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蔣介石如何失去中國大陸?|汪榮祖 在 Facebook 上分享!

 自北洋政府退出歷史舞台,便是國共爭奪天下。孫中山主張聯俄容共,然蔣介石在中山艦事件奪權成功後,便開始視共產黨如寇仇,幾欲趕盡殺絕。但國共內戰的結果使得蔣介石徹底失去大陸,兩岸分離至今。

 

蔣介石成立南京政府後,即開始江西剿匪,以十倍之眾,剿而無功,最後蔣的德國顧問圍堵之策奏效,使第五次圍剿得逞,然而朱毛殘部竟能將流竄變為長征,敗而不潰、退而不亂,能敗部復活,重建革命根據地於陝北,促成逼蔣抗日,抗日使國共再度合作。

國共在抗戰中沒有決裂,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在舉國一致抗日的大環境裡,蔣不敢公然大舉剿共,只能暗中搞;二是毛澤東雖針鋒相對,但儘量避免決裂,一方面奉蔣介石為最高統帥,以維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另一方面則儘量維持共區的自主性。因此衝突與矛盾固然不斷,仍繼續奉行國共合作的策略。於是毛澤東不肯決裂、蔣介石不敢決裂。蔣雖在軍事上占優勢,卻在政治上處處被動,難怪蔣在抗戰期間的194039日記中,有「唯共產黨作祟為可恨耳」的自白。

 

蔣始終不願意國共合作

 

蔣介石始終不喜歡國共合作的提法,因這種提法把國共對等起來,豈蔣所願?他不要聯共,而是要「容共」,要把共產黨合併於國民黨內,實現一個黨、一個主義、一個領袖的理想。

從蘆溝橋事變到武漢棄守,蔣介石因忙於應付猛烈的日軍進攻,尚無餘力來對付共產黨,國共之間暫無摩擦。值得注意的是,蔣毛兩人對付日軍入寇,戰略已見其異。蔣打的是正規的陣地戰,面對敵人強大優勢的火力,常陷於被動挨打,往往導致一瀉千里的大潰退。毛則發動廣大人民羣眾打游擊,易於擾敵,而不易被敵所殲。

中共經過八年抗戰,勝利之際實力已不可小覷,紅軍已逾百萬之眾,所轄人口近億,更由於從事敵後游擊,據有根據地,再加上嚴密的組織與嚴明的紀律,而其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等雄心勃勃,顯然有問鼎中原之心。然而,由於與國民黨實力相比仍然懸殊、國際現實所逼、國內普遍厭戰,不能亦不願向國民黨挑戰,但求重組結合各黨派的聯合政府,分享政權。但是蔣介石不能相容,他要中共在聯合政府成立之前,就交出軍隊與地方政權,無異要求毛澤東先率眾投誠。既不可能,即欲以武力解決。

 

抗戰勝利後專心打內戰

 

毛澤東譏笑蔣介石蹲在山上等待抗戰勝利,勝利等到了便要下山摘桃子。問題不是蔣要摘桃子,而是他要把整棵樹上所結的桃子獨家獨摘,不許旁人插手。蔣介石自武漢遷都重慶後,已經抗戰不力,把力氣用在對內,想剷除包括共產黨在內的地方勢力,以便達到一黨專政、特務統治、保甲制度三位一體的獨裁政治。珍珠港事變後,知道美國遲早會打敗日本,蔣氏心思更加對內不對外了。

這種心思最具體的表現,可見之於19433月出版、由陶希聖執筆的《中國之命運》。此書提倡民族主義,美化傳統文化,進而反對「個人本位的自由主義與階級鬥爭的共產主義」,以道統來強化正統。蔣介石既是上繼中華道統,還有誰有資格跟他爭正統?他固然容不下陝北的共產黨,也容不了任何地方勢力、民主人士。於是當抗戰勝利時,雲南的龍雲被他吃掉也就不足為奇。抗戰一結束,蔣就把所有在國境外的軍隊調回打內戰。後來為了打內戰,連日本的賠款也不要了。

 

美國大力援助國民政府

 

蔣介石不可能不知道中共已於戰後坐大,不過他認為自己更大。珍珠港事變後,美國大力援助國民政府,裝備了不少精銳的嫡系師,而由於蔣的阻擋,美國武器不允許進入共區。抗戰勝利之後,美國國會又於19466月通過《軍事援華法案》,賦予美國政府寬鬆的權力為蔣介石編練軍隊,並提供武器和設備。

美國於同年716日贈送蔣271艘艦艇;831日又將8億美元「剩餘物資」以二折低價售蔣。而蔣開始打內戰之時,其陸、海、空軍總兵力高達400餘萬人。數量上固遠遠超過共軍,裝備之精良更非共軍可望項背。在此一背景下,蔣才會在10月間南京軍事會議上宣布要在5個月內打垮共軍。既然5個月內可以打垮共軍,又何必要和談呢?和談拖了那麼久,完全是由於杜魯門與馬歇爾的壓力,否則蔣介石早就開打了。

 

「樓台七寶倏成灰」

 

