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憶陽明山竹子湖發展史|張健豐 在 Facebook 上分享!

近年陽明山竹子湖以海芋季聞名,高峰期一天有近兩萬名遊客,但可能沒幾個人知道,百餘年前的竹子湖是梯田的輪廓映上金黃色的稻穗。由於獨特的地理環境與人文發展歷史,使竹子湖成為北部地區著名的休憩區。

 

蓬萊米的故鄉,正是位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竹子湖。該地名在清代的台北舊志即有記載,是位於台灣北部大屯山、小觀音山與七星山之間的一個山谷。海拔高度約有600多公尺,原為一火山堰塞湖,後來因湖水的侵蝕作用產生缺口,湖水逐漸流失枯竭,形成今天所看到的地形。閩南語中的「湖」具有泥濘地的意思,為陽明山區少有的休閒農業區,也是大台北地區知名的旅遊景點。

 

清朝時期水圳與梯田共生

 

以大屯火山群為主體的陽明山國家公園,火山岩流主要為安山岩所構成。安山岩節理分明、方便堆砌、適合當建材,所以早在清代,曹姓、高姓的先民就在竹子湖地區採集安山石,建造出冬暖夏涼的石頭屋及灌溉梯田的圳溝。

水圳的開鑿使農業生產由甘藷、玉米等旱作轉而栽植產量較大的秈稻,改變了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傳統古厝聚落、水圳與梯田共生的空間模式,見證了漢人開圳墾荒的重要文化景觀。今天遊走在竹子湖的水尾聚落(下湖地區)一帶,尚可看到傳統工法砌成之古樸的石頭老宅;在其他地區也可看到以此改建的餐廳。

 

日據時期栽種蓬萊米

 

1895年日本占有台灣後,起初稱台灣種植許久的秈稻(一年可生長二季)為支那米;本國種植粳稻(一年只能生長一季)生產的為日本米。由於日本人習慣吃的米是短圓、有彈性的粳稻,吃不慣當時台灣人常吃的細長、口感偏硬的秈稻,因此從台北南侵的日軍只吃從本國運送來的日本米。但在8月底占領彰化後,受到河川的阻隔及航運不便的影響,只能暫時就地徵糧,支那米和日本米混著吃。

1896-1899年間,簡大獅率領抗日勢力在陽明山地區集結,在竹子湖地區留下古戰場遺跡。當時隨日軍上山的記者傳送了當地的櫻花新聞,讓這個小鄉村躍上《台灣日日新報》。1910年日人以「保存風政」之名,在竹子湖栽植多株從日本引進的櫻花樹,使當地成為賞櫻勝地。但,在此同時,從日本移植到台灣,在平地種日本型的水稻品種,卻屢屢失敗。

到了1921年,日本人發現,一來竹子湖海拔約600 公尺以上,是個四周環繞高山的山間小盆地,這樣封閉的地區可以避免與其他種的稻米雜交,病蟲害也不易傳染;二來竹子湖氣溫低,與日本南九州相近,種植日本的水稻,比較快適應環境,成功率也比較高。三來竹子湖年雨量達3,000公釐,水量充沛、溪流遍布,方便灌溉。特別是此地氣候涼爽又有溫泉方便稻種消毒及催芽的優點,這使得竹子湖成了全台蓬萊米,也被稱為「原種田」的發源地。從1923年開始,日本人在竹子湖的頂湖、下湖、東湖,設置種植日本型稻(內地米種)的原種田事務所,於5月種植,9月收穫,獲得優良成績。根據1925811日《台灣日日新報》的報導,一期米的移出和產地,中北部多為內地種,南部則多為在來米(秈稻)。

1926年,日本當局將竹子湖的原種命名為「蓬萊米」。經過多年試種後,這種稻米產量高過台灣在來米種的20%,其後即在台灣各地推廣,稻作面積逐漸擴大至60%,不但縮短栽培期間,並可栽種其他雜糧作物。

竹子湖因稻米栽種,而衍伸出的事務所、溫泉療養所、登山住宿山莊、蔬菜試驗所、竹子湖書房,以及1930年設置的氣象觀測站等,也使竹子湖成為重要的觀光勝地。但隨著平地的稻作面積不斷擴大,中南部一年可收成二至三次,竹子湖一年僅收成一次,蓬萊米原種田也就在1940年代漸漸沒落。

 

台灣光復後至今

 

從日據末期在竹子湖發展出的高冷蔬菜產業,在此時獲得蓬勃的發展。以高麗菜為大宗,主要供應大台北地區。種植花卉也獲得推廣,供應台北的切花大賣市場,到1970年代這段期間,竹子湖的花農在台北花卉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但高速公路通車後,武陵農場、梨山等地區培育的高冷蔬菜大量引進台北地區販售。於是,1958年從日本引進象徵純潔的白色海芋,市場反應熱絡且廣受歡迎,因而成為現今最主要的經濟作物。

2011年,在地方文史工作者的推動下,當地農夫展開了蓬萊米復耕計畫。此時,距離1976年結束最後一畝水稻田已近40年光景。竹子湖高家後代慷慨出借兩分地,作為竹子湖蓬萊米的復耕田,也是目前竹子湖僅存的一塊稻田。每年由曹家後代負責培育秧苗,再由當地老農與小學生一齊下田插秧和收割,把社區的歷史記憶種回來。期待當地也能重視已逐漸消失的石頭宅等文化資產,找回先民奮鬥的精神。

 

(作者係歷史研究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