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四川甘孜藏民奔小康|陳淑英 在 Facebook 上分享!

 

作為「2017兩岸記者四川行」的一員,記者在此行中不僅對成都、甘孜在經濟、文化、宗教等領域有了深入的認識,更感受到藏民在奔康過程中充滿希望,且受到尊重。

 

  「我們上半年掙錢,下半年花錢。」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縣經營民宿的藏族大媽張桂芝,面露喜悅地對著兩岸數十名記者,細數她去過的國家: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她滿意地說,「政府精準扶貧,老百姓都有賺到錢,現在大家日子都過得不錯。」就在張桂芝說話時,一群成都「老體協摩托騎遊隊」隊員已來到門外,等著今晚入住張桂芝經營的民宿。

甘孜,是藏族文化發揚地,是聞名《康定情歌》的故鄉,面積大概有四個台灣大,平均海拔3,500公尺,氧氣含量比平地的一半多一些。因受高原地型、氣候等影響,大多數藏民靠放牧和種青稞、馬鈴薯為生,夏季時採摘松茸、蟲草增加收入,但受限於自然條件,收入不穩定,因而一般人提到藏區,普遍存有靠天吃飯的印象。

十多年來,中國大陸一再強化「西部大開發」,先於「十一五規劃」提出「共同富裕論」,追求全民全富、「十二五規劃」又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在18大時,也再次明示「治國必治邊,治邊必先穩藏」,四川當局亦把治藏興藏,作為治蜀興川的重要工作。例如為替藏區經濟社會發展打好硬底子,克服高海拔、低氣溫、缺氧等困難,在高原農牧區全面架設電力聯網。有了電網,藏區豐富的水能資源就有了用武之地,進而轉化為經濟優勢,帶動甘孜全面發展。

 

結合農旅幫助藏民奔康

 

近年為了改善民生問題,四川政府依據甘孜的資源,發展出一條融合農、旅,可使藏民脫貧奔康的模式。如張桂芝所述。「現在村子裡有100多戶人家提供部分空間做民宿,旺季時每天晚上都爆滿,收入很好。」張桂芝很大方地說,她同時跟20多戶發展旅遊的鄰居合作,提供道地藏餐給遊客,「我們不搞惡性競爭,一年能賺十多萬元。」

經營民宿是政府為藏民搭起的致富平台之一。再從道孚縣往下走,爐霍縣宜木鄉蝦拉沱村近千畝,在豔陽朗照下、分外耀眼的百合和油菜花田,又是另一種創新求發展、增加收入的策略。

蝦拉沱村黨支部書記吳福壽介紹說,「蝦拉沱村一共流轉了近千畝土地給農旅公司種植百合花。村民平日投入生產,賺取工資,到了年終可以分紅,種植百合讓大家的年收入提高了三分之一。」他還說,「村裡所有能參加勞動的已經全部排上了,人力還是不夠,只好請鄰村幫忙,有錢大家賺,大家一起變有錢。」

在距離甘孜縣城9公里的拖鄉孔薩農莊,則以當地末代女土司德欽汪姆和班禪行轅侍衛隊少校隊長的愛情故事為背景,結合農業、文化、旅遊等主題,打造成一個近千畝的生態觀光旅遊農業發展示範園。預計明年5月建成後,接待遊客可達10萬人次,創造500個就業機會。

與孔薩農莊同樣掌握發展契機的理塘縣霍曲吉祥牧場,也是採現代化經營手法,集草原文化、農耕文明、餐飲購物、休閒體驗、攝影觀光於一身,採訪當日即有家庭來此度假遊玩。 

而稻城亞丁景區因為巨大的海拔高差,從貢嘎河口海拔2900公尺至仙乃日峰海拔6032公尺,孕藏了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早已被譽為「中國香格里拉之魂」,是藍色星球上最後一片淨土,旅遊聖地。再加上去年影星鄧超主演的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在亞丁取景,他在影片說:「一定要和最心愛的人,一起去稻城,在稻城冰雪融化的早晨,在布滿星辰斑斕的黃昏」之後,亞丁更成了熱門景點,不少人克服缺氧、高原反應的不適,也要來此一遊。據統計,亞丁今年遊客比去年增長了84%以上。亞丁本有賓館民宿近250家,現在建造中的酒店逾40家,政府還鼓勵當地居民將康巴文化融入經營手法,推廣特色餐飲,村民年收入已超過30萬元。 

走進甘孜,不但深深地被此地的壯麗河山、風土人情吸引,更從藏民眼中看到了脫貧的希望,而且是有尊嚴地走上小康之路。

以藏民日常需要的藏茶為例,雅安市是藏茶的發源地和主要生產地。位於雨城區多營鎮的中國藏茶村,即建立了全國第一條自動化藏茶生產線。茶廠董事長李朝貴表示,日本人很想學藏茶製作,來參觀過很多次,「因屬機密,絕不可能外洩。」

 

傳承唐卡解決就業問題

 

