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蔡英文操作美軍駐台假象|高靖 在 Facebook 上分享!

 

 

        蔡英文對外國媒體宣稱美軍在台參與訓練,其實是非常低階層的美國軍官與士官協助訓練台灣特種部隊,卻被刻意營造出一種美軍協防的幻想,以當前國際環境而言,美國容忍台北這樣的政治操作乃屬自然,不過,民進黨政府搞這種小動作,除了編織幻想,更是意在挑釁北京。

 

美參議員稱3萬美軍在台

美國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柯寧(John Cornyn)817日在推特發文(見下圖)稱,今天美軍駐紮人數統計,駐南韓2.8萬人、駐德約3.5萬人、駐日5萬人、駐非洲7,000人、駐阿富汗僅剩2,500人,駐台3萬人,引發爭議。之後柯寧刪除該文。不過,國會議員不經查證,就從網路上抄寫連他自己都不知道哪裡來的數據,輕率對外發表,顯見美國國會議員的水準不過如此。

之所以稱美軍在台灣駐守有3萬人,可能是從維基百科有關美軍台灣協防司令部欄目https://en.wikipedia.org/wiki/United_States_Taiwan_Defense_Command引起的誤解,該欄目提到協防司令部下轄3萬人。

在台美仍有共同防禦條約的年代,美軍最多只有一萬多人在台,而且這批人主要任務不是協防台灣,而是要支援情勢升高的越戰才派遣來台灣。美軍最後還是不敵北越的統一決心,狼狽地敗退,在巴黎和約上簽字,撤出越南。

在台美軍不負責協防台灣

儘管美國與中華民國簽署了協防條約與聯盟作戰計畫,但美軍在台灣沒有任何戰鬥部隊固定駐防,戰鬥機與軍艦是從外地調來輪番駐防,在台美軍並不擔負台海防衛作戰任務,越戰期間派遣來台的美軍只是協助越戰,美軍撤出越戰後,這些人員也大量離開台灣。

美軍不負責台海防衛任務是當時蔣介石的英明決定。若美軍當時負責主要協防任務,美軍撤出越南與阿富汗的窘況就極可能在台灣發生。蔣介石自立自強的建軍策略,在幾十年後證明是正確的,這也是民進黨政府至今能高枕無憂的一大原因,可惜這些部隊現已為台獨政權所濫用。

事實上,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簽署後,台灣除了早先成立的美軍顧問團,另有一個因應台海防衛任務的「台灣協防司令部」,但實際的協防台灣任務係依據雙方簽訂的「樂成聯盟作戰計畫」來執行。根據該計畫,當台灣遭到共軍攻擊時,美方將從日本與菲律賓等地派遣戰機與軍艦協防台灣,台灣沒有美軍戰鬥部隊固定駐防,更沒有3萬美軍在台灣,美軍協防司令部或許可以動員3萬人,但不表示這3萬人都在台灣。

美軍在台灣幾處空軍基地曾有超級軍刀F-100、星式F-104、幽靈式F-4戰機駐防,這些都是從其他地區輪流調來短期進駐台灣,不是長期駐防。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巡弋台海,經常順便靠泊基隆與高雄,以便官兵上岸休假與補給,這些海軍艦艇也不是固定駐防台灣,他們多來自日本橫須賀。另外,1950年代艾森豪總統時期,有屠牛士地對地飛彈部隊短暫進駐台灣與澎湖,甘迺迪就任總統後馬上下令將飛彈撤出台灣。

1950年代在台有一萬多人

從美國國務院解密檔案可看到,19575月,由於美軍士官雷諾開槍濫殺無辜,台北當局無力為民伸冤,而且任由美軍保護兇手送出台灣,隨後爆發了劉自然事件,民眾闖入美國大使館與美國新聞處要為死者討公道,美國駐華大使藍欽526日寫給國務院的事件報告,分析台灣人有反美情緒,其中提到當時在台的美國人總數約11,000人,生活優越,享有特權。藍欽所提及的11,000人包括美國駐台的文武官員與其眷屬,顯示1950年代兩岸緊張對峙時期,美軍在台灣也都沒有3萬人。

