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國民黨地方首長選戰大勝後不久,就因多人爭取2020總統提名而陷入內鬥,再加上柯文哲虎視眈眈,國民黨想在2020重新執政似乎並不樂觀。
2018地方首長選戰大勝,國民黨士氣大振,面對2020總統大選,黨內重量級人士,一掃上屆的閃躲,皆當仁不讓,朱立倫與王金平都公開表態,要爭取黨內提名,吳敦義也自道準備了「三、四十年」,恰與上屆龜縮形成強烈對比。不過,諸多因素,頗令國民黨有陷入進退兩難,左右失據的困境。
錯失兩岸政策的主導權
在台灣選總統,經濟固然永遠是重要議題,但在國民兩黨都已向資方靠攏的情況下,經濟政策除了口號的不同,實在看不出會有什麼重大差異,很難碰撞出火花。
回顧近20多年的歷史,每逢總統大選,最敏感的議題就是統獨或兩岸關係。國民黨的「維持現狀」鵲巢已被蔡英文鳩占,「一中各表」的表述也被戳破,處於被紅綠夾殺的境地。一些國民黨籍地方首長也表態不再支持「各表」,國民黨若無全新論述,猶做困獸之鬥,只會越錯越大。
吳敦義在2月14日倒是提出,未來國民黨若重執政權,可依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與大陸簽訂〈兩岸和平協議〉。
然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1條載明立法目的是「處理衍生之法律事件」,第4-2條規定「與大陸地區訂定協議事項;協議內容具有專門性、技術性」。和平協議則是政治議題,必須先經過政治談判才行,吳的說法有適法性的問題。同理,民進黨企圖要修改該條例,明訂簽署前須先經公投,提高政治談判門檻,恐怕也會不倫不類。
而且,國民黨堅持的「一中各表」,與政治談判之間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為此須先改論述,但尚未見著。由於王金平也提過此議,這可能只是吳為聯王共制朱立倫,拉抬聲勢的招術。
2月20日吳敦義又表示,如修法須先經公投,得到廣大民眾認同,國民黨未來執政也不一定要修回來,這樣反反覆覆,等於自毀和平協議的芻議,不利國民黨2020選情。
其實,「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被戳破未嘗不是國民黨甩掉包袱,開創新局的好契機,若能根據事實基本面,搶回兩岸關係的話語權,對大陸有攻有守。但這契機似乎正被自己糟蹋中。兩岸論述不解決,國民黨遲早必再遭重挫。
提名時程與辦法引發爭議
國民黨對提名總統候選人早有明文規定,但沒一次照著規矩行事,上屆更以「換柱」收場,制度權威性蕩然,此次黨內爭執依然熾烈,非制度之全民調聲勢較強,多次向黨中央叫板。
2月13日國民黨中常會後,提名機制較為明朗,預計4月公告初選,6月產生參選人,7月全代會通過提名,「將依現行三成黨員投票、七成民調辦理,但若有二分之一以上參選人同意,得採『全民調』。」還是留了個可能因少數幾人幕後協商後就可變動的小尾巴。之後,吳敦義主席連續兩天受訪時引述中常會討論內容,要待智庫研究全黨員投票可能性,又在2月18日提出黨員投票占五成之說。
21日,三份民調出籠,吳敦義在多人逼問下拋出,「不完全排除徵召高雄市長韓國瑜」。22日則又表示,國民黨提名總統人選一定會有黨員投票,比重多少還要研究。選舉辦法變來變去,頗有兒戲之態,肯定不利黨的形象。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就在國民黨對提名程序搖擺不定的過程中,王金平抖出當年換柱過程中與朱立倫的幕後互動,內情頗為不堪,等於扯朱立倫後腿。這可能重新喚起藍營支持者對換柱的記憶,再度激起他們的憤怒,對王與朱同樣感到不恥,拉下朱立倫的支持度,同時,王被提名的機率應更加下降才是。難道王是要燃燒自己,照亮吳敦義?
