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抗戰時期的敵後抗日戰場|陳佳 在 Facebook 上分享!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除國民政府領導的正面戰場之外,中共領導下的抗日根據地也在抗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在1937年8月陝北洛川會議上,指出爭取抗戰勝利的關鍵是實行全民抗戰路線,從而決定深入敵後,建立敵後游擊戰場,建立抗日根據地;人民軍隊(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從過去的正規軍和陣地戰轉為游擊軍和游擊戰,其任務是牽制、消滅日本侵略者,在戰略上配合正面戰場作戰。

洛川會議後,八路軍、新四軍投入抗日戰場,配合友軍作戰;同時在敵後創建抗日根據地,直接威脅著日軍的戰略後方,使日本侵略者陷於敵後游擊戰爭的泥沼,拖住了日軍的西進、南進、北進步伐。

以下以八路軍在華北的抗戰為例,用史料統計數字來說明。

一、抗戰初期

1937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八路軍東渡黃河進入山西戰場,投入對日作戰。9月25日取得「平型關大捷」,隨後展開對正面戰場忻口戰役的戰略配合。八路軍在日軍側翼和敵後鉗制和打擊日軍,切斷日軍聯絡線,夜襲日軍陽明堡機場,使敵人顧此失彼,糧食彈藥等物資供應瀕於斷絕,而在忻口戰役中損失慘重。

1938年春,第二戰區前敵總指揮衛立煌、軍長李默庵等人專程到呂梁山下拜訪八路軍領導人朱德、彭德懷等,感謝八路軍「對於忻口戰事有極大的幫助」。此時,八路軍也開始創建敵後抗日根據地。至1938年底,八路軍已發展到15.6萬餘人,在華北華中建立起晉察冀、晉西北、晉冀魯豫、山東、內蒙大青山、冀熱遼等抗日根據地。

而同時期,新四軍則發展到2.5萬餘人,創建了皖南、皖中抗日根據地。這時,全國敵後抗日根據地總人口達5千萬以上,與日軍40萬人對抗,占全部侵華日軍的50%以上。

二、敵後根據地發揮作用

1939-1942年,日本將進攻重點轉移到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戰場。1939年夏後,華北成為侵華日軍作戰的主要區域。華北根據地打擊著半數至70%以上的侵華日軍和95%的偽軍。1939-1940年,華北日軍增至60萬人,占侵華日軍的一半。日軍對華北抗日根據地進行千人以上的掃蕩達109次,使用兵力50萬人左右;1-2萬人的掃蕩7次,3萬人以上的掃蕩2次,更有一次6萬人的大掃蕩。

1939年2月日軍還推動了「治安肅正計畫」,對根據地進行軍政民一體的總力戰。1941-1942年,日本集結46萬兵力(占當時侵華日軍61萬兵力的75%),以華北根據地為主,對各抗日根據地進行瘋狂的「強化治安運動」,企圖以「殺光、燒光、搶光」的方式掃蕩、摧毀根據地軍民的生存。兩年中,萬人以上7萬人以下的掃蕩達33次,使用兵力達83萬人,掃蕩規模之大、範圍之廣、時間之長、手段之殘忍野蠻,都是空前的。

此外,根據地的軍民也廣泛、頑強地展開長期的反掃蕩游擊戰爭。1938年6月至1941年5月,共擊斃傷日軍14.5萬餘人,偽軍6萬餘人,俘獲日軍1400人,偽軍3.8萬餘人,策反偽軍3.2萬餘人,並繳獲大量武器彈藥和裝備。八路軍也隨之發展壯大到50萬人。1940年8月-12月,華北八路軍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百團大戰」,三大根據地100多個團同時出擊各交通沿線的日偽據點,進行了大規模的交通破襲戰,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鼓舞了全國軍民的鬥志。

1941-1942年,根據地以軍民一體,正規軍、地方軍、民兵相結合的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雁翎隊水上游擊戰等靈活而因地制宜的戰術,進行人民戰爭,兩年共作戰2.2萬次,斃傷俘日偽軍33萬多人,繳獲主要武器10萬件,粉碎了敵人的掃蕩。

三、反攻階段

1944年春起,中國戰場進入戰略反攻階段。為牽制日本,配合正面戰場作戰,各根據地解放區先後轉入對日偽的局部反攻。1944年一年中,僅晉冀魯豫根據地就共擊斃傷日偽軍3.8萬餘人,俘獲日偽軍3.4萬餘人,收復縣城11座,光復國土20多萬平方公里,解放人口500多萬。晉綏解放區發動秋季攻勢,攻克和拔掉敵人據點48處,解放人口5萬餘人,收復國土770餘平方公里;山東解放區收復縣城8座,光復國土11.8萬多平方公里,解放人口740多萬。

抗日戰爭從1937年9月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共領導的軍民共作戰12.5萬餘次,斃傷俘日偽軍170多萬,創建了1億人口的根據地解放區,牽制了日軍總兵力的70%以上,成為中國抗日的重要力量。而抗戰中,中共以民族利益高度,對一切對日妥協、投降,以及分裂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行為,都進行了「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在妥協、投降、分裂的逆流中,起到維護抗日統一戰線中流砥柱的作用。

 

(作者係大陸文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