蔣介石打內戰如此有信心,主要是只見軍事裝備的精銳,未能細究其軍隊素質的窳敗。國民黨軍隊早在抗戰期間,隨著美援的增加,作戰能力不增反降,原因是高級軍官沒有鬥志,甚至士兵們由拉夫而來。美國記者曾報導說:國民黨軍官把士兵視若動物,任意毆打、處罰、甚至殺害。美軍顧問團也認為中國士兵的體質與營養都很差。這種情況至抗戰勝利並未見改善;若然,則國軍何來士氣與戰力之可言?孔宋豪門貪污之惡劣,絕非共產黨的宣傳,或反蔣分子的惡意中傷,連親蔣的自由份子傅斯年等也不諱言其事。據美國魯斯克(Dean Rusk)的估計,宋子文擁有15億美元的財產,國民黨政府上下貪污成風。

蔣介石的政權既無群眾基礎,又不顧戰後通貨膨脹、農村經濟破產、工商衰退、失業日益嚴重、工人罷工、學生遊行示威、鄉村民變時起、人心厭戰,蔣仍然要發動全面內戰,所依靠的就是數百萬大軍,但他的軍隊並不可靠。如果有自知之明,就應趁馬歇爾調停之便適可而止,切實履行政協決議,組織民主開明的聯合政府,則國民黨雖不能專政,至少可以分享政權,維持中華民國的名號,以及他的領導地位。但他一心想獨家通吃,其結果誠如陳寅恪所說:「樓台七寶倏成灰」,為天下笑。

 

1946年底國共徹底決裂

 

國民黨軍隊在1946年的年底,攻克張家口,蔣介石不再顧慮共產黨與民主同盟的反對,以及美方的壓力,斷然拒絕延期召開國民大會,於是和平絕望。翌年初,馬歇爾宣告調停失敗離華,中共駐京、滬、渝聯絡工作小組全部撤回延安,國共徹底決裂。

決裂之初,蔣介石滿懷信心。這種信心並非全是空口白話,而是根據錯誤的情報,誤以為中共在軍事上不堪一擊。攻克張家口之後更誤判「共黨主力已被擊潰」。特務鄭介民甚至於1021日的黨政小組會議上宣稱:「共黨戰鬥力甚差,組織力亦不如前。共軍向我投誠者日眾,共黨內部亦常有我人潛伏,如能再將冀魯平原收復,則共黨無可為矣。」在國共決裂前的談談打打,國民黨的確從共產黨手中奪回不下百餘城市,似乎證實共軍不堪一擊。據此,我們才明白蔣介石為什麼積極求戰。

蔣介石在高度樂觀下,於194612月採取全面進攻戰略,奪取17餘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再占領160餘座城市,但並沒有捕捉到共軍的主力,占領的土地反而使戰線愈拉愈長,成為防守上的負擔與消耗,而預期要打通自東北、華北到華東的鐵路幹線也無法完成。19473月全面進攻顯然無法持續,蔣介石對中共發布討伐令,其實在戰略上已自全面進攻改為重點進攻了。

 

「重點進攻」在山東與陝北

 

蔣介石「重點進攻」的重點有二:山東(軍事重點)與陝北(政治重點)。在陝北,胡宗南奉命分兵兩路進攻延安,不到一周即已攻克,但共軍早已撤離。蔣馳電胡宗南慶賀,有謂:「宗南老弟,將士用命,一舉而攻克延安,功在黨國,雪我十餘年來積憤,殊堪嘉尚。」但毛澤東及其中央已遠走陝北山區,胡宗南追不到僅僅兩萬餘眾的陝北共軍,在追擊之中反而不斷自我消耗,因而一年多以後毛澤東又回到了延安。所以攻占延安的最大成就僅止於宣傳而已。

至於在山東,蔣派遣湯恩伯等三個兵團強勢進攻,擬殲敵於沂蒙與膠東地區,既未能得逞,而共軍又主動出擊美械裝備精良的整編第74師,最後殲之於孟良崮,師長張靈甫陣亡,令蔣介石震驚,在氣憤之下命令高等法院下令通緝毛澤東,然於事無補。

蔣介石重點進攻失敗後,被壓縮於鐵路據點與大城市間,而毛則由內線轉入外線,劉鄧大軍乘機千里躍進大別山後,戰略態勢驟變。時至194778月間,毛易守為攻,以鄉村包圍城市。蔣介石於同年75日發布「剿共戡亂令」更加顯得色厲內荏。

事實上,1947年的後半年,毛澤東已喊出「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口號,至此不是國民黨「剿共」,已是共產黨「剿國」了。蔣介石於1948年元月更退一步採重點防禦戰略,集中兵力於主點、主線之上。然而,集中對蔣並不有利,因防禦重點勢將被割成片片孤島,等待被動的決戰,那就是遼瀋、徐蚌(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結果使蔣氏大敗虧輸,精銳部隊喪失殆盡!

