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回顧中越戰爭反思當前兩岸局勢|劉宇格 在 Facebook 上分享!

談到「中越戰爭」(大陸稱「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稱「反中國擴張主義戰爭」),或許台灣不少人會把它與越戰搞混。本文簡略回顧這場1979年的中越戰爭,引導讀者正視當前兩岸問題與歷史反思。

 

中共與越南曾是患難與共的革命夥伴。中共自建政後,就積極協助胡志明推動共產革命,在越南對抗法國期間,中共資助越南各式武器裝備。19641971年美國介入越戰期間,中共更投入大量兵力與物資援助北越。然而,越南在完成統一後,明顯向蘇聯靠攏,除公開表示不認同中共外,並開始對居住在越南的華人採取歧視等高壓政策。

越南排華破壞中越關係

19782月,河內開始驅逐越南境內的華僑。同年4月,大量越南華人利用水陸等方式離開越南,返回中國大陸。6月,中越雙方開始在邊境集結部隊,中國並聲明「越南驅趕華僑是蓄意破壞中越關係的嚴重反華步驟」。8月越南指責中共支持赤柬政權與挑起邊界衝突,中共則關閉了越南在其境內的三處領事館,宣布停止援越、撤回所有駐越專業人員。10月蘇聯與越南簽訂「友好及合作條約」。12月越南揮軍10萬入侵高棉,推翻赤柬政權。

1979128日,鄧小平訪美(中美關係正常化),宣稱越南「需要一次教訓」;28日,鄧小平結束訪美後,中共部隊加速向中越邊境集結。217日清晨,中共以20萬軍隊,對越南發動「對越自衛反擊戰」。此次攻擊行動中,計有第一線地面部隊18-20萬人、坦克1,000輛、大砲1,500門、噴射戰鬥機700架。

此外,中共集結了比第一線部隊規模更大的預備隊,隨時可投入戰場。新華社也發表聲明,內容概分5點:(1)戰事起因於越南當局在蘇聯支持下,一再侵犯中國邊境,半年內「挑釁」700餘次,打傷中國人300餘人;(2)中國邊防部隊被迫還擊;(3)中國不要越南一吋土地;(4)越南停止對中國的侵犯;(5)以和平談判解決中越歧見。

達到自衛還擊目標即撤軍

中越雙方在戰事進行一周後,便以諒山會戰為主力決戰目標展開部署,雙方衝突集中在東線,西線部分變得沉寂,僅有零星戰火。227日,中越雙方都動用了將近5個師的兵力展開諒山會戰,激戰數日死傷慘重。32日,中國解放軍在炮兵的掩護下,動用坦克裝甲部隊發動新一輪攻擊。34日,越軍遭解放軍兩個師由側翼突襲,頓時潰散,解放軍攻占諒山,越軍實施堅壁清野策略,撤出所有軍民與物資,諒山會戰結束;同日,越南發布全國總動員令,要求全國人民抵抗中國。

次日,中共宣布已經達到「自衛還擊」的目標,決定自越南撤出所有軍隊,並要求越南盡速與中共展開談判,以討論「確保兩國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進而解決邊界與領土爭議的方法」。1979316日,中共外長黃華宣布中共軍隊已完全撤出越南,「對越自衛反擊戰」至此結束。

中越兩國在戰爭結束後至1979年年底,針對邊境問題一共舉行過15次會議,「未達成任何具體協議」,雙方在邊境地區仍有零星衝突,人員互有死傷。不到一個月的戰爭衝突,除傷亡慘重外,更「加深了中越雙方的歷史仇恨且難以抹滅」。

勿謂言之不預最後通牒?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方興未艾,中美兩強不斷在台灣周邊與南海展現肌肉,衝突隨時可能爆發,台灣身處衝突熱點,戰爭陰霾令人窒息。410日,大陸《環球時報》社評中提及「勿謂言之不預」,讓原本就暗潮洶湧的兩岸關係平添煙硝味。又逢大陸航母「遼寧號」及護衛艦編隊「例行演練」,於同一時間穿越宮古海峽進入太平洋、沿著台灣東岸再從巴士海峽轉入南海。從某種角度而言,「勿謂言之不預」似成了台海戰爭的最後通牒。

「勿謂言之不預」出自清朝康熙年間,徐元文的《含經堂集‧申飭鹽政劄》,全句是「倘舊習不除,自甘猥下,行私恣便,長弊容奸,廉訪得真,即白簡從事,勿謂言之不預也」,用白話的說法就是:「事後別後悔,不要說沒跟你事先警告過」。自「中共建政」以來,大陸曾於1962年、1967年與1978年,前後利用《人民日報》(2次)、《新華社》(1次)發表「勿謂言之不預」作為戰爭警告,最後也分別爆發了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珍寶島衝突、中越戰爭等三次高強度、局部性戰爭。

進一步言,回顧中共自1949年建政以來,8次對外用兵的國際局勢,沒有一次因為超級強國的干預而退縮。其中兩次是和美、蘇正面交鋒(即1950年的韓戰及1969年的珍寶島衝突)。而北京當局更是在沒有多少預警和政策宣示的情況下出兵的。換言之,中共在軍事衝突時慣於用兵奇襲,以便對敵人造成強烈的心理或政治震撼。

戰爭無贏家、和平無輸家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中越戰爭對中越雙方來說,戰爭絕非意外,也不會無端捲入,導火線即使偶發,其發動也必然經過計畫準備,因此讓偶發的衝突進一步擴展為戰爭,「是經過謹慎估量的」。

中越戰爭迄今已逾40年,當對岸逐步升高台海軍事威脅之際,如何避免戰事爆發,全仰賴台灣執政當局的政治智慧,畢竟「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

 

 (作者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