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卜一 在 Facebook 上分享!

毛澤東本一介書生,從來沒有受過任何正式的軍事訓練,卻能在與蔣介石多年的鬥爭中,最後取得全面勝利。道理何在?本文介紹的盧德銘是當年率軍同毛澤東一起上井岡山,卻在途中戰死的將領。

 

著名影星林黛的父親,前人民代表大會副主席程思遠,生前曾告訴筆者,當1965年他隨李宗仁回北京定居時,有一天被邀請到中南海毛澤東寓所去游泳。在池邊,他問毛:「主席精通韜略,威震四海,不知主席的軍事雄才,是淵源於我國《孫子兵法》,還是西方克勞塞維茲的《戰爭論》?」毛聽後,未作答復,停了少頃,突然大聲地對程說:「我哪學過什麼軍事!當年被逼上了山,只得被打著就跑,跑了又打,也就這麼弄出來了一套!」

 

盧是秋收起義的總指揮

 

可見,毛自認「上井岡山」是他軍旅生涯的開始與事業的轉折。毛澤東是如何上井岡山的?是誰率軍,同他一起上井岡山?

盧德銘這個名字,現在對一般人來說是十分陌生的。很少人知道他是促成毛澤東開啟武裝鬥爭和軍事生涯的人,是秋收起義的總指揮,也是中共第一位為武裝革命犧牲的高級將領。

1927年春,經過三、四年的國共合作,北伐成功地進展到長江流域後,國民黨開始清黨,共產黨員大多被殘殺。是年81日由周恩來、賀龍在南昌發起武裝暴動,旋即失敗。

繼之87日中共中央會議決定,派遣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毛澤東為中央特派員,前往湖南、江西籌劃秋收起義,決定於99日在湘贛兩省多處發動,然後會師奪取長沙。

9月上旬毛澤東抵達安源,召集中共黨負責人及軍事領導,統一編成「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下轄3個團,擁眾號稱5千人,由盧德銘任總指揮,毛澤東任前敵委員會書記。

 

上井岡山以農村包圍城市

 

盧德銘,四川自貢人,生於1905年。1924年入黃埔軍校二期,加入共產黨,先為葉挺屬下連長,參加北伐,後任武漢國民政府警衛團團長。他於8月初前往江西參加南昌暴動,失敗後來到湘贛之界。

秋收起義於99日發動後,幾路隊伍均受挫,殘部集合到湘贛之交的瀏陽文家市。在那裡,毛澤東召開了前委會議,討論下一步的進軍計畫。在會議中出現了「攻」與「退」兩種意見。一部分人贊成毛澤東的主張:「保存實力,應退萍鄉」。另一部分人贊成以師長余灑度為首的意見:「取瀏陽,直攻長沙」。

會開了一整夜,爭論得非常激烈。毛澤東提出到羅霄山脈中段去當「山大王」的計畫,遭到余灑度等多人反對。他們認為:「革命怎能到山上做大王?這叫什麼革命?」在爭論中,毛得到盧德銘及其他幾個前委員的支持,遂做出「向萍鄉退卻」的決定,其後發展成「向羅霄山脈中段進軍」及「上井岡山」,形成中共「以鄉村包圍城市」的戰略,多年後終於將國民黨擊潰。

920日,工農殘軍約1,500人由文家市向萍鄉進發。當時幾路敗軍會集,軍旅雜亂。23日晨在經過萍鄉附近的蘆溪縣上埠鎮山口岩村,正向羅霄山脈中段的蓮花進軍時,因放哨有誤,遭到地方部隊伏擊,軍陣大亂。盧德銘為了穩住軍心,掩護大隊撤退,親率一連兵士殿後。但所騎白馬目標顯著,有似龐統入川,不幸中彈死亡,年僅22歲。當時毛澤東痛失肱股,悲傷不已,大呼:「還我盧德銘!」

 

在四川找尋盧德銘故居

 

近年來,我在中國大陸每當問起:「盧德銘是誰?」答案多是:「不知道」。幾年前的秋天,我前往四川自貢遊覽,見到旅遊地圖上標了一個景點─「盧德銘故居」。為好奇心驅使,乃雇了輛出租車向自貢南郊駛去,道路愈走愈難行,最後走到田埂小道,行車十分困難,幾度路絕,好在師傅技術高明,且進且退,沿途又得到農民的指點。

最後在田埂旁遇一中年婦人及幼童,我問她:「盧德銘故居怎麼走?」她告訴我:「沿此小徑還有一段距離,路不太好走。」又說:「我是盧家第三代媳婦,這孩子就是他的曾孫女。」我請她們母女二人上車帶路。在泥濘小道又行駛了十來分鐘,進入一個閉塞的小山窪裡,那婦人說:「這就是盧德銘的故居。」

 

出師未捷身先死令人感傷

 

我四周張望,一位老人指著一處告訴我:「這裡原就是盧家的老屋所在,但早就破毀,現這裡也沒有任何他的遺物了。」旁邊建了幾所房舍,其前有一水塘,四周竹林環繞,初秋之際,葉落蕭索,令人傷感淒涼,不知盧德銘的遊魂,是否還在江西深山中遊蕩?更不知他在天之靈是否知曉,當年他與毛澤東同夥並肩,向井岡山進發,導致其後中國翻天覆地的巨變?盧德銘這個改變時代的歷史人物,怎能被遺忘呢?

 

(作者係文史及旅遊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