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東部山巒起伏,景色清秀,無西海岸之人口稠密、車馬喧囂。月前與老妻及友人王君駕車由台北沿東海岸南下,逍遙二日,一路暢遊,流連忘返。
王君駕車,沿北宜高速公路而行,過石碇、坪林,不久進入長約13公里的雪山隧道。一出隧道就到了宜蘭(蘭陽)平原,遠望海中龜山島歷歷在望。過礁溪、頭城、宜蘭、蘇澳就開始沿海攀山,在蘇花公路走了兩三小時,到了花蓮。
花東縱谷
我們由花蓮邊駛過,離開海邊沿著九號公路向南而行。頓時只見稻田滿野,平原開闊,兩旁高山連綿。這就是花東縱谷。
在遠古地殼運動中,菲律賓板塊插入歐亞大陸板塊的底部,擠壓而形成西邊的中央山脈與東邊的海岸山脈,而花東縱谷則是兩板塊交界的低窪峽谷。縱谷南北長約180 公里,東西寬2─7公里,面積約1000 平方公里,海拔50-250 米不等。
花蓮溪、秀姑巒溪、卑南溪及其他許多小溪流從中央山脈海拔兩三千米的高山傾瀉到谷地、落差非常大,造成許多美麗的瀑布與悅目的溪流景觀、也提供了農作物豐富的水源。大部分的溪流在縱谷中都是南北走向,分別由花蓮或台東出海,唯有秀姑巒溪下游河道侵蝕海岸山脈,切割成壯麗的峽谷,在花蓮、台東兩縣交界附近出海;並襲奪了古花蓮溪的河道,形成了現在廣闊的河道。這是縱谷中遊客泛舟的美麗景區。
我們過了鳳林、光復,兩旁盡是一片綠意如綿的秀麗山脈,沿路見到東部幹線鐵路,平原開闊、農作茂盛,到處都是果園、茶園、稻田、牧場;據說在油菜花盛開時期,黃花遍及天邊,與山脈、溪流交織成綺麗的田園風光。
我們到了瑞穗鎮,見到許多溫泉浴的旅店及街邊的廣告。聞名全省的紅葉和瑞穗溫泉均離公路不遠,只可惜我們要趕路,未能停車泡溫泉浴。
赤柯山金針花
過了瑞穗,我們離開九號公路,越過秀姑巒溪,進入海岸山脈,稍時即到了玉里鎮的赤柯山。小路兩旁盡是黃澄澄的金針花,我們進入一個農莊,步行登上一座小山頭的觀景台,一眼望去,滿野綠蔭的山頭被遍布的金針花點綴得綺秀怡人、遠及天邊,令人心曠神怡。
見到許多農民在採金針花,驕陽日曬,十分辛苦。他們告訴我,採收金針,必須花苞成熟、呈金黃橙紅色,而要在沒有開花前採收。成熟的花苞為期只有一天,到了隔天的清晨,花苞就綻放了。開花後就不能製成一般食用的金針,所以一天之內就必須採收完畢。對赤柯山的農民來說,滿野黃花是沒有經濟價值的,但會帶來無數的遠方遊客。
赤柯山原本整座山種滿了赤柯樹。日據時代,日本人將堅硬的赤柯樹砍下運回日本做成槍托,赤柯山因此得名。可是後來赤柯樹被日本人砍光了,早期改種玉米、花生、地瓜,後來才種金針花,讓赤科山變成了觀光旅遊的好地方。
黃昏之際,我們穿過台東市區抵達知本,夜宿於山坡上的孫氏莊園。這個莊園種滿桃子、火龍果、芭樂、蓮霧、木瓜、香蕉等水果,也開滿了各色的鮮花。夜間萬籟寂靜,只見天上的星斗與台東市區稀疏的燈火,還有海上天邊綠島隱約的亮光,這寫意的景色令人陶醉。
清晨起早,天猶朦朧,見四處人家院落,蔭滿園、花綻放;後山環拱,林木蒼蒼。遙望綠島,恰似一艘小舟在天邊搖盪。頃刻,旭日湧起,海天一片染紅,壯哉!
