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八二三炮戰爆發時,我是金門金東師上校團長,而金東鵲山正是炮戰期間大金門落彈最多之地,我親身經歷了炮火攻擊,看到戰爭的可怕,因而了解和平的可貴。在八二三炮戰62年後的今天,看到中美關係及兩岸關係日益嚴峻複雜,戰爭似乎一觸即發,忍不住想說幾句話。
19世紀,拿破崙曾說「不要驚擾它,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一旦覺醒將會震驚世界」。可惜西方政治領袖並沒有領悟這句話的深意。
自1840年英國率先發難,掀起鴉片戰爭進兵中國,繼而包括美、德、法、俄、意、日、奧、荷等國相繼進逼,自1842至1915年,清廷及北洋政府先後被迫簽署了15項不平等條約,致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作為戰勝國,廢除了所有不平等修約,並成為世界五強之一,惟因國家貧窮落後,海峽兩岸又因內戰長期分離對峙,並未受到國際社會應有的重視。
經濟是治國強國之本
英國歷史學家保羅甘迺迪(Paul Kennedy)在《大國的興衰》(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一書中說,「一個國家行使和保持世界主導權的能力,最終取決於它的生產力、經濟實力」。1979年,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一開始就呼籲「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一心一意,搞四個現代化;衡量一切工作最基本的標準是:是否有利於發展生產力(經濟實力)、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這個基本指標下,大陸全體人民同心合意,使出全力,很快地從「一窮二白」,變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這隻沉睡了一個多世紀的獅子,終於睜開了惺忪的雙眼,慢慢站起來了。
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首任院長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說,「自2008年以來,中國生產總值每兩年的成長幅度,大於印度的整個經濟規模。雖然2015年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其增量也達到每16周生出一個希臘、每25周生出一個以色列。2014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美國經濟規模為17.4兆美元,中國經濟規模為17.6兆美元,並宣布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中國不僅已超過美國,而且約占全球GDP的18%。
中華文化講求大同思想
美國自1898年從西班牙統治下奪取菲律賓後,就逐漸稱霸全球,對現在中國的快速增長當然不會無動於衷,乃以諸般手段,極盡扼制、打壓之能事。這讓很多國際問題專家,不免想起「修昔底德陷阱」,也都推斷中美終須一戰、也注定一戰。其實,當前的中美爭鋒,與西元前5世紀的斯巴達與雅典戰役,時空背景完全不同,根本不能類比。
中華文化一向都以「天下為公的大同思想」、「以德服人的王道思想」、「推己及人的恕道思想」為主流,從來沒有稱霸的思想和野心,只求保住固有疆土,堅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理念,只想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讓所有中國人能過上太平日子。
猶記得2017年1月19日,川普就任美國總統的前一天,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演講時鄭重表示:「中國從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靠的不是對外軍事擴張和殖民掠奪,而是人民勤勞、維護和平。中國將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無論中國發展到哪一步,中國永不稱霸、永不擴張、永不謀求勢力範圍」、「中國將繼續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將自身發展機遇同世界各國分享」、「中國願同廣大成員國、國際組織和機構一道,共同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進程」。
不對稱戰爭美國未必打贏
被美國各大軍事院校列為教材的《孫子兵法》始計篇最後一段云「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少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美國若想與中國一戰,得先推算一下有幾分勝算。
毫無疑問的,美國是全球首屈一指的軍事強國,再若干年後,中國也未必能望其項背,不過,中國大陸在內陸及周邊地區,經營「不對稱戰爭」多年,因此如戰爭發生在中國本土及其周邊地區,美國未必能勝。例如,美國航空母艦若過了某一條線,大陸即可用飛彈回擊,這對美國而言,是絕對划不來的。不僅一艘航母的造價與飛彈的造價不成比例,美國也沒有多少艘航母,還得在全世界不同的地區部署。但如航母不來,美國恐怕就占不了優勢。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似慍而致戰」。政治的目的在於保護人民,為人民謀福祉。任何國家領袖都不應該輕易用兵,導致兩敗俱傷。因此,我奉勸川普先生務必認清台灣及南海問題的高度敏感性,放下國內政治的算計,切勿挑戰中國的底線。
(作者係陸軍退役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