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兩岸關係中,有兩個弔詭現象。其一,大陸引領中國復興,台灣不但不引以為榮,還視之為威脅;其二,大陸對台釋出善意,台灣民眾都可感覺到,但是卻對大陸的政府和人民更加反感。
從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一直在夢想著復興。去年11月,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認為這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今年3月,習又再提「中國夢」,並說這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事實上,現在的中國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這個夢想。然而,這樣的「夢」,在台灣卻沒有引起積極反響。
根據艾普羅民調公司於今年6月進行的「第三季國族認同」調查,台灣民眾中對大陸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目標的發展「很認同且覺得光榮」的,只有6.2%;反之,認為大陸的發展「是威脅,要小心面對」者卻占24.1%,幾乎是前者的四倍!
另一方面,大陸從國民黨重新執政以來,對台灣屢屢釋放善意。不只「外交休兵」,而且從ECFA到服貿協議,大陸對台灣不斷讓利。9月初《聯合報》進行的「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顯示:在軍事、經貿和外交領域,民眾的感受確實較前三年更趨於「友善或互利」;然而,在政治和社會領域,卻有比前三年更多的民眾認為兩岸關係趨向於「緊張或競爭」!若我們將主張「獨台」(即「永遠維持現狀」)和「緩獨」、「急獨」三者相加,即是「拒統」的民眾比例四年來始終徘徊在80%上下,今年還比去年略升,其中主張「急獨」者甚至達到新高(20%,較去年增加2%)。由此可見,過去五年來兩岸「大三通」的熱絡交流,加上大陸在軍事、經貿和外交領域不斷釋放的善意,竟然不能扭轉台灣民眾在心態上與大陸漸行漸遠的趨勢。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認為:這是擴大兩岸交流所產生的「因為更了解而增加惡感」的「負面交流效應」。我們不能確定郭的解釋是否周全,但這無疑是他在綠營的切身感受。
國家認同是兩岸關係的核心問題
為什麼大陸領導人的「中國夢」會被近四分之一的台灣民眾視為可能的「惡夢」?為什麼兩岸擴大交流,加上大陸釋放善意,仍不能改變台灣社會「綠化」的趨勢?此中關鍵,還是在國家認同。
如果我們認為與大陸民眾同是中國人,那麼對大陸引領的中國復興自然會與有榮焉;若我們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則中國的復興或者事不關己,或者對台灣不利。反之,對認同中國的民眾而言,大陸即使仍然貧窮落後,也會覺得自己對中國責無旁貸;對於不認同中國者,則連大陸對台灣「讓利」都有可能被視為居心不良。《左傳》有云:「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就指出了「認同」對人們心理、心態造成的強大效果。如果不能導正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那麼不論大陸表現如何、兩岸交流多熱絡,都很難改變他們對大陸的成見,也不可能真正扭轉台灣的綠化傾向。
對於這一點,獨派心知肚明。
陳水扁當政期間,大陸為給台獨劃紅線,在2005年3月宣布實施了《反分裂國家法》。從此,獨派自知公開搞「法理台獨」已不可能,但只要不踩紅線,大有文章可做。他們處心積慮地搞「文化台獨」,竭盡所能使台灣民眾在心理上遠離中國,甚至對立於中國。這樣一來,雖然不能很快走向獨立,卻可以為統一設置各種心理和社會的障礙,「以時間換取空間」,以拖待變。
迄今為止,獨派的作法主要有二:一是「去中國化」,使台灣民眾從心理上「認異」於中國;二是「再皇民化」,重建並強化日本殖民統治在台灣留下的影響力,使台灣民眾「認同」於日本(至少使其親日反中)。前者主要靠李登輝開始推行的「教改」,在國民教育中淡化甚至抽離民族精神教育的內容,試圖把20歲以下的年輕人都教育成認異於中國的「台灣人」;後者則表現在全島越來越盛行的「懷念日本殖民」的各式活動,以及日據時期「古蹟」認定與重建,使台灣民眾在不知不覺間再度經歷一場「皇民化」運動──只是這一次是由被殖民者及其後代主動為之。
由於國民黨已失去中心思想,藍營的各級首長們慣於拿香跟拜,不但不敢糾正台獨「教改」,還媚俗地吹捧八田與一、辦「北投公園百年紀念」活動。馬英九甚至不敢依據《憲法》和《國民教育法》宣布中小學教科書應全面刪除「日治」、改用「日據」。陳水扁雖說謊成性,但他自詡將國民黨成功「綠化」,確是實話實說。
