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台及其附屬島嶼是台灣的附屬島嶼,早已有國際普遍接受的命名。8月1日,日本安倍政府挑釁地公然再替釣魚台的五個島嶼命名,引發海峽兩岸外交部的強烈抗議,同聲譴責日本這種非法命名的行徑。許多人都對中日關係的現狀感到憂慮,雙邊關係可能處於關係正常化以來最困難的時期,這對現在和未來的友好合作影響很大。
在處理歷史遺留的領土和領海爭議問題時,中國主張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通過對話和平解決。但自從2012年9月10日,日本將釣魚台「國有化」以來,東京在釣魚台領土問題上已衝破北京能夠忍讓的尊嚴底線:銷毀外交部文件檔案、否認有擱置爭議的共識、不承認釣魚台爭端的存在。
日本的歷史教育是失敗的,使戰後出生的領導人任意銷毀外交部文件檔案,既不尊重歷史真相,亦不記取歷史教訓,更缺乏良知的道德勇氣。日本文部科學相下村博文正式宣佈,已經對編寫初高中教科書指南進行修改,把釣魚島和獨島明確表述為日本「固有領土」。日本官員說,新的教科書將從2016年4月開始,在初中的社會學科和高中的地理、歷史等課程中應用。此舉進一步加劇了二戰期間遭受日本侵略,以及與日本有領土爭端的中韓兩國不滿。
日本不承認二戰戰敗,稱「投降」為「終戰」;稱「降書」 為「終戰詔書」;稱「戰敗紀念日」為「終戰紀念日」。
8月15日是日本二戰戰敗69周年紀念日,在東京武道館舉辦「全國戰歿者追悼式」。首相安倍晉三率部分內閣成員、近80名超黨派國會議員和司法官員代表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權領袖集體赴會,天皇、皇后也照例列席,構成日本最高規格的儀式。出席儀式的尚有各國駐日使節,以及戰歿者遺屬等共約6,000人。
安倍於2013年12月下旬參拜供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使得中日緊張關係加劇,並招致中韓兩國的抗議,以及美國政府公開表示「失望」。安倍今年為要出席11月在北京舉行的APEC,與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會談,需要營造合適的氣氛,故今年戰敗紀念日以不參拜靖國神社,來表示推進改善中日關係的意願。
不過,安倍內閣部分閣員和議員今年仍集體參拜了靖國神社。這有三個目的:基於政治需要;受政治灌輸錯誤史觀的影響,不想反思;積極備戰,根本想恢復日本軍國主義。安倍今年雖未親自赴靖國神社,但透過代理人自民黨總裁特別助理荻生田光一,代替他以自費向靖國神社捐獻「玉串料」(祭祀費),並在捐獻賬本上註明「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
日本人身穿二戰時期的舊軍服、揮舞日軍旭日旗,前往象徵殖民暴行的靖國神社參拜,反映出日本領導人、政府和部分政客絕口不提侵略和反省,已造成錯誤的史觀。中國大陸、朝鮮和韓國政府對日本不提戰爭責任,強烈憤慨,並嚴厲譴責。尤其,中日摩擦和對立朝多個領域擴散,外交、安全關係緊張,貿易、投資減少,國民感情惡化,釣魚台爭端繼續陷於僵局。
日本政治精英中,對釣魚台政策也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分歧,溫和派建議執政者:「釣魚台爭議牽一髮動全身,處理方式必須格外謹慎。」
其實,釣魚台問題十分複雜,關係中日間歷史問題、領土主權問題的鬥爭,實質上是亞太地區主導權的鬥爭,也是亞太區域秩序重組的鬥爭,是長期、複雜甚至激烈的權力鬥爭,這也關係日本眾議院年底改選,牽涉政黨轉換的問題,中日兩國領導人的更替或競爭,國內政治影響外交政策,以及美國在釣魚台列嶼問題上偏袒日本,但這與美國支持南海周邊小國向中國叫板不同,較難獲得亞洲國家的認同。
安倍內閣一方面企圖通過強化美日同盟及與周邊國家安全合作,共同對中國實施多邊遏制;另一方面,落實新安全戰略和防衛政策,對華強硬對抗,爭取亞太地緣戰略主導的地位。
在東亞力量對比發生逆轉,以及日本政治右傾加速發展的背景下,2014年日本經濟創造政策將面對政府債務、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培養永續增長型支柱產業、處理福島核洩漏等許多難題。自2014年4月起,日本消費稅稅率從5%提高到8%,此舉短期內勢必影響私人消費,日本經濟是否真正能夠走出「停滯的20年」,將是對安倍內閣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
(作者係本刊主筆,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