進投票所,把票投給他。但真實的競選是個負面表列的過程,也就是候選人只要證明自己比較不爛,當選的機會就比較高。還有些支持者根本不在乎候選人的好壞,他們之所以支持特定候選人,是因為與候選人有著千絲萬縷的「人際關係」,既然如此,何來選賢與能?

 

越選舉社會越撕裂

 

選舉的另一個結果就是「撕裂社會」,這樣的情況在單一席次的選戰中尤其嚴重,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就是最好的例子。在選舉的過程中,川普有階級歧視、性別歧視、種族歧視等問題被不斷質疑。只是這些對手或反對者無法容忍的行為,在川普支持者的眼中,卻可能是他們極力支持川普,甚至催動他們出門投票的根本原因,這讓整個社會在選舉中越來越撕裂。

這些情緒終於在川普當選後全面爆發,全美各地到處都有反川普的示威遊行。而由於川普的當選,許多極端主義者,如白人至上主義者,更認為自己終於出頭天了,於是行事越來越不掩飾,導致這一年多以來爆發了種族主義者與反對者之間的衝突,整個美國社會的矛盾一天比天更尖銳。

如果連「民主大國」的美國都面臨這樣的問題,那世界其他國家就更不用說了,許多選擇西式民選制的國家,都被列為「失敗國家」,西式民選沒有為他們帶來進步,只帶來了虛耗與空轉。

 

中國模式提供不同途徑

 

就在這個「普世價值」崩潰的時代,沒想到居然有一道穿破黑暗的光,帶給世界人民一絲希望。「中國模式」帶領中國人民陸續脫貧,突飛猛進的經濟成果,更是世人有目共睹。「中國模式」與西方高唱的「普世價值」南轅北轍,它的成功證明西式民選制並非「普世價值」。

「中國模式」與「西方模式」大相逕庭,其成功的途徑是經過民主集中制凝聚內部共識,透過人民民主專政集中國家資源實施計畫經濟,逐步建設各項民生基礎建設,並且適當地利用市場經濟的特點,發達民間生產能力,帶領大陸逐步向已開發國家邁進。

民主集中制與對抗式民主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它採取的是「協商式民主」,盡可能以共識決、少用多數決來解決問題,缺點雖有決策過程緩慢等問題,但好處是一旦形成共識,則上下一心全力以赴。這樣的制度模式非常適合開發中國家借鏡。

「中國模式」給了開發中國家,一個有別於西方世界的發展途徑可選擇,協商式民主也給了世界一個新的思考方向。民主並不等於「一人一票」、「全民直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菁英主政」、「充分協商」,反倒能讓國家在穩健中發展,又可盡可能地保障人民的權益。同時也證明,中國人不照搬照抄西方的制度,也可以走出自己的民主道路。

其他國家或許未必能透過這套模式取得成功,但它肯定有值得學習與參考的地方,能給眾多開發中國家指引出不同的成功道路。如果未來世界許多國家人民因此脫貧、富強,那更證明中國人作為地球村的一員,為世界盡了一份力,做到了孫中山所說的「濟弱扶傾」,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

 

(作者係本刊主筆、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