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至1988年,蔣介石、蔣經國父子執政時期,在國際上奉行「漢賊不兩立」政策,阻止外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共)建交。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2758號決議,台灣當局被逐出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1979年中美建交,台美斷交,台灣的對外關係遭受嚴重挫折,邦交國大幅減少,至1988年僅剩22國。
李登輝1988年初上台後,逐漸拋棄一個中國立場,公開鼓吹「中華民國在台灣」,全面推行「務實外交」,想藉「金錢外交」及「雙重承認」與更多國家建交。在台灣不斷的拉攏下,格瑞那達及巴拿馬等國與台建交,台灣邦交國一度增加到29個。但由於中共在國際上堅決捍衛一個中國原則,台灣製造「雙重承認」的圖謀並未成功。1992年台灣與亞洲最後一個「外交堡壘」韓國斷交,1998年與非洲「外交重鎮」南非斷交,連鎖效應擴及多個非洲和南太平洋國家。為挽救外交頹勢,李登輝政府不斷加大對非洲、中南美洲和太平洋小國的經濟力道,並要求邦交國在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友台」提案,但一再遭到失敗。
2000年5月陳水扁上台後,大搞「烽火外交」,向國際社會宣傳「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陳水扁及呂秀蓮頻繁過境美國,又極力爭取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WHO,並在島內推動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公民投票(「入聯公投」)。但國際社會堅守一個中國原則,「入聯公投」亦未通過。多米尼克、格瑞那達、塞內加爾等國先後與中共建交或復交,台灣的邦交國減至23個。
2008年5月馬英九上台後,提出「活路外交」,一方面維護中華民國的地位,另一方面尋求擴大台灣的「國際空間」。在鞏固邦交方面,提出「和解休兵」,停止與大陸惡性競爭,並謀求提升與美國、日本、歐盟、東協等的實質關係;在擴大國際空間方面,積極爭取加入政府間及非政府間國際組織。
2013年11月14日,甘比亞總統宣布與台灣斷交(2016年3月17日該國與中共宣布建交),台灣邦交國降至22個,其中拉丁美洲12個,大洋洲6個、非洲3個、歐洲1個,多為經濟不發達小國,在國際社會的影響有限。
在國際組織方面,截至2014年底,台灣以正式成員或觀察員身分參與了53個政府間國際組織。例如,2009年至2015年,WHO總幹事連續七年致函邀請台灣衛生署派員作為觀察員出席世界衛生大會(WHA);2013年9月,國際民航組織(ICAO) 理事會主席邀請台灣民航局派員以理事會主席客人身分列席第38屆大會。以上相關安排,是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背景下,經過兩岸協商,並參照有關國際組織實踐做出的特殊安排。這些安排符合WHO和ICAO有關規定,也符合國際社會普遍認同的一個中國原則。
隨著中共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進一步提高,國際形勢繼續朝著有利於鞏固一個中國格局的方向發展。至2016年3月,中共與173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並且是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等主要國際組織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