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7月4日起針對出口至南韓的三項半導體關鍵電子原料進行管制,嚴重影響南韓的半導體產業發展,連帶拖累其經濟成長;而台灣半導體業者短期可望在日韓貿易戰中受惠。
G20大阪峰會甫落幕,日本經濟產業省7月1日宣布,自7月4日起對出口至南韓的含氟聚醯亞胺(Fluorine Polyimide)、光阻劑(Resist)及蝕刻氣體(Etching Gas)等三項半導體關鍵電子原料加強管制,掀起日韓貿易戰。
南韓總統文在寅於7月10日向三星電子、SK集團、現代汽車和樂天集團等約30家公司的高管表示,日本瞄準南韓經濟以獲取政治利益,與日本的對抗可能曠日持久,當前形勢是「前所未有的緊急情況」,未來不排除祭出反制措施;同時也研議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控告日本。雖然,雙方於12日在東京舉行課長級工作會議磋商,但短期應難化解衝突。那麼,日韓鷸蚌相爭對台灣半導體有何影響?
日韓貿易衝突導火線
此次日本的原料輸出限制令,被外界認為係針對日韓之前的徵用工歷史問題,所採取的經濟報復。詳言之,南韓法院於去年底判決,每家涉及徵用工的日本企業皆應賠償二戰期間在該公司服勞役的南韓徵用工每人1億韓元;同時,訴訟律師團還向法院申請凍結這些日企的在韓資產。日本政府與企業則認為判決違反1965年所簽署的「日韓請求權協定」,因而感到相當不滿。
另據富士電視台報導,南韓在過去4年間發生156起可轉換為武器使用的戰略物資不法出口的弊案;基於安保,管制半導體原料出口有其必要。甚至擬將南韓由安全保障友好國家的「白色名單」除名;然而,安倍挑起日韓貿易戰,其實也是一場科技戰,他自己也「川普化」了。
南韓經濟將雪上加霜
據悉,氟化聚醯亞胺及氟化氫屬於半導體關鍵原料;前者為智慧手機面板材料,後者則為蝕刻晶圓材料,且日本全球市占率分別為9成及7成,南韓很難找到替代進口來源。因此,日本的出口管制將重創三星電子(Samsung)的可撓式面板與7奈米晶片等下一代產品,也衝擊晶片大廠SK海力士及LG等面板廠軟性OLED的出貨量,對南韓出口及經濟成長影響甚大。
據韓聯社報導,有59%的半導體相關中小企業表示,若日本政府持續出口管制,企業經營將難以撐過6個月;再者,南韓手機大廠若因日本管制失去原料補給來源,最嚴重可能牽動智慧型手機今年在全球供應鏈的生產進度。現代汽車、三星電子、樂金電子(LG)等三大企業的年營收總額,占南韓年度經濟產值的2成。三家公司去年獲利銳減已削減對數千家國內上游廠商的訂單。特別是華為風暴已讓三星Q2獲利腰斬,如今又遭原料管制影響,其獲利勢必再下降。
南韓曾於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瀕臨破產後振衰起蔽,扭轉劣勢;另自2004年與智利簽定自由貿易協定(FTA)後,至今已陸續與全球54個國家簽了15個FTA;截至目前,南韓藉FTA拓展的「零關稅」市場已占全球GDP的77%,貿易覆蓋率逾8成。
去年,南韓人均正式突破3萬美元;但文在寅於選前喊終結財閥,不僅當選後難以落實,還因此削弱南韓的競爭力,也埋下了經濟衰退的種子。加上受貿易戰影響愈趨顯著,南韓出口和投資同時下滑,導致今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僅1.8%,遠低於去年同期的2.8%;面對經濟下行,加上貿易戰的影響,南韓遂展開匯率貶值以緩和經濟下行的衝擊。但6月出口受美中貿易戰影響減少13.5%,已連續第7個月下滑,為3年來最慘;如今又遭日韓貿易戰的衝擊,更糟的狀況是可能演變為持久戰,則對南韓經濟恐是雪上加霜。
台廠半導體有望受惠
眾所周知,台韓在貿易上一直是競爭對手,特別是半導體及面板產業競爭尤為激烈。日韓掀貿易戰,日本對南韓實施半導體原料出口限制,將衝擊韓國廠商發展極紫外光(EUV)7奈米邏輯晶片的技術,三星的晶圓代工事業擴張可能因此受阻,台廠半導體化學品、記憶體製造族群在短期應可獲轉單效應;另台積電在7奈米製程與晶圓代工市占率更加鞏固。
台灣半導體從上游的IC設計、中游的晶圓代工到下游的封裝測試有完整的供應鏈;2017至2018年台灣上中下游半導體產值均有不錯的成長表現(如表1所列)。預估2019年半導體產業產值可達新台幣2.64兆元,市占率達20%,優於全球平均水準,並有望超越韓國,重回全球第2名。此外,台灣半導體產業有著專業分工,尤其在晶圓代工的產值更是位居全球第一,市占率約7成;IC封測產值亦是全球排名第一,市占率約5成。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預估,今年全球原始設備供應商(OEM)的半導體製造設備銷售金額將減少18.4%;不過,台灣逆勢大幅成長,將從南韓手中奪下全球最大設備市場寶座,以21.1%的成長幅度位居全球第一、中國大陸居次、南韓第三。但明年情勢可能有所改變,前三名依序為中國大陸、南韓和台灣。有鑑於此,半導體產業未來發展方向應積極投資人工智慧、物聯網(IoT)、5G無線通訊、智慧機械、車聯網、自駕車、VR/AR、高效能運算、軟體及網路服務等8大領域,而未來智慧物聯的多元應用,才能有效延續成長動能。
雖然,台灣半導體業短期可受惠日韓貿易戰,但長期而言,日本的原料管制也足以釀成整體供應鏈的混亂,不確定性加劇;又因台廠在供應鏈中偏向中下游;一旦上游出問題,中下游必遭波及,實不容小覷。另一方面,也要慎防台日的核食進口及漁業爭議使台灣成為日本下一個制裁的對象。
(作者係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