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兩岸族」受政治因素往來減少|鄒夢瑩 在 Facebook 上分享!

 

蔡英文拒絕承認「九二共識」,造成兩岸官方交流停擺,社會層面的來往也受到波及,陸生、陸配、陸客、台生等「兩岸連結性群體」熱情減退,給兩岸關係帶來消極影響。

 

 

「兩岸族」往來減少

 

  一是陸生赴台意願降低。蔡英文上任後,不斷利用陸生操弄敏感議題,鉗制兩岸教育交流。先是將各公私立大學招收陸生行之有年的、保證課程內容不涉及台獨、「一中一台」等的研修文件,汙指為「一中承諾書」,稱其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並揚言開罰,要求與大陸交流的高校必須「一校一報」。今年3月,蔡政府又在沒有充分證據前羈押陸生周泓旭,對外公布破獲「陸生共諜案」,借此大肆炒作大陸對台滲透,為相關立法議題造勢,藉維護國家安全之名,行破壞兩岸交流之實。

另一方面,蔡在陸生權益保障方面坐實「權謀式善意」。雖同意陸生納保,但僅同意修改健保法,將陸生等同於外籍生,卻未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把陸生來台「停留」改成「居留」,造成陸生因無法享受補貼而繳交全額保費。蔡打著人權旗號,對外宣稱台灣民主進步,卻又將陸生與外籍生等同,向民眾傳遞兩岸是「國與國關係」,還想吸取更多陸生資金,弭平健保預算缺口。當前每年赴台陸生約9,000人,據台衛生福利部門估算,若全額自付,可帶來約1.3億元新台幣(下同)左右的健保收入。

2016年9月,陸生赴台入學率只有79%,相較於2015年的95%已大幅降低,報名人數更是自台2011年開放招收陸生以來的首度下降,對兩岸教育交流和青年交往融合帶來負面影響。

二是陸配持續受到歧視和差別對待。蔡無視兩岸婚姻家庭的合法權益,未調整種種歧視性規定、照顧陸配正當訴求。僅在「生活從寬、身分從嚴」原則下,有條件地放寬陸配工作的許可條件和在台開戶匯款限制,鬆綁台灣配偶收養陸配前婚子女的規定。今年2月,為化解長期以來對陸配歧視的爭議,並爭取「新住民」選票,蔡在其成立的首屆新住民委員會中納入一名陸配委員。但在陸配身分證問題上卻一再阻撓,不僅主導修法,維持六年取得年限,還增加「國民權利義務基本常識測驗」考試,相關定居條件不鬆反嚴,引發陸配抗議與不滿。

蔡對待陸配的政策不斷上演兩面手法,一方面企圖淡化與陸配對立的形象、為選舉布局,另一方面又不願在照顧兩岸婚姻上拿出實質誠意。當前,台灣共有約34萬餘陸配,可以預見,陸配在台所受的不公平、不合理待遇,短期內不會得到實質改善。

三是陸客遭漠視,赴台人數驟減。台灣屢屢發生陸客旅遊安全事故,極大地影響了大陸遊客赴台意願。去年7月,台灣發生了令人震驚的陸客團火燒車慘劇,致使整團24名陸客全數罹難。然而,蔡拒絕前往靈堂向罹難陸客致哀,也未送出輓聯。這種漠視陸客的態度使該案最終被作為「通案」處理,以公事公辦代替特事特辦。原本大陸同胞讚不絕口的「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也隨著蔡的執政而逐漸崩塌,變成「一輩子都不去台灣這種地方」。

據台觀光部門統計,自去年520至今,赴台陸客已銳減130餘萬,造成台觀光產值損失約627億元,其中,僅今年第一季就損失約236億元。雖然蔡政府面對陸客不來的窘境,已將觀光政策調整為「新南向」,但從今年1至3月的資料來看,東南亞各國旅客來台人數若要補足陸客銳減人數,仍差27萬人次。更何況,新南向國家遊客的消費力遠不如陸客,導致當前台灣地區的旅遊外匯收入已退回十年前水準。不少媒體預測,今年會是台灣旅遊業的「黑暗元年」。

四是台生留陸意願降低。儘管大陸方面不斷釋出優惠政策,吸引台灣學子赴陸求學創業,然而,受蔡政府有意形塑兩岸民眾對立氛圍的影響,台生赴陸、留陸熱情依然受阻。目前,台灣大學生創業方案雖「不排除」在大陸就學的台生,但因資源有限,多以台灣學生優先,欲藉此間接降低台生赴陸、留陸意願。同時,為配合「新南向」需要,台灣今年推行的海外實習計畫改變了以往以大陸為主的作法,將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作為實習試點,企圖用南向挑戰西進。

在此情境下,往年暑期赴陸台資企業實習的台生,至少有過半甚至七成願意留陸發展,而在去年520之後,不少台生因擔心兩岸關係急凍、兩岸敵對意識升高,赴陸、留陸熱情冷卻。如去年參加「台灣大學生赴陸台商企業實習」項目的學生人數由往年的100餘人減至70人,實習期滿的台生也只有兩成願意留在大陸,跌到該項目啟動以來的最低值。

 

加大力度促進兩岸融合

 

蔡英文在事關「兩岸族」的問題上只見權謀,不見善意,不僅不利於開展兩岸民間交流與合作,也勢必會影響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進程。實際上,蔡上任以來,多家民調結果均表明其施政滿意度一路下滑,不滿意度逐漸躍升。在其執政周年來臨之際,台灣各家民調更一致顯示蔡施政滿意度暴跌,特別是在「處理兩岸關係」一項上,民眾的滿意度幾乎都位列倒數。

要扭轉以上各種負面的變化,筆者建議大陸當局應充分利用兩岸民間社會交流平台,讓兩岸經濟社會融合再邁實質步伐。具體看,可從以下四個方面著力。

一是透過國共兩黨的黨際交流合作,共同為在台陸生、陸配爭取權益。大陸可加強與國民黨大陸事務部的定期溝通交流,透過國民黨在台立法機構發聲,保障陸生、陸配合法權益,妥善解決他們在台生活中遇到的切身問題,讓陸生健保、陸配取得身分證等本該單純的問題,盡快得到應有的公正對待。

二是通過兩岸基層社會組織的交流合作,為陸配謀福利。大陸的基層組織應與台灣基層民間社團,如陸配聯合總會、新住民發展協會、新移民女性關懷協會等開展定期交流活動,積極維護陸配在老年照護、親屬探親、語言學習等方面的兩岸婚姻家庭正當權益,照顧陸配合法訴求,協助其盡快融入台灣社會。

三是大陸可進一步吸引台生來陸求學就業,為其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當前兩岸社會現實已使大陸對台生的吸引力遠超過台灣對陸生的吸引力,大陸應持續加大招收台生來陸就讀的力度,繼續推進對台免試招生,拓寬台灣學生來陸學習管道,實現台生獎學金全覆蓋,簡化台生在陸就業社會保險程式,為創業台生提供市場對接、業務拓展等經營管理相關培訓。此外,還可配合大陸的開放二胎政策,為台生來陸就讀幼教、母嬰專業以及相關領域就業、創業,提供更多支援及優待。

四是針對在陸台生開展以「同甘共苦、苦中作樂」為主的社會實踐活動。可利用包括北大「兩岸文化交流協會」在內的校園社團,搭建青年交流平台,組織在陸台生與大陸學生一同參與重大賽事、志願服務或赴艱苦地區開展支教等活動,讓他們在共同吃苦的環境中建立友情,培養同理心,為進一步增進兩岸青年情感認同、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係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