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建構乙未抗日歷史資料庫緣起|張健豐 在 Facebook 上分享!

 

乙未抗日歷史衝突地點資料庫以地理為經、歷史為緯,利用谷哥(Google)地圖定位點出台灣各地戰場及清代相關史蹟,可加強讀者重新認識這段歷史的廣度和深度,也可謂是另一種形式的「看見台灣」。

 

     2016年8月台大歷史系教授花亦芬在一場研討會上建議:台灣可仿效國外經驗,利用谷哥(Google)地圖定位,建構歷史衝突地點資料庫,如嘉義某棵大樹下曾發生什麼事情,讓歷史記憶公開、社會自我啟蒙,回顧過去庶民生命歷程傷痕。這使得筆者想到1895年那一段乙未抗日戰爭歷史,最值得建構資料庫。

 

乙未抗日歷史不可遺忘

 

回顧近50年來,高中歷史教科書有關台灣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爭─乙未戰爭的描述,從1967年只有200個字,到1987年增加到500個字,到2007年已到700個字。1987年到1997年國立編譯館編撰的《高中歷史》第三冊教科書提到:「…綜計義軍與黑旗軍,不過數萬人,能與精銳之日本陸海軍喋血戰鬥,持續數月,創造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蹟,表現了堅毅不屈的民族精神;並使日軍死亡近五千人,高級將領旅團長山根信成少將、師團長中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均負傷去世,包括天皇在內的日本朝野為之震憾。」但,到了一綱多本時代,教科書對乙未戰爭的詮釋,反而大都落入日方觀點。

另外,1895年5月28日是日軍登陸部隊所乘艦船,以基隆東北方尖閣島,即我國所稱釣魚台群島以南八公里處的海面集結待命,隔天便開始登島侵台。

所以,筆者以地理為經、歷史為緯,利用谷哥(Google)地圖定位在台灣各地戰場及清代相關史蹟,建構乙未抗日歷史衝突地點資料庫。該資料庫收錄了一百多年來相關的古地圖,並標示繪製年代,可讓讀者調整透明度作古今對照。同時,也在全台各地設置了錨點(ICON),透過搜尋「古戰場或相關史蹟」,會自動出現錨點其相對應的古地圖。按錨點後,大都有圖片及約幾百字的說明,透過連結,可連到到原敝網「乙未抗日古戰場巡禮」裡面及其他網站的相關資訊。

 

台灣應該重新被看見

 

北魏酈道元在其《水經江水注》嘗云:「山水有靈,亦當驚知已於千古矣」。筆者是以此心境去建構這個資料庫。裡面分布最廣的是《全台日軍戰鬥地圖》。它是日本參謀本部於乙未戰爭結束後所繪製。裡面詳細標出當時抗日軍及日軍各兵種的番號及動態、戰鬥時間等。該圖還呈現了台灣原始的地貌,例如海岸線,還有古地名、溝圳、聚落、市街、鐵路、舊官道、古碑等。可讓讀者對這段歷史認識的廣度和深度,也可謂是另一種形式的「看見台灣」。

另外,12年國教歷史課綱自2018學年度起,重點放在台灣最近500年脈絡,且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從熟悉的台灣往外走。每學分安排一個導論、三個主題及一次歷史考察。乙未抗日歷史衝突地點資料庫,是從人民的角度去思考乙未歷史,而不是站在當時的日本統治者看這段史實,這是很大的翻轉。同時,看到裡面的清代建設遺跡,就會體會到當時中國根本捨不得把台灣割給日本呢!

讀者要上這個資料庫,在YAHOO或GOOGLE搜尋打「乙未衝突」就可找到。

 

(作者係歷史研究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