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雙橡園的升旗風波,至今餘波盪漾。台灣內部的反應雖然大體上相當正面,但也有人質疑。如民進黨立委蔡煌瑯批評沈呂巡好大喜功,造成台美關係倒退,倒也並非無的放矢。台灣需要有國際舞台上的能見度,但更需要穩定的實質關係,尤其是像美國這樣一個對台政策影響舉足輕重的國家,我們更得罪不起。
多年前,在討論兩岸關係與外交關係孰重孰輕時,錢復就主張前者重於後者。這一說法可能不符台灣人的情感,但卻是事實,台灣人須看清,前線的外交官更要放在心上。
雙橡園升旗一事,不是沒有前例,但是,由於此前台方低調處理,未引起媒體報導,大陸與美國都可以裝作不知道。這次升旗典禮,台駐美代表處高調通知媒體,出現大篇幅文字與圖像的報導,總統府也廣為宣傳,視此舉為對美外交的突破。種種作法當然惹起大陸與美國的反彈,美國對台一再打臉,聲稱升旗一事不符美國政策;大陸也表態反對,並向美國嚴正交涉。小小一個升旗事件,卻對兩岸與台美關係都產生了負面影響。
台灣外交官在邦交國工作,需要積極進取,爭取報導,激勵國人士氣。但在無邦交國,無論與駐在國的關係多好,都要忍得住錦衣夜行的寂寞與遺憾,多做少說。在無邦交國高調處理帶有政治色彩的議題,結果一定是求榮反辱。美國對升旗事件不滿,不僅是由於此事牽動美國與大陸的關係,給美國帶來困擾,也是因為台灣違反了台美之間「零意外」、「相互知會涉台或涉陸政策動向」的承諾。
馬英九上台後,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兩岸關係豁然開朗,雙方也有了「外交休兵」的默契,持續多年的兩岸外交肉搏戰終於偃旗息鼓。台灣因此保住僅存的22個邦交國,並以不同的身分參與WHO及ICAO等組織大會的活動。
台灣外交能維持目前的這個狀態,是拜大陸「不爭」與「容忍」之賜。在2013年11月甘比亞主動與我斷交,想轉投大陸,大陸也未接受,以示嚴守外交休兵默契的誠意。升旗事件破壞此一默契,大陸豈能無感?對兩岸關係焉能有利?
在大陸實力節節上升的今天,美國與日本都不得不顧忌他三分,只有台灣敢捋虎鬚,以小欺大。台灣在國際空間上對大陸多所要求,出於懷柔,大陸對這些要求也優予考慮。台灣目前所處外交情況相對良好,但此一情況能否維持,要看台灣未來如何處理兩岸關係而定。如果兩岸關係停滯或倒退,則前景堪憂。台灣必須了解,兩岸關係與外交關係互為表裡,至少需要同等對待。
台灣對國際空間的飢渴感未曾一日稍減,不斷要求大陸鬆手。大陸並不排斥討論此一問題,並一再呼籲,在一中原則下,台灣的法律地位與國際空間可以透過政治談判解決。但台灣朝野視政治談判如毒蛇猛獸,避之惟恐不及,深怕一旦坐上談判桌就矮了一截,就會觸及統一問題。台灣只想透過隔空放話,要求大陸片面讓步,這顯然不切實際。
台灣應嚴肅面對的事實有:
一,自身經濟實力衰退,在區域經貿整合中不斷邊緣化;
二,大陸全方位崛起,綜合實力不斷上升;
三,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以不損害美國利益為前提,不可能盡如台灣所願;
四,台灣內政持續虛耗,執政者無能,在野者無理,惡鬥不知伊於胡底,談判籌碼不斷流失而不自知;
五,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慘敗之後,元氣大傷,2016年勝選機會不大,有望取得政權的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看不到有改弦易轍的跡象,兩岸關係前景空前渾沌,連帶的,台灣的對外處境也危機重重。
升旗事件一舉兩失固然是由於沈呂巡求功心切,也是由於台灣朝野在外交上一向務虛,慣於捨實質而就表象的偏好所導致。此一出格作為雖不至於動搖現有兩組雙邊關係的根基,但若不斷出現類似的小動作,終將產生實質損害。
此時此刻執政者應該從大方向來思考如何因應變局,不應搞小動作徒生困擾。升旗一事所掀起的漣漪雖然會慢慢平息,但台灣若不思突破窠臼,啟動與大陸的政治對話,從根本解決兩岸的分歧,則邦交國與國際空間的現狀都難確保,談何提升?
(作者係本刊主筆、台大政治系名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