蔣介石自稱熟讀德國著名戰略家克勞塞維茨(Carl von Clausewitz)的《戰爭論》(VourKriege)。克氏說:「什麼叫擊敗敵人?必然是消滅其武力,無論用任何方式來殺傷敵軍,使其不能繼續作戰…吾人必須視殲敵之全部或一部為所有作戰的唯一目標。」而蔣介石總是不肯放棄土地城池,情願消耗兵力,已犯克氏所謂的兵家大忌。讀孫子兵法的毛澤東為了保存二、三萬兵力,不惜棄守延安,轉戰陝北,到擊敗敵軍後,再收復延安,似比蔣更懂得克氏《戰爭論》的精義。

 

1949初蔣政權已搖搖欲墜

 

蔣失東北後,共軍在數量上已超過國軍,又從投降的蔣軍取得前所未有的大批美制重武器,強弱已經易勢。蔣介石為形勢所逼,本來已準備撤徐州之師,然為毛佯攻豫南所惑,捨不得放棄名城,派杜聿明回任徐州,實際負責徐蚌會戰。此戰像東北戰役一樣,共軍「圍點打援」。當蔣知道徐蚌之間的鐵路線打通無望,乃允許棄徐州而後退守淮河以南。杜聿明希望華中剿總與西北剿總能伸援手,但胡宗南的西北兵團遠水救不了近火。白崇禧在華中覺得伸援無補於大局,不如集中兵力於武漢,以保障華中和西南。

杜聿明陷於重圍大軍缺糧之際,蔣介石派飛機空投烈士紀念冊,要杜聿明盡忠。194919日,杜聿明突圍被俘。徐蚌大戰打了66天,蔣軍幾乎全軍覆滅(惟李彌率部分隊伍得脫),元氣為之大傷。

徐蚌會戰尚未結束,傅作義已坐困北平。傅在華北剿總原有大軍50萬餘,實力不小。毛澤東洞燭先機,命林彪在東北新勝之師,迅速入關,切斷傅西退或東進之路。當共軍攻陷天津,北平成為孤城,傅決定與中共談判,達成協議,和平解放北平。到了1949年初,蔣介石損失了百萬以上的軍隊。長江以北除了胡宗南孤懸西北之外,盡是解放軍的天下,南京蔣政權已搖搖欲墜矣。

 

召開國大使國共和談決裂

 

蔣在戰場失利之際,還要貿然召開國民大會,想選總統,不惜破壞政協決議。中共抗議無效,與民盟一起拒絕參加,成為國共和談決裂的一個主要原因。中共堅持緩開國大,蔣不允,並命令中共代表離京。國民大會制定了《中華民國憲法》,並於1947年元旦由國民政府公布。

國大的重頭戲當然是選舉總統,開票結果蔣中正獲得2,430票當選總統,全場鼓掌、高呼萬歲。但副總統選舉就不一樣了,群雄之中,蔣最顧忌的當然是兼具實力與戰功的桂系首腦李宗仁。然而,李宗仁甘冒蔣之忌,堅持要出面競選。蔣非要阻止李宗仁不可,反而使李得到更多的同情。經過四輪選舉,李宗仁最後當選首屆副總統,令蔣介石氣憤至極。李宗仁也親自感受到蔣的不快,在就職典禮上李受盡作弄與冷落。總統和副總統都不能夠同心協力,國民黨政府大廈將傾勢所必然。

 

舉措失當、民心盡失

 

有人或問,蔣以美式軍備,外交上的優勢,何以在短短幾年就敗給小米加步槍的土八路,失去整個中國大陸?再看日本當年以世界一流強國,動員百萬兵力,耗時8年,打不敗中國,而毛澤東卻能不到3年就一統大陸,其故安在?戰爭的勝敗表面上看來像是決勝戰場,其實關鍵在於民心。日寇入侵, 欲滅人之國,國人為求生存,猶如聖戰,無不拼死以赴,堅持到底,等到最後的勝利。國共內戰,國人於萬劫餘生之後,極度厭戰,而蔣急欲滅共,以絕後患,無論軍、政、經各方面皆舉措失當,民心盡失。

民心之失可見之於軍隊之倒戈、政治人物之內訌、官吏之貪贓枉法、通貨膨脹之一發不可收拾,以及知識分子之離心離德。大廈將傾之際,國民黨的《中央日報》社論呼籲「趕快收拾人心」,豈不晚矣!

 

結束內戰是遲早的必然

 

蔣介石失去大陸之後,美國右派有「誰失去中國?」的辯論,最後有識者指出:美國從來沒有擁有中國,何來「失去」的問題?於是美國人以《失去中國的人》(The Man Who Lost China)作為蔣介石傳記的書名,誰云不然?

蔣介石把國民政府帶到台灣孤島,但內戰並未結束,蔣誓言反攻大陸,毛誓言解放台灣。時至今日,大陸的態度未變,堅持一個中國,然台灣有人覺得反攻無望,想要建立「偶然的國度」,然而內戰未結,如何了結?要了結,除了和平方式,只有兵戎相見。尚未結束的內戰拖延了70年才是偶然,結束內戰才是遲早的必然。

 

(作者係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