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鍾永和用鏡頭素描台灣鄉城|陳淑英 在 Facebook 上分享!

鍾永和自1980年代開始透過鏡頭紀實台灣,至今已拍攝50多萬張鄉城身影照片。他特別精選60幅作品在歷史博物館舉行個展,與大眾分享一甲子的人生,個人35年光影歲月。

 

人文攝影家鐘永和,一頭招牌長捲髮,總是被友人趣稱像「達摩」。他自1980年開始用影像紀實台灣,足跡遍及全台319個城鄉,累積拍攝逾50萬張照片。他說,人生相遇不容易,莫錯過難得的聚敘,願在60歲人生分享35年光影生命能量。特別精選60幅作品,以「台灣鄉城素描」為題,於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個展。從其中,不但可看到台灣各個角落的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致,更佩服攝影家的生命信仰「一生只做攝影一件事」。

「台灣鄉城素描」攝影展,即日起展至6月12日。60幅作品皆是黑白照,年代涵蓋1980年至2015年,依題材分成「土地」、「人情」、「鄉景」3大項目。鍾永和鏡頭下的台灣,既沒奇觀異景也無名人要事,只有碾米廠的看報阿公、村莊媽媽懷抱嬰兒、挑扁擔的農人,以及淡水河畔的小舟、沿街叫賣的麵茶攤、堤防上的養鴨人家等等。

 

影像配上感性短文

 

每一幅作品都配上鐘永和個人真摯樸實的感性短文,蘊藏他對鄉城人文生活的關注。如:1993年在台中豐原拍的「童年玩伴」,鏡頭下的孩童天真活潑又淘氣,這是每個人都曾經有過的經驗。攝影家透過文字抒發感慨,「好像什麼都會饒過你,就是歲月不饒人」,雖說如此,「只要沒所求,生活一樣自由自在。」同年拍攝的「河岸之境」,背景是台北市大同區,畫面呈現的是一葉小舟靜靜擱淺於河面,鐘永和在一旁字卡寫著「早期曾有小舟橫渡的河岸對面,如今已成生活歲月回憶。」

1994年拍攝的「豐收之餘」,背景是他的出身地故鄉宜蘭。攝影家目睹蘇澳鎮南方澳漁港漁家生活,出海捕魚是那麼的風險與辛苦,然而,看到漁家回航時帶回滿滿的鮮魚,也忍不住寫下「完全回報豐收之餘」。

憑藉著敏銳的心及感受性的眼,鍾永和透過鏡頭,將瞬間的感動捕捉入鏡,為流轉的歲月留下永恆的剎那。

 

少特寫不干擾被攝者

 

資深攝影家莊靈觀察此次展出的作品認為,鍾永和「很少使用大特寫或超廣角鏡頭,也鮮少使用特殊角度來表現強調或誇張效果」、「總在自然與平和中,呈現一種寧靜和對於已經成為過去事物的感懷與輕喟。」

莊靈指出,個展中的許多鄉景和其自在生活著的鄉人,多用中景、遠景,看似隨意摘拍,其實這麼拍的用意是「不想對被攝者造成任何干擾」,才能得到完全自然的生活影像。莊靈說,他認識鍾永和至少30年,人如作品,始終平和溫潤,從來沒有什麼改變,像個長時間徒步攝影這條漫漫長路上的修行者,「他的作品代表了他的全部心意」。

 

記錄時代社會變遷

 

人生過半時間都與相機為伍的鍾永和,作品真實記錄台灣的歷史、社會變遷,在在顯示其內在情感、美學內涵與人文素養。如國策顧問黃光男說,「認識鍾永和,也認識台灣風景的人文景觀。」

鍾永和則把自己35年的攝影歷程稱為「人文觸角的生活行腳」,他說,「人文攝影具人、事、地、物等生活紀錄的內涵,承載對社會背景、生活人文的探索。」攝影的人文影像特質,與一般「沙龍」攝影不同。

英國攝影大師布萊因‧坎貝爾(Bryn Campbell)曾指出:「美學與人道關懷是攝影中最重要的兩項素質。」鍾永和的作品讓過往歲月在光影中停格,生活也在影像中停格;既為台灣歲月留下動人的故事,也喚起更多人回憶起與土地之間的動人故事、生活趣味。觀看「台灣鄉城素描」除了美學上的視覺滿足之外,別忽略了,鍾永和如今儼然成為台灣美學歷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