在獨派的推動和國民黨的配合下,「去中國化」與「再皇民化」已經成了台灣社會的「政治正確」。民眾在潛意識裡越來越自認與大陸人「非我族類」,國家認同越來越錯亂,於是才會有前述兩項民調的結果。所以,台灣民眾一方面享受到了ECFA的好處,另一方面照樣在民粹炒作下使「和平協議」胎死腹中,連對台灣有利的服貿協議都卡在立法院,飽受攻擊。可見:經濟利益並不會自動轉化為政治認同,「讓利」的政治作用極其有限。
惟有文化才能促統
「反獨」當然是和平統一的必要條件,但這只是最低條件,遠非充分條件。我們從過去20餘年的經驗可知:軍事和經濟手段只能反獨,雖然必要,但不可高估;只有從文化上重建兩岸共同的歷史意識和文化認同,才能促統。例如,《反分裂國家法》(「威脅」)和ECFA/服貿協議(「利誘」)都只有「反獨」作用,而且還只能反「法理台獨」,無法反「文化台獨」,因此難以「促統」。若不能拿出有效的「促統」方案,反制文化台獨,導正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則和平統一談何容易。因此,大陸必須正視台灣社會的「綠化」趨勢,從中國的歷史、文化入手,拿出足以感動台灣人心的「文化促統」政策,以有效抵制「文化台獨」。否則,中國人若不能隔海同夢,則終究金甌有缺、好夢難圓。
事實上,大陸方面早已意識到文化促統的重要性。1995年江澤民發表的「八項主張」(「江八點」)第六條就是:「中華文化始終是維繫全體中國人的精神紐帶,也是實現和平統一的一個重要基礎。兩岸同胞要共同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2005年4月底,國共兩黨領導人連戰和胡錦濤發表的「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中,亦明言:兩黨共同體認到「兩岸……共同發揚中華文化,有助於消弭隔閡,增進互信,累積共識」。今年10月下旬在廣西南寧召開的「第九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國共論壇」),亦把「共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列為19點「共同建議」之一。這都是大陸方面注重文化促統的實例。
但是,要有效推行文化促統,大陸首先必須認識「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的內涵。只有藉由共同繼承和發揚真正優秀的中華文化傳統,才能跨越黨派的恩怨、海峽的隔閡,重建兩岸人民的互相認同。而儒家,以及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無疑地是「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的核心。只是要揚棄五四以來的反儒/反孔思潮,進而剝除秦以來將儒家「法家化」的影響,正確認識並重新肯定孔子的偉大,大陸政府和學界必須進行足夠的反思。在這一點上,大陸方面顯得過於審慎而遲疑。
2011年1月11日,在北京東長安街,國家博物館北門立起一座孔子像。由於此事可能意味著中共要對長期被貶抑的孔子進行平反,使海內外關心中華文化的人士為之興奮、感動。但是,這尊重17噸、總高9.5米的孔子雕像,在天安門廣場東側僅僅樹立了100天,4月20日就被搬到國家博物館裡面的雕塑園內。針對孔子像搬家一事,官方解釋是:按原設計方案辦理。不過,從這100天裡的各方熱議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大陸對孔子的歷史地位尚無共識,而且矛盾不小。
大陸中華書局在今年5月引進台灣高中必選課教材「中華文化基本教材」。更有意義的是:大陸國務院法制辦於9月5日表示,擬將教師節改在9月28日孔子誕辰。從這兩件事引起的反響看來,大陸各界對於重新評價孔子和儒家已不像兩年前那樣缺乏共識,因此應該可望落實。從明年開始,兩岸可以同時慶祝教師節、紀念孔子。希望未來孔子像能重新立在天安門廣場,並將每年曲阜祭孔大典之層級提高為全國性的活動,由兩岸一同舉辦。
對於如何扭轉台灣的「綠化」趨勢,大陸長期以來苦於找不到著手之處。但是,只要大陸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事上真正有所表現,我們相信:祖先傳下來的「優秀傳統文化」有其教化功能,對台灣自然會發揮文化促統的作用。如果能因此而喚醒台灣社會的文化認同,遏阻其繼續向遠離中國而飄移,才有望建立兩岸共通的國家認同。然後,兩岸才能共同圓夢。
(作者係本刊主筆.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