史前博物館─卑南文化
離開孫氏莊園,我們下山去台東市區。這是我第三次來此, 市容雖較以前繁華,但基本變化不大,沒有西部城鎮之喧囂。我們去參觀市內的史前博物館和城郊的卑南文化遺址。
台東史前博物館建於2002年,內有台灣自然史廳、台灣史前史廳、台灣南島民族廳、中庭議題區等。展示了台灣地理的形成及演變、南島民族的遷徙、台灣原住民的生活,以及卑南文化。有許多出土的文物,加上精闢的說明,使得這個博物館水準不凡。
位於台東市郊的卑南文化遺址發現於1980年,現為台灣考古史上最大規模的一個遺址,其面積廣達30萬平方公尺。不但聚落龐大,而且大量的頁岩石板建築,顯示卑南文化已經有頗具組織的社會結構。狩獵與農耕是卑南文化中發現的主要謀生方式。除了農具、獵具等石器外,陶器是日常生活最普遍的用具之一。玉器多為族人平常的裝飾品,以及過世後的隨葬品。在那裡發現了1500多座墓葬與數萬件陶器及石器出土。此外,有數以千計的石板棺埋在卑南遺址的建築物底部。棺內有豐富又精美的陪葬玉器、陶器。
卑南文化主要分布於台灣東部的海岸山脈和花東縱谷南段的河階、海階或山區的緩坡地。石刀等農具,可見農耕發達。至於海岸地區的遺址,挖掘到豐富的網墜、尖器等漁業用具,顯示這些原住民也靠海為生。
博物館內還展示花東縱谷為原住民的主要聚集區,孕育了台灣的五個原住民族群:阿美族、泰雅族、布農族、太魯閣族及卑南族。原住民文化是縱谷區裡最重要及最具代表性的珍貴資產,這些世代在此生活的原住民們,與大自然奮鬥、努力不懈、繁衍至今。
鹿野高台
我們出了台東,遇上烏雲滿天,走了約30公里,來到鹿野高台。這裡位於花東縱谷南端,為一台地地形。其兩側有新武呂溪及鹿野溪,在此交匯成卑南大溪,向南奔流;往東正對都蘭山,舊名「野鹿」,因以前經常有野鹿出沒而得名。此地土質優、氣候佳、日照長,是上好的茶產地,所種茶葉屬凍頂烏龍品種。茶葉每年可採收多次,命名為「福鹿茶」。
我們到達台地,見到頗大的草原,據說每年的「熱氣球嘉年華」在此舉行,人山人海,盛況空前。假日也有許多遊客到此休閒、品茶、眺望壯麗山川。只是當我們到那時正逢傾盆大雨,整個台地只我們三人,不見其他遊客。既來之,則安之,我們打著傘,急步登上瞭望台,俯瞰草原青青、卑南溪蜿蜒而流、對面都蘭山雄偉聳立,風雨雲霧中,朦朧蕭瑟,益顯壯觀雄麗。風雨中整個峽谷寧靜無比,我們流連良久,不覺周身之濕,頗有蘇東坡《定風波》:「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之感。
我們換沿海線北上,過成功鎮不遠,到了三仙台。見到海上有一串火山岩島嶼,島上有三座小山峰,相傳古時鐵拐李、呂洞賓、何仙姑曾於島上休憩,故名三仙台。這裡的海岸是珊瑚礁岩,也有一些沙灘,景色幽雅,據說也是釣魚的好地方。只是海上築了一座多拱的彩色長橋,太過「人工商業化」,破壞了自然景觀。
蘇花公路
我們進入蘇花公路時,又是烏雲密布。路旁有字幕警告,整個公路將在數小時後關閉。我們抓緊時間趕路,也一路領略這沿海公路的險峻、壯麗。
蘇花公路的歷史可追溯到清末,清朝沒有遠見,置台灣東部少數民族於化外,不進行開發。直到1874年發生牡丹社事件,日本派兵進軍台灣東南部後,才開始鞏固邊防與安撫原住民。欽差大臣沈葆楨下令開闢蘇澳到花蓮的道路,使能通行車馬,當時稱作「北路」(蘇花古道)。北路沿著峭壁開出,因路況不穩定,時有坍塌,交通不便;又不時受到原住民侵襲,加上首尾間隔遠、駐防兵勇、維護不易、瘴癘疫病等問題,於完工後不及一年半即移紮駐營,任其廢棄。日據時代,多次整修拓寬,於1932年全線120公里完工通車,改稱為「臨海道路」。光復後國府多次整修、加寬、擴建。其後環海線鐵路完成,取代了大部分的運輸、交通需要量。蘇花公路主要作為觀光道路。
我們停車步行到廢棄的老舊道路,的確彎曲、狹窄,可想當年路過此路是十分危險的,以致失事慘案頻傳。2010年10月,受強烈颱風梅姬與東北季風的影響,蘇花公路發生多處坍方,不幸造成一件1人死亡、25人失蹤的悲慘事故,其中有21名是來自廣東珠海的旅行團員,他們也許都被埋在公路懸崖附近的海底。我們參觀了設在路邊的「安魂紀念碑」,為死者哀悼。
黃昏時分,我們出了蘇花公路,沿北宜海線公路, 陰雨中回到台北已是萬家燈火。此行見花東縱谷青山秀水、鮮花綠野、民俗純樸;知本孫氏莊園山海靈秀;台東卑南文化古跡珍貴;蘇花公路峻險壯觀;東海岸海濤澎湃、奇岩秀石,所獲良多矣!
(作者係石油開發管理學者、文史及旅遊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