另外,「唐卡之鄉」爐霍縣,還藉著繪製唐卡教學傳承唐卡藝術、提升藏民生活,包括讓殘疾人士學得一技之長,解決社會就業問題。

爐霍縣是唐卡畫宗師郎卡傑的故鄉。據說出生於1610年的郎卡傑得到神仙點化,能在半面豌豆上刻畫出釋迦牟尼佛及16尊比丘,令人嘆為觀止。其畫派流傳至今已逾400年歷史,作品被列為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雖然郎卡傑唐卡享有盛名,但因為缺乏專業收藏保護機構,一度面臨失傳危機,直至2007年,當地政府成立郎卡傑唐卡繪畫藝術協會,一方面推廣唐卡市場,另一方面開設唐卡繪畫人才培訓班,才使唐卡繪畫藝術得以傳承下去。

協會會長雍珠洛吾解釋,「唐」在藏語裡是博大的意思,「卡」是掛的意思,「唐卡」就叫掛軸畫也叫卷軸畫。製作唐卡是一個複雜精細的過程,前期要研製畫料、打磨畫布,繪畫階段要經歷勾勒底稿、造像度量、著色、暈染、勾線、裝裱等多個工序,每一個步驟皆需慎重,一旦畫錯一筆,整幅畫則盡棄。

雍珠洛吾說,過去唐卡技藝傳承,奉行「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的規矩,但協會現已突破限制,招收一般男女學員,包括錄取小兒麻痺症患者、聾啞人士,培養他們擁有帶著走的專業謀生能力。「相信當殘疾人士秉持佛心、抱著佛念、畫著佛卡賺薪資,心情是喜樂而且有尊嚴的。」這同時也是「給他魚吃,不如給他釣竿」的最好寫照。

雍珠洛吾表示,一名合格的唐卡畫師在每一個階段都需要花費3年時間,每天作畫時間超過8小時,畫師每天的收入從200元到500元不等,一年的收入約在3萬至10多萬元之間。目前公司已有的訂單,需要5年左右才能完成。「在藏區培養一名唐卡畫師,即可脫貧一戶家庭。我們鼓勵更多的年輕人來繪製唐卡,將民族傳統繪畫技藝傳承和發揚光大。」

 

興康大橋預計明年通車

 

為了建設甘孜藏區,四川繼建造第一條直達甘孜的雅康高速公路後,目前趕工興建號稱「川藏第一橋」的興康大橋。

興康大橋總長度1411公尺,橋墩將近70層樓高,巍峨壯觀。走在橋面上,由於風很大,除了心裡緊張,步伐更是小心翼翼,感覺稍有不慎,即會掉下橋去。雅康高速C15合同段項目副經理柏國勝表示,興康大橋橫跨大渡河,但在河中沒有橋墩,靠在兩岸修建兩塔兩錨,作為支撐和受力;兩根主纜用了34034根鋼絲,總長度超過6萬公里,連起來可繞地球一圈半。該橋預計明年全線通車,屆時從成都到康定只需4小時,比現在路線節省2小時,可望擴大甘孜經濟發展。

除了交通建設,四川拚經濟的同時,並未忽略藏民的健康及教育。位於道孚縣八美鎮的衛生院是藏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集中、藏、西醫於一體,深獲農牧民群眾依賴及好評。

院長蔡景貴指出,「我們是道孚縣第二大醫院,過去只有24名醫務人員,現在已增加到52名,原來只有30張病床,現在已有100張。」衛生院裡不僅有中西醫,更有藏民從小看到大的藏醫、藏藥,不僅符合當地的文化習俗,醫療服務價格相對低廉,受到當地藏民的喜愛。

教育方面,四川從去年春季開始,在藏區全面實施從幼稚園到高中「9+3+3」的15年制免費教育,小學與初中合校,學生全部住校,父母只管專心放牧,不用掛心每天要接送孩子上下學,目前已有80多萬學齡前兒童和中小學生受益。

 

四川建設不分都會農村

 

四川,本來即是中國大陸西部經濟最具活力與帶動力的龍頭,自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都會後,更積極發展建設,譬如「國際鐵路港臨港經濟示範區」是重要的鐵路貨運樞紐、由成都發車的「蓉歐快鐵」,運輸時間只要海運的1/3,運輸成本更是傳統空運的1/4;又如位在雙流區的中唐空鐵集團,首創新能源懸掛式空中列車,擁有綠色環保低噪音、投資少工期短等優勢,可銜接輕軌、捷運無法到達之處,也預計最快明年春節在部分景區營運;都區的亞台青海峽青年創業園更讓台灣青年有機會得到人生第一桶金,甚至可將此當作支點,跳板到全世界。而今四川政府在都會區之外,對於協助藏區民眾共奔小康也不遺餘力,包括藏區住房、教育、醫療等藏民生活水準,又再交出令人喜出望外的成績單。

看著藏族大媽張桂芝滿臉笑容,眼神散發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記者發現,青藏高原雖然地處偏僻、空氣稀薄,但四川甘孜藏區,卻很清楚實在地發生了根本性、歷史性的變化。