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民進黨大陸政策為何只檢討不調整?|王建民 在 Facebook 上分享!

 
  新年迄始,民進黨並沒有出現新氣象,反而因「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沒有進行重要政策調整,而引起很大爭議,批評者多,肯定者少。於是,黨主席蘇貞昌進一步做出繼續檢討的決策。顯然,民進黨大陸政策給人的印象是只檢討不調整,或僅進行策略性、技術性調整,而不進行戰略性調整。民進黨明知,重新執政及建立與大陸互動的關鍵就在調整大陸政策,黨內也有調整的主張,但黨中央為何只進行沒完沒了的檢討,而不願進行大的調整?作為學者,筆者試著站在民進黨的角度,來解答這一疑惑與問題。

首先,民進黨對大陸政策進行檢討,主要是希望外界以為,它是願意檢討與調整大陸政策的,也願意聽取各方意見與建議,至於如何調整,則是未來的事情。這樣的策略與做法,成本最小,收益卻不小,既不會引起內部反彈,也不會讓外界認為其大陸政策僵化不變,還可讓民眾對該黨調整大陸政策抱有期待。

其次,民進黨對台灣主流民意有一種戰略判斷。民進黨在檢討紀要中講得很清楚,當前台灣民眾認同自己是台灣人,不接受「台灣與中國同屬一個國家的兩岸定位」。既然民進黨認為台獨主張符合主流民意,自然沒有調整的必要。

儘管這一判斷並不能獲得外界普遍認同,也不符合「維持現狀是台灣主流民意」,但民進黨卻認為台灣民眾不贊成法理台獨或激進台獨,但認同既成事實的台獨,普遍認同「台灣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是台灣」,認同台灣(或「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自然沒有調整民進黨核心政治主張的必要。

再次,民進黨認為本土政黨代表台灣人民,時間在自己這一邊。在台灣藍綠政治對抗與權力爭奪中,民進黨一直將已本土化的國民黨仍視為「外來政權」或「親中政權」 ,因此從長期講,是不會獲得選民支持的。同時民進黨一直將自己視為真正的本土政黨,有龐大的社會基礎,自然沒有必要調整路線與政策主張,尤其是兩岸政策。

第四,台獨是民進黨的「神主牌」,是民進黨的政治靈魂,是綠營的精神支柱,不敢輕意改變與放棄。台獨不僅僅是民進黨的政治鬥爭工具,而且已經成為一種意識形態與政治信念。台獨雖然不是整個台灣社會的主流意識與民意,卻是綠營的主流民意與政治信仰,民進黨不敢輕意改變與調整,一旦冒然改變,可能就會引起黨內思想混亂甚至分裂與崩盤。

第五,國民黨執政政績不佳,讓民進黨喪失調整兩岸政策的壓力與動力。台灣民眾本來對國民黨重新執政抱有很大期待,希望國民黨帶領民眾走出民進黨執政八年困境,開創新局。不料,國民黨執政後,由於島內外政經環境的巨大變化,不僅未能帶領台灣走出困境,反而陷入更大的困境,經濟悶、民生苦、物價漲、工資跌,一個個希望落空,民眾對國民黨執政的不滿情緒升高,執政滿意度屢創新低。這讓民進黨失去了調整大陸政策的壓力與動力,認為只要民眾對國民黨執政不滿持續下去,民進黨不用冒險調整兩岸政策,就有可能重新上台執政的機會。由此可見,民進黨是一個機會主義者,把上台執政寄託在民眾對執政者不滿的基礎上,而非主動通過改革與調整大陸政策,創造重新執政的機會。

第六,黨內派系制衡,並缺乏有政治遠見的政治家與領導人。民進黨是一個山頭主義政黨,黨內一直存在不同派系與山頭勢力,為了權力與利益相互制衡與鬥爭,不易妥協,阻礙了大陸政策的調整。尤其黨內的基本教義派勢力不容小覷,對民進黨的發展有很大牽制力,嚴重阻礙著民進黨的轉型與大陸政策調整。同時,當今的民進黨不再有政治遠見與政治理想的政治家或領導人,從而不會對民進黨進行根本性改造,也不會對大陸政策做戰略調整。

可以預期,在2016年大選之前,民進黨的大陸政策仍會處於所謂的檢討期,很難有大的調整與轉變。至於民進黨會不會在2016年大選後調整兩岸政策,則要看選舉結果。如果民進黨再敗,很可能引起大陸政策調整的更大壓力,改革派可能會占上風,進行重大調整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民進黨獲勝,不論獲勝原因為何,民進黨大陸政策就不會進行大的或戰略性的調整,但為順利執政,仍會進行一些策略性的調整。

(作者係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