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勿忘七七盧溝橋事變|王仲孚 在 Facebook 上分享!

發生於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又稱「七七事變」,距今已79年了,當年奮起抗戰的英勇戰士多已凋零,即使那年誕生的嬰兒,至今也已是80老翁了。歲月如流,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在國人的腦海裡已成模糊的記憶。

中國人不應該忘記「七七盧溝橋事變」的理由,至少有以下三點:

一是揭穿了日本妄想亡華的陰謀:盧溝橋事變並非偶發衝突。1937年7月日本已占領東北,成立偽滿洲國,華北地區也已著手控制,事變的次月又出動陸海空大軍進攻上海,發生慘烈的「淞滬戰役」,12月攻陷南京,並展開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意圖一舉亡華,沒想到中國在民族主義的旗幟下不屈不撓,終於贏得最後勝利,粉碎日本的陰謀。戰後有日本學者提出「盧溝橋的第一槍」不是日本兵開的,妄想以此謬論開脫日本侵華的戰爭責任,那是枉費心機。

二是凝聚了中華民族空前的大團結:盧溝橋的槍聲揭開了中華民族團結抗日聖戰的序幕,從此,人不分男女老幼,地不分東西南北,同仇敵愾,一致對外。在此之前,中國雖於1938年表面上完成了北伐統一,內部卻仍呈分裂狀態。例如:1930年的中原大戰,各地的「蘇區」與中央政府仍處於戰爭狀態。日本1931年迫不及待地發動 「九一八事變」,中國人民抗日的怒潮也隨之蓄勢以待。等到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落幕,日本就著手製造盧溝橋事變,全國人民壓抑已久、期待抗戰的情緒,便隨之全面爆發出來。盧溝橋事變促成全民團結,一致抗戰的場面終於來臨。

盧溝橋事變後不久出現的《大刀進行曲》前三句:「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全國武裝的同胞們,抗戰的一天來到了,抗戰的一天來到了……」,就表現出對隱忍多年的抗戰情緒得到發洩的亢奮。接下來的句子:「前面有東北的義勇軍,後面有全國的老百姓」,則唱出全國人民一致支持抗戰,做第一線勇士的後盾,表現了中華民族空前未有的大團結,這是贏得反侵略戰爭最後勝利的基礎。

三是盧溝橋是中華民族光榮勝利的標誌:盧溝橋上數不盡的石獅子,見證了抗日聖戰的過程,它不僅是抗戰爆發的聖地,更是中華民族永久的光榮記憶。

1987年在盧溝橋旁宛平縣城內,修建了一座抗日戰爭紀念館,以反映抗日戰爭的歷史,保留抗日戰爭文物。如今經過將近30年的建設,內容之充實,與初建時的規模不可同日而語,近年又把乙未割台後,台灣同胞英勇抗日的事蹟也納入館內。筆者認為,1949渡海來台的抗日英雄如吉星文將軍等的遺物,應說服其家屬捐贈紀念館,這將對抗日戰爭歷史的反映更見周延。

我們應該把「盧溝橋」三字,賦予「抗日禦侮,光榮勝利」的意涵,使後代子孫只要記住「盧溝橋」三字,就不會忘記抗日戰爭的歷史。「史不可亡」,光榮的歷史更不可亡,這需要兩岸同胞共同的努力。

 

(作者係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