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台獨法西斯暴力奪權失敗記|林明正 在 Facebook 上分享!

 「當納粹逮捕共產黨員時,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黨員。當納粹逮捕社會民主黨員時,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社會民主黨員。當納粹逮捕工會主義者時,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工會主義者。當納粹逮捕猶太人時,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當納粹逮捕我時,已沒有人能替我說話了。」這段話許多人耳熟能詳,這是知名的德國神學家、反戰和平運動者馬丁‧內莫勒(Martin Niemöller)所說的話。

西斯主義造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讓人類社會生靈塗炭,我們以為法西斯主義在二戰後被消滅殆盡,人類不會再選擇這種激進手段來處理問題,哪裡想到在21世紀的台灣,如同科幻小說《哈利波特》中的佛地魔借屍還魂一樣,二戰殘存的日本軍國法西斯與台獨運動結合在一起。在這次「太陽餅之亂」中,法西斯作為俯拾皆是,法西斯的幽魂籠罩台灣,使台灣寶島陷入比黑箱還可怕的黑暗之中。

法西斯主義的第一步,是在人民之間製造敵人,以此割裂人民的感情而製造矛盾。當年德國納粹黨將猶太人、共產黨員等視為全民公敵,不斷訴諸種族仇恨,升高社會對立,換取德國民眾對納粹黨的支持。

今天台獨的作法也如出一轍,過去靠著省籍矛盾,用仇恨賺取選戰上的利益,但隨著時間荏苒,省籍牌已逐漸失靈,於是台獨祭出「親中賣台」紅帽子來攻擊對手,並將所有反對者都打到對立面,繼續割裂社會。

這次學運台灣社會又是一次嚴重的割裂。尤其,3月23日暴民攻占行政院失敗後,臉書上發起了將人頭像改為全黑頭像的「關燈」活動,這活動表面上看似個人單獨的行為,但一「關燈」後,誰支持,誰不支持這次暴動就顯而易見,於是臉書開始了刪友潮,同學們為此爭論吵架,朋友們為服貿這個假議題撕破臉。許多與反服貿立場相左者的臉書,遭到肉搜、檢舉、謾罵與騷擾,族群仇恨的字眼如「支那男女滾回支那」充斥網路。

在這種壓力下,許多外省第三代紛紛在網路上痛批自己的父祖輩,只求獲得也是「台灣人」的認同。台獨法西斯們將社會撕裂,除分出敵我外,同時還製造了寒蟬效應,壓制所有反對聲音。

台獨法西斯與納粹黨不約而同的都利用經濟不景氣來打擊政府,他們將政府塑造成軟弱無能,無力解決社會問題的形象,為他們暴力奪權做好思想準備。

納粹黨當時將承認《凡爾賽條約》的威瑪共和國批評為「賣國賊」,台獨法西斯也把簽署服貿協議的馬政府批評為「賣台政府」,甚至在立法院正門口掛上「中國黨」、「賣台院」等字眼,讓馬政府的尊嚴被踐踏殆盡。

不過,「323政院之夜」馬政府的斷然處置,適時制止了台獨法西斯暴行的擴大,是此次馬政府能轉危為安的分水嶺。台獨法西斯遭到重大挫敗,擴大戰果的企圖被毀滅,只能不斷透過獨派媒體宣揚「國家暴力」的可怕,傷害公權力執法的正當性,希望在失敗之餘,仍能獲取部分反政府的戰利品。導致部分群眾在學生退出立院後,去包圍警局、威脅暗殺局長,法西斯的暴力氛圍在台灣餘波盪漾。

1933年2月德國國會大樓縱火案大家至今令人難忘,納粹黨利用該事件挾持民意藉機奪權,台獨法西斯也一樣,他們利用立法院是最高民意機關的特性,攻入議場,將此作為舞台,獲得全球媒體的關注。然後比照「豬灣事件」(Bay of Pigs Invasion)的原始計畫,倒掛國旗、向外國媒體傳送求救訊息,企圖引入國際勢力來干涉中國內政。

台獨法西斯之目的很簡單,他們希望藉由暴力邊緣路線將社會徹底撕裂,使民眾因為這次的撕裂,永遠成為獨派的一分子。他們擺出全體立委的看板,發動群眾包圍藍營委員選區施加壓力,妄使國民黨籍委員會脫黨出走,另立黨中央,成立「台灣國民黨」,將國民黨再次裂解,讓反獨力量完全崩解。同時要求召開憲政會議,好將「兩國論」正式入法,實現台獨建國的美夢。

幸運的是,今天的台灣不是二戰前的德國,大多數人對於法西斯的崛起早有警覺,馬政府在「政院之夜」後確立了解決騷亂的信心。

更重要的是,國際局勢對台獨法西斯的奪權完全不利。世界另一頭的烏克蘭,崩潰的烈火正在燃燒,美國不可能在地球的兩端,同時面對世界上另兩個超級大國。也因此,當台灣獨派看似肆虐,統派被包圍在內線苦撐,基於大陸及世界各國對台獨的強烈反對,獨派開始被反包圍在台灣的一隅,也終於走向失敗。

歷經24天,襲擾台灣各地的「太陽餅之亂」嘎然而止,服貿協議內容隻字未動,藍綠結構沒有任何鬆動,國民黨無人出走,馬政府雖風雨飄搖但還挺立不倒。在這樣的情況下,民間版的「兩岸監督條例」要過根本不可能,整場暴動除吃了蕭家琪的太陽餅以外一事無成。殘存的法西斯餘黨雖到處流竄,但對已經產生反感的社會大眾來說,這些活動只是不斷的扣分,無法創造更大的社會能量。

這是台獨法西斯的最後一戰,暴力奪權路線的失敗,敲響了台獨喪鐘。隨著兩岸增進交流、人民頻繁往來,台灣民眾會了解服貿並沒有宣傳中的那麼可怕,統一對台灣的利絕對大於弊,這時原本被台獨法西斯幽靈烏雲罩頂的台灣,終可撥雲見日,島嶼真正天光。

(作者係中國文化大學史學所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