其實,王老謀深算,未必已放棄和朱合作的念頭,只是想增加對朱與吳的籌碼,至少能落個副總統的位子。就算黨內弄得不好,蔡英文與柯文哲都會寄望王的助力,也可坐釣黨外主動討好結盟的機會,他要把自己搞得奇貨可居,延長政治生命。人算總會不如天算的,最終如何很難說,但顯然已對國民黨的選情有所傷害。
原本是可以合乎正當性的規矩、光明正大地提前作業,早定人選,為候選人爭取更多準備的時間,卻一再拖拉時程,引發不必要的內亂,再揭舊恨,多生新仇,不無可能會因為這種沒意義的老派宮廷鬥爭式折騰,影響整體形象與年輕選民的支持度。
柯文哲是個大變數
柯去年兩度在台北市議會以「世事難料」堅拒承諾不參選總統大選,北市立委補選柯系人馬低票敗選,固然一時轉趨低調,老說自己沒說過要選,但也沒說不選啊。
春節期間一連參拜了台北市27間宮廟,與神鬼交心。不忘擁抱網紅直播,保持空軍戰力不墜,顯然在為下一場戰役預作準備。2月7日,自認功德圓滿之後,「命運還是有操之在己的成分,自己可以決定的部分掌握好,剩下的就交給老天爺。」究竟是什麼天大的事,可令向來睥睨人間的柯文哲,如此默默託付老天爺?
兒子難以啟齒,由母代言,似乎已是柯氏母子的模式。同在2月7日,針對柯文哲是否角逐2020總統大選事,精明強幹、口才便給的柯母大方表示,「如果大家都說(選總統)那就可以。」2018年九合一大選期間,柯母曾公開表示支持蔡英文連任總統2020,如今則一反當初,大方答以「大家不相欠。」此一時,彼一時也,薑是老的辣。一句「大家不相欠」正是為柯參選構築正當性,鋪平總統之路上最大的坑洞。媽寶真幸福,柯文哲應該感受最深。
迄今柯文哲的民調依然高於蔡英文、賴清德、朱立倫、王金平與吳敦義一截,鑒於經過「韓流」衝擊後,仍能維持數月如此的民調結果,誰都不能排除柯最終參選的可能性,他一旦參選,是國民兩黨共同的大變數。在討厭民進黨與國民黨不成材的情況下,出現第三種選擇,難保老天不會同時教訓兩黨吧?
韓國瑜上陣應屬不智之舉
藍營縣市民意代表為此情勢頗有著急擔憂者,於是擁戴韓國瑜參選總統的聲音越來越大,這著實反映了藍營面對2020的困境。被韓湊桌的四人麻將組顯然都各有致命的弱點,其中還有相公,勝選的機率高度不確定,突然又出現牌桌上翻臉之事,勝率再打折扣,黨內攀不上牌桌系統者因此思考尋覓其他攀附對象,韓國瑜正當紅,自然成為青睞的對象,一點兒都不奇怪。
然而,韓剛當選高雄市長,若要再參選2020,怎麼論述這個正當性?不要以為老百姓都會照單全收,聲勢強不代表不會瞬間轉弱,更無法保證選票可以落櫃,就以陳其邁此次競選為例,倏忽之間極大的優勢反轉,足堪為鑒。
其次,高雄市的治理績效,對藍軍日後突破南部綠色世界有極重大的戰略價值,韓剛上任,對高雄還談不到治理,更甭說績效了。如果競選2020,勢必被逼得辭去市長一職,屆時代理市長也必然由內政部指派綠營人士,藍營要再拿回高雄市,機率不高,這將自毀戰略機遇與優勢。若韓堅持不辭市長,會不會激起意外的反感,在今天的台灣實難預料。
再者,韓如果不選2020,2024還有機會,高雄搞得好,外溢效果可保2022地方選舉再勝,2024當選機會更大,更有實力幫助同黨同志在高雄市長補選中得勝,這是最佳良性循環的起點。這麼好的戰略地位,豈可輕言放棄?
如果只為了「聲勢壓得住柯文哲」,就想操作韓國瑜代表國民黨選總統,可能失之投機膚淺,短視盲目。不過,如果韓真的是國民黨最終的選擇,韓必須再加強兩岸、民主與社經路線的論述,並堅持在選戰中不辭去高雄市長一職。
(作者係本刊主筆、獨立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