1965年美國正式介入越戰後,中南半島的戰爭局勢擴大,美國從各地增調兵力支援越戰。當時調到台灣的美國軍人逐漸增加,可是這些駐軍的任務不是協防台灣,其中部分來台美軍甚至是為了騰出原本駐防國家的基地,讓美國本土調派出來的部隊得以進駐,以便於支援越戰。

越戰時期美軍未超過一萬

根據國務院檔案,美軍1965年介入越戰後,駐台美軍增加將近三倍,但總人數也不到一萬人。美軍在台人數從1964年的3,700人,到1968年增加為9,800人。但美國國內的反戰情緒逐漸升高,美國民眾不希望自己的子弟兵遠赴海外幫外國人打仗,為外國人犧牲性命,1968年北越發動越南全境的春季大攻勢後,美國民眾才恍然大悟,原來多年來政府吹噓的越戰情勢是假的,同年尼克森當選美國總統,開始思考自越南撤軍,連帶也影響到在台灣的美軍人數。

19717月,尼克森的國安顧問季辛吉第一次秘密訪問北京時告訴周恩來,台灣的美軍三分之二是為支援越戰,只有三分之一與協防台灣有關;美國準備裁減20%的美軍顧問團人數,撤出一個中隊的空中加油機,同時取消第七艦隊巡弋台海。

從季辛吉的談話可以理解,真正與協防台灣任務有關的美軍人數只有3,000人上下。這些所謂的美軍其實也不是戰鬥部隊,多半從事情報蒐集、通訊、後勤支援等任務。

1970年代裁減在台人數

1972329日,白宮國安會文件引用國防部長賴德的報告稱,駐紮台灣的美軍在1971年有9,000人,1972年有8,735人,預計1973年要降為7,139人。即使在越戰戰事激烈的高峰期,駐台的美軍總數亦不到一萬人。1971年季辛吉密訪北京主要是為安排尼克森隔年訪問北京,為了表達對北京的善意,降低雙方的緊張關係,白宮開始調降在台美軍人數。賴德在他的報告中,還同意1973年可以另外再裁減1,600人,也就是從1972年到1973年,美國為了推進與北京的關係,美軍從台灣撤出了3,000多人。

維基百科稱美軍台灣協防司令部下轄3萬人,但根據賴德的報告,美軍顧問團、美軍協防司令部與美國大使館的美軍人員,總數不過450人,顯示維基引用了不明出處的數字,與美國官方報告相差將近數十倍。總之,美軍在台灣不論屬於哪個美方軍事機構,從來都沒有超過一萬人。

斷交前駐台美軍不到2

197512月,美國福特總統訪問北京時告訴中共當局,當時在台灣的美軍已從1972年的1萬人,降到1975年的2,800人,1976年將再裁減為1,400人。福特當時所做的決定是為討好北京,延續自尼克森以來建立的良好關係,願意進一步減少美國在台駐軍。直到卡特總統與中華民國斷交時,台灣的美軍人數已經為數不多,剩下不到2,000人,以林口台地上的監聽站人數較多。

至於與美國斷交後,白宮向北京承諾不會再有美軍駐台,但美台之間仍有許多軍事與情報合作任務,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AIT)內部仍有美軍人員,與台灣軍方保持技術層面的互動,人數有限;不定期來台訪問交流的美軍人員為數也不多,沒有外界以為的三位數那麼多。

綜言之,美軍駐台其實全部都是政治操作,在冷戰環境下,在台美軍把美國的國防線往前推進至西太平洋,但當美國的政治利益有所調整時,台灣是隨時可以被消耗犧牲的棋子。如果不是兩蔣總統過去堅持保持軍事自主,台灣很可能早就遭遇到如南越般的覆亡命運。

